第五百三十六章:战争
陈长老2025-07-02 21:514,013

毕竟这一次他只带了二十万的兵力,而且不知道吐蕃有多少兵力,擅自发动战争,很有可能会陷入以少打多的窘境。但其实让于子健忌惮的,并不是不知道吐蕃的兵力,就算是双方有三倍兵力,甚至是五倍兵力之差,于子健都有信心可以给予吐蕃一个致命的打击,就算攻不下来吐蕃,也肯定可以让吐蕃元气大伤。等到下一批军队到达的时候,就是攻下吐蕃的时候。

  而真正让于子健迟迟不敢罔下定论的,是对方有一个安禄天。虽然于子健一直觉得自己比安禄天要强,要更合适成为这个大将军,而且也一直在证明着自己。但是在安禄天带军平定内乱的时候的种种事迹,于子健也是有所耳闻的。那个时候,安禄天的名字在朝廷那边,代表着军神,在百姓那边,代表着索命的恶魔。

  所以,于子健还是非常忌惮安禄天的实力的,毕竟自己没有和他亲自较量过,真的不知道对方究竟强到了什么地步。而且对方占有天时地利,确实对他们太不利了。稍有不慎就很有可能将手中的二十万大军全部葬送在吐蕃。这样可以说是对他,对大唐的名誉来说,都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但是实际上于子健更害怕的,是惹了归夜教教主朱庆元不高兴。

  但是于子健又不能随便撤军。首先,现在撤军就是告诉全天下,他于子健怕了,他们唐军怕了。这样对他们的名声十分的不利,第二,这是国师的计策,如果因为于子健擅自撤军坏了国师的计策,那么这个责任于子健也是担负不起的。毕竟,这牵扯到归夜教的大业。

  所以,在收到了使节团传来的消息之后,于子健选择了按兵不动,立刻书信一封,八百里加急送回了进城,请国师定夺。

  这样处理,是做好的方法。

  “这帮兔崽子!!!这群蛮族!!!什么都不懂,一个小小的安禄天值得他们花费整个国家的兵力来保护么?!他安禄天到底有什么魔力,可以让周围的人如此死心塌地的对待他?服务与他?这他才去吐蕃多久?现在整个吐蕃的皇子都打算护着他?!”国师在接到了于子健的信件之后,大发雷霆,因为他的计划,变成了他最不想看到的最坏的一面。

  “这群蛮子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

  “那国师,现在怎么办?要撤军么?”国师身旁的一个人问。

  “你是一头猪么?现在撤军不就是向全天下说明,我们怕了他吐蕃么?现在全天下的人都在看着我们要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在这个紧要关头上怂了,日后要怎么面对天下人?!”国师骂道,“传我旨意,让于子健随便找个理由,速速开战!一定要给那群蛮子一个血的教训!!!”

  “是!”手下人听了之后,立刻下去了。

  “安禄天,这一次,我一定要亲自废了你,不能再任由你在外面逍遥快活,成为我归夜教的一大祸害!”国师望着奏折,说。

  随着大皇子和三皇子跟大唐的使节团的谈判破裂之后,吐蕃和大唐就陷入了局势十分紧张的局面,双方的大战一触即发。而现在,吐蕃的大军也已经兵临城下。全部压在了吐蕃和大唐的边境线上,双方的军队已经形成了对阵的局势。现在双方都在等待一个时机,一个可以发动战争的时机。

  虽然,现在双方没有爆发任何冲突,但是看似平静的湖面上,往往都是暗流涌动的。

  而另一方面,大皇子现在正在全国做着站前动员,将他成功的塑造成了一个不畏惧唐朝的威胁,带领吐蕃人民反击唐军的民族英雄。如果换作平常,林芸肯定出计谋去反抗大皇子的宣传,来达到诋毁大皇子名声的。

  但是眼下的当务之急,是要想出如何对付已经压过来的唐军,而且,对方的主将,还是那个令人头疼的于子健。确实到了一致对外的关键时刻了。

  而安禄天和多嘎·扎西贡布也都重新穿上了久违的战甲,前往了前线,亲自督战。一方面是增加士气,但是这其实不需要安禄天去的,毕竟那些吐蕃的士兵只认识多嘎·扎西贡布,虽然或多或少听说过安禄天的大名,但是并不一定见过安禄天。毕竟当初跟着多嘎·扎西贡布后面见过安禄天真人的士兵几乎都死在了安禄天的手下,所以,现在的吐蕃士兵大部分都应该是不认识安禄天的。

  那么为什么安禄天还是跟着去了呢?原因是来自于多嘎·扎西贡布的邀请,多嘎·扎西贡布邀请安禄天同自己一起前往前线督战,共同指挥军队抵御于子健统领的唐军。但是,多嘎·扎西贡布的真正想法并不是希望可以和安禄天一起指挥军队。

  毕竟一山不容二虎,从来没有听说过一支军队出现了两个最高统帅,出现过两个最高指挥官。你说,如果出现了紧急状况需要当即下命令,如果两个最高指挥官意见不同,该听谁的?所以,从来就没有过什么两个人共同指挥一支军队的情况。

  而且,按照多嘎·扎西贡布以前打仗的习惯,也不喜欢别人随便左右他的想法,更不喜欢别人对自己的军队指手画脚,就更别提什么直接上手来指挥了。所以说,其实多嘎·扎西贡布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实原因很简单,也很让多嘎·扎西贡布所不齿,根本说不出来。

  从小没有经历过失败的多嘎·扎西贡布自从上次在安禄天的手中吃了一场大败仗之后,就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自己的弟兄因为自己的错误判断,自己的错误指挥,而陷入了敌人预先设下的埋伏圈中,之后又为了保护自己,而一个一个的死在了自己的面前。

  这般如同地狱一样的景象,让多嘎·扎西贡布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从此,在他的潜意识里,就留下了对安禄天的恐惧,开始害怕与安禄天对阵。

  这些之前多嘎·扎西贡布不知道的原因,是因为他很久没有和安禄天对过阵了,所以他才不知道自己其实如此的害怕安禄天。而现在,由于又听说了很多有关于子健的传闻,而且都是把他和安禄天相比较来说的。所以在多嘎·扎西贡布的心里,潜移默化的将于子健和安禄天的这两个人的形象重叠了。

  所以现在的多嘎·扎西贡布同样的畏惧于子健,就像当初害怕安禄天一样。

  多嘎·扎西贡布清楚地知道,这样的自己上了战场,也只会延误战机。所以,他才会选择带上安禄天。

  一方面,安禄天可以给他撑撑场面,毕竟都是可以相提并论的让多嘎·扎西贡布恐惧的人,所以安禄天在多嘎·扎西贡布这边可以让多嘎·扎西贡布更安心一点。另一方面,如果多嘎·扎西贡布因为恐惧而做出了什么错误的判断,那么在一旁的安禄天还可以帮他纠正。

  所以,这就是多嘎·扎西贡布带着安禄天一起上战场的原因。

  而林芸他们几个虽然不情愿,但是被迫留在了逻些当中,暂时成为了大皇子的手下,同沈惊云一起,共同处理吐蕃的内务,管理粮草的押运等等一些问题。确保前线的士兵可以放心大胆的和唐军作战,毕竟粮草的供给对于一支军队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

  而林芸她们留下来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监视大皇子的动向。虽然现在大皇子嘴上说着一致对外,但是实际上怎么想的,没有人知道。

  而林芸的直觉告诉她,这个大皇子绝对不是这么容易妥协的人。

  根据林芸的猜测,现在虽然是战乱时期,两国对阵,但是对于大皇子来说,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可以趁着这个机会疯狂的囤积兵力,因为现在三皇子多嘎·扎西贡布这边,没有闲工夫来管他。

  而且趁着三皇子多嘎·扎西贡布外出打仗的功夫,大皇子也可以肆意的积攒的人气,获得更多的百姓的支持。之前之所以没有这么做,是因为当时还有二皇子的牵制,但现在他的那个二弟已经变成了沉睡在棺材中的一具死尸,根本不可能在妨碍他了。所以,现在可以说,逻些城已经完全变成了大皇子的天下了。

  而根据林芸的猜测,大皇子选择和三皇子多嘎·扎西贡布他们这边彻底的撕破脸,应该就是在吐蕃和大唐的交战结束的那一天。如果林芸的猜测没有错的话,大皇子应该会吐蕃和大唐结束战争的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就拿出自己积攒的兵力向三皇子多嘎·扎西贡布挑战,向三皇子多嘎·扎西贡布他们宣战。

  原因很简单,刚刚结束的大战,几乎都是三皇子的人上的战场,毕竟整个国家的兵权都掌握在三皇子一人的手上,损兵折将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而那个时候,正是三皇子多嘎·扎西贡布最薄弱的时候,大皇子在趁虚而入,就会有很大的机会来帮助自己取得皇位。

  其实这些事情都只是林芸的猜测,但是从大皇子现在的一举一动中,不难看出,大皇子确实是按照林芸的所想所行动的。

  因为现在大皇子正在拼命的向城中的百姓宣传自己当时在听到了大唐使者的威胁之后,是如何言辞凿凿的拒绝大唐使者的要求,不惜和大唐撕破脸皮,也要保住吐蕃百姓的颜面,也要保住吐蕃国家的颜面。

  对于那些不明真相的吐蕃百姓,特别是容易被感染的年轻人来说,现在的大皇子是那样的伟岸,原来他并不想传言中的那么坏,那么瞧不起百姓。在关键时刻,他还是十分的看重吐蕃的百姓的,不惜为了百姓,要和大唐撕破脸皮。简直就是民族英雄。

  不得不说,大皇子的演说宣传还是非常有效的,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得到了很多的百姓的支持,也迅速改变了自己在百姓眼中的形象。但是,也不能说大皇子的演说完全没有用,完全都是坏的,都是对多嘎·扎西贡布不利的。

  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这般演说,完全点燃了吐蕃全民族的斗志,让他们燃起了熊熊的火焰,选择一致对外。无数的青年都前去应征了三皇子多嘎·扎西贡布的部队,大部分的村落的年轻人都以可以上战场报效国家为荣。

  当然,这里面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被大皇子忽悠过去,成为了大皇子的力量。这当然也是大皇子想要的结果。虽然让自己的弟弟多嘎·扎西贡布的实力也进一步的提升了。但是没有牺牲就没有收获,这样的结果已经相当让大皇子满意了。

  其实这些都不算什么,但是为什么林芸就能看出大皇子不是真心想要一致对外,或者说不是全心全意、大公无私,没有任何关于自己的想法的一致对外呢?那就是他在宣传的时候,丝毫没有提及带着部下亲自上战场杀敌的三皇子多嘎·扎西贡布。

  明明三皇子多嘎·扎西贡布才是对抗唐军的主要力量,他大皇子再厉害,充其量也只能算得上是一个搞内务的,连后方都算不上,只能算得上是大后方。

  但是,他却丝毫没有宣传三皇子多嘎·扎西贡布的丰功伟绩,这明显是担心自己的弟弟会抢了自己的风头。

  结果,自己一个人远远地躲在安全的地方,让自己的弟弟前去前方杀敌,干着最危险,风险最大的活儿。要是战争胜利了,那么全部的功劳就都可能被大皇子抢去,他可以说是自己的态度强硬,也可以说是自己的支援及时,让前方的战士们吃到了饭,甚至可以说是自己运筹帷幄,指挥有方。反正那些百姓没有上过战场,什么都不知道,还不是大皇子说是什么,就是什么。

继续阅读:第五百三十七章:心怀鬼胎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八方风雨:颠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