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争辩
陈长老2025-07-02 21:478,237

刚刚来了个沈惊云这么个大麻烦,还没有让林芸他们好好想想如何对付这个男人,就又来了另一个更大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的话,甚至会威胁到他们能不能在吐蕃继续待下去。

  使节团来到吐蕃前去参见大皇子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多嘎·扎西贡布和安禄天他们的耳中。大事不妙,是林芸在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的第一反应。确实,如果是林芸阻止这次的这件事情,肯定会瞄准了吐蕃国内陷入皇位纠纷这一件事情。

  而且,肯定在之前就会了解到各个皇子在这一次的皇位纠纷中所站的位置,也肯定会了解到三位皇子在皇位纠纷中有利的方面是什么,不利的方面是什么。那么,这一次他大唐的国师派使节团前去参见大皇子,肯定就是了解了大皇子在这次皇位纠纷中的优势之处,那就是独揽皇宫大权,得到了大部分官员的肯定。

  那么,他肯定也就知道,为什么有着大部分官员支持的大皇子迟迟没有称帝,那就是因为他的手中没有兵权,说话还是不够硬。而如果是这样就好弄了,正巧最近大唐也有了富裕的兵力可以支援吐蕃,毕竟北伐蛮族的事情已经解决了,而且听说那个于子健还是个十分能干的将军,有了他大唐的帮助,大皇子想要成为吐蕃的皇上,肯定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而且,他大皇子也很有可能会被这一点所引诱,同意他国师的提议,那么现在安禄天他们这一边就十分的危险了。

  “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安禄天也意识到了大事不妙,连忙问林芸。

  “呼···”林芸深呼吸了一口,丝毫不慌张,平静的说,“很简单呀,先把东西收拾收拾,如果他大皇子同意了,那我们就立刻开溜,刚好东西收拾好了,跑起来也快,如果他大皇子没有同意,我们就继续留下来就是了。现在着急也没有办法,所以说很简单,听天由命吧。”

  即便是林芸,也有束手无策的时候。

  而在大皇子这边,使节团代表提出的确实太过于诱人,听到这个条件的大皇子差一点就将同意二字头口而出。但是,父皇在世的时候,教导过大皇子的做出任何决定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这一点大皇子一直都没有忘记,所以,他及时冷静了下来,开始考虑起这层利益的背后有没有什么更大的陷阱。

  就在大皇子沉思要不要答应这个条件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跑进来一个大皇子的手下,在大皇子的耳边低声说了什么。大皇子听后,脸色一变,然后对着使节团的代表说。、

  “哈哈哈···各位千里迢迢从大唐到我这吐蕃,一定累坏了,现在时候也不早了,我这就安排人送你们下去休息,也让我好好尽尽地主之谊,具体的事情,我们明天再谈,啊?哈哈哈···”大皇子说着,就开始招呼人,要送这几个使节下去休息,也不容得使节说不,强硬的,让手下们带着使节们下去休息了。

  见到沈惊云之后,大皇子就把今天发生的一切都告诉了沈惊云,并且询问沈惊云的意见。

  “嗯···跟我猜的大致相同。”沈惊云说,“那我问你,你是想要成为皇帝的念头多一点,还是说希望吐蕃以后更好的念头多一点?”

  “啊?当然是希望吐蕃日后更好的念头多一点。”大皇子现实一愣,然后不假思索的就回答了。

  “这个问题希望你可以不要带着虚荣心来回答,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牵扯到究竟是结盟还是不结盟的问题,关乎到你的未来,也关乎到整个吐蕃的未来。所以,请你想好了在回答。”沈惊云非常严肃的说,脸上已经没有了一丝笑意。

  “···那果然还是希望吐蕃日后更好的年头多一点。”大皇子思索了一下,说,“其实说真的,我真的无所谓这个皇帝谁来当,但是,我之所以如此执着于这个皇位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我觉得我的两位弟弟都不如我,都不配来当这个皇帝,他们没有我有能力可以将吐蕃变得更好。”

  “好,这就是你的答案,不后悔?”沈惊云再一次的确认。

  “是的,这就是我的答案。不后悔。”大皇子也再一次的点头承认。

  “好,那我给出的答案就是,不要结盟。”沈惊云说。

  “为什么?结盟的话,不是可以更快的让我当上皇帝,更快的结束现在吐蕃国内的这样乱糟糟的局面么?”大皇子不解的问。

  “我这么跟你说吧,结盟确实可以帮助你当上皇帝更快一点。但是,你有没有考虑过,他大唐借你军队,是让你来对付谁的?无疑还是你的三弟多嘎·扎西贡布,因为几位皇子中,只有他一人手握重兵,一人几乎可以调度整个吐蕃国内所有的兵力。”

  “但是,他手下的兵都是什么人?不都是你们吐蕃的士兵么?也就是说,还是用唐人的军队,来对付你们吐蕃的士兵。结果到后来,就算是你成功的打败了你的三弟多嘎·扎西贡布当上了皇帝,还是很有可能落得个两败俱伤的下场。到时候,即便你成为了皇帝,有了兵权,也会面临无兵可用的窘境。到那个时候,你还是需要仰仗着他们大唐,继续接你兵,防止周边的其他国家趁虚而入,或者是吐蕃国内的一些不安定得人,趁着这个机会造反。”

  “那么,到那个时候,就不是他大唐求你办事借你兵了,而是你吐蕃的皇帝,求着大唐借你兵,到那个时候,如果你想把这个皇位坐稳,势必要接受一些不平等的条约,来换取大唐的兵力。那么,大唐就很有可能会趁虚而入,将你架空,让你成为傀儡皇帝。即便没有这么严重,也肯定对吐蕃会有很大的不好的影响。”

  “其次,就算是不考虑那些事情,你们会大获全胜,不用浪费那么多吐蕃的士兵。但是,就在你们合作的这段时间里面,大唐那边的将军过来帮你打仗了,你不能说什么东西都不让别人知道吧。你这边手上没有一个可以带兵的材料,到时候还不是要全权交给大唐的将军管理还是会让你成为大唐的傀儡。”

  “所以,这可以说是一个糖衣炮弹,只让你看到了甜头,但是会麻痹你的神经,让你无法看到事情的全部样子稍有不慎,你就可能会成为吐蕃历史上的一个千古罪人。”沈惊云说。

  “当然了,那个安禄天我是有所耳闻的,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也难怪大唐那边会如此重视这个人,确实,这个人有着可以颠覆朝廷的能力。而且他身边的那些人各个也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前段时间的那个八万唐军入侵吐蕃的事情,就是他们搞的鬼,目的大概就是为了见到一位皇子,然后目标大概也很明确,用帮助他成为皇帝来换取吐蕃的军队重返大唐,重新攻回大唐吧。”

  “而且,我没有猜错的话,安禄天他们一行人做种见到的皇子,大概就是手握兵权的三皇子多嘎·扎西贡布。所以说,如果你现在不同意结盟,就很有可能要面临一场因为谈不拢而引发的吐蕃和大唐之间的大战。而到那个时候,三皇子多嘎·扎西贡布轻轻一推,就可以将所有的过错全部推到你的身上去。到那个时候,你还是有可能成为吐蕃的千古罪人。”

  “但是,比起之前的那个千古罪人,你的这个千古罪人当的,起码不会让吐蕃变成大唐的傀儡,而且按照安禄天他们的能力,应该是可以确保吐蕃对战大唐的这一场战役获胜的。”

  “但到那个时候,你必须要仰仗你的三弟多嘎·扎西贡布,因为安禄天他们现在可以算是你三弟的人,所以,你到时候肯定要和你三弟合作。”

  “···先生所言极是呀···”听了沈惊云的话,大皇子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想成为吐蕃的皇上,但是这样做就需要可能会让吐蕃陷入沦为唐朝的傀儡的地步,这是他万万不想的。另一方面,他又希望吐蕃可以变得更加强大,但是这样就需要放弃这一次的机会,那么还会让日后自己称王成帝的道路更加崎岖。唉···这可如何是好呀。

  “其实你大可不必如此烦恼。”沈惊云见大皇子愁眉苦脸的样子,就立马说,“凡事我们都可以往好的一处想。如果,战争真的打响了,那么,在这一段时间内,他三皇子多嘎·扎西贡布肯定需要忙于和唐军的交战,那么这段时间,他就不可能全心全意的忙于勾心斗角,也就给了我们时间去准备军队,拿到可以和三皇子叫板的力量。”

  “而且,想必经过这一次的大战,他三皇子肯定需要修整军队,那个时候也是他虚弱的时候,我们可以趁虚而入···”沈惊云看着大皇子,说。

  “确实···听先生这么一说,确实很有道理。可是关于前面推卸责任的事情,该如何解决呢?”大皇子还是有些顾虑,他还在担心自己的名声问题。确实,如果没有民心,那么这个皇帝是坐不久的。

  “他们可以宣传是你引火烧身,你也可以说成是你不向大唐的淫威屈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势必要抱住我们吐蕃的权利,不沦为大唐的一只走狗。”沈惊云说,“大部分的百姓都是瞎子,他们只相信自己的耳朵,谁是谁非,无所谓就是看谁说的更加真切罢了。到时候,说不定,你还会变成吐蕃的民族英雄。”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呀!!!”大皇子恍然大悟,“我这就去处理。”

  “既然人都到齐了,那么我们就开始继续昨天的话题吧。”大皇子见人都到齐了,便站起来说,“昨天我没有继续下去谈话,就是因为我的弟弟没有在场。虽说现在吐蕃的内务都是我负责,但是,我毕竟不是吐蕃的皇帝,不能一个人独揽大权。所以,今天特地邀请了我的三弟多嘎·扎西贡布一同参加我们之间的会谈。”

  使节团的代表一听这话,心中立刻明白了,结盟一事应该是没戏了。因为本来他们提出的条件就是只对大皇子一人有利,不能被其他人知晓的条件。但是现在大皇子却叫来了其他的皇位争夺人,也就是说,大皇子已经打算放弃他们提出的条件了。

  没有好处,他们拼什么帮你,也就是说,大皇子也不打算帮助他们找出安禄天他们的所在位置了。或者说,安禄天他们可能就在大皇子的麾下?所以大皇子才会拒绝他们的这么丰厚的条件。这么想,就想通了。

  “三弟呀,这一次大唐的使者们过来呢,主要是为了我们两国之间的友谊的,顺便呢,过来抓捕一群从大唐逃走的犯人,据说是跑到了我们吐蕃这边投靠了一位皇子,但是并不在我这边,二弟那边应该也不会有了,所以,我今天想要问问三弟,人是不是在你那里。”

  “啊?什么人?”多嘎·扎西贡布开始装疯卖傻,现在的他清楚的知道,绝对不能出卖安禄天他们,否则,自己之前做的所有的努力都将化为乌有。

  “就是一个名叫安禄天的人和他的手下,相信三皇子应该对这个人有所耳闻,他之前打败过三皇子···”有些着急的使节团代表,将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三皇子多嘎·扎西贡布的身上,但是,很快,他就意识到了自己说错话了。

  “啊,我知道了,就是你们大唐一直在吹嘘的那个军神,怎么,那么厉害的人都保不住,叛逃到我们吐蕃来了?”多嘎·扎西贡布听了使节团代表的话后,立刻不高兴了,脸色顺便就沉了下来。

  “···既然这样,我们也就没有什么要说的了。我想你们是知道的吧,你们不配合的下场。”使节团的代表见已经没有谈下去的必要了,立刻放出了狠话。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听到这话的大皇子立刻不乐意了,“你真当我们吐蕃的皇子是吓大的?我告诉你,别以为我们不知道你们大唐的那些小算盘,你们部署在边境线的军队是给谁看的?难道我们吐蕃的士兵就不如你们大唐了?回去告诉你们的主子,要是想要打仗,随便,我们奉陪!别他妈跟我在这里磨叽!”

  “是的,我告诉你,我现在已经开始调度吐蕃的军队了,如果真的想要开战,我们随时奉陪。”多嘎·扎西贡布也站起来给自己的大哥撑腰。虽然平时非常讨厌自己的大哥,但是那再大也只能算得上是家事,一旦遇到了外敌,还是肯定会一致对外,支持自己的兄弟的。

  “快滚吧,如果是真的是来增进我们两国关系的话,那我们自然欢迎,但是这种先礼后兵,这种威逼利诱,我们根本不怕,有本事就全部使出来吧!我们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我告诉你,要不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你们还能活到现在?”大皇子的脸几乎都要贴到使节团的代表的脸上去了说的这一段话。

  话说土唐战争开始之后,于子健的军事才能已经非常明显多嘎·扎西贡布之上了。他使出来的几招,都让多嘎·扎西贡布无法应对。要不是安禄天在那里的话,估计多嘎·扎西贡布带去的那几十万的吐蕃大军早就被于子健给吃光了,现在估计于子健的大军都要兵临逻些城下了。

  而就在于子健准备和安禄天好好过招的关键时刻,国师却发来圣旨,要求于子健立刻返回京城,不得有误。

  结果,于子健就错过了一次和安禄天认认真真过招的机会。

  而到了京城,于子健才知道了一个惊天的大秘密,这也是国师急急忙忙的将于子健传唤回京城的原因,那就是,于子健他们一族会因为见血过多而丧失自我,从而追求杀戮而滥杀无辜,这样大意的于子健是很有可能会中了安禄天的招,而兵败的。

  “那国师,你为什么不让我把我的二十万军队全部都带回来?反而让他们留在那边,明知道他们肯定不是安禄天的对手,还让他们在那里送死呢?”于子健不解的问。

  “唉···如果可以,我也希望可以将他们全部带回自己的家乡。可是,如果那么做了,就会让大唐的颜面尽失。毕竟是我们先挑起的战火,如果我们先撤兵,那么就相当于告诉世人,我们大唐惧怕了他吐蕃,才会提前撤兵。这样对我们大唐是极其不利的。”

  “要知道,他吐蕃从多少年前,就已经臣服于我们大唐?就开始进贡。即便是我们大唐没有了当年的那般强大,但是依旧是东方第一,周围的国家都应该臣服于我们大唐,应该继续向我们进贡,继续进行朝拜。但是,如果我们撤兵了,那么就相当于承认,我们大唐,已经连他吐蕃都不如了。”

  钱子杰解释道。

  “可是国师,你有没有想过。即便是现在把那二十万的军队还放在那个战场上,也肯定是输呀,到时候兵败如山倒,难道不会对我们大唐造成更坏的影响么?”于子健问。

  确实,那个安禄天可是连于子健都觉得棘手的对手,更别提是于子健的副将他们了。虽然说自己在离开大营的时候做了很多的准备。但是那些准备最多只能拖延一点时间,并不能真正的做到击败安禄天和多嘎·扎西贡布的吐蕃大军,甚至连做到五五开的局面都不可能,结局必定是于子健他们的大唐军队失败,而且肯定会被安禄天打的落花流水。

  “到那个时候,我们可以说是因为你身体出了点问题,提前返回了京城治疗,因为事发突然,而且病情紧急,所以没有做好交接问题。所以才会败给他们的大军。”钱子杰说,看来,他已经想好了说辞了。

  “可是,国师,那可是二十万的大军,整整二十万条人命呀!!!”于子健还是有点不乐意,毕竟是二十万条人命,而且都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士兵,都已经跟自己出生入死过了的,现在居然就把他们放在战场上让他们等死,换做是谁都会于心不忍。

  “没有办法,在国家利益面前,这点牺牲是无可奈何的。为了我们大唐,相信这些士兵死的也是很乐意的。”钱子杰依旧不认为自己做错了。

  “没有人会觉得自己死的是乐意的。而且国家的利益难道不就是为了让国民过得更加舒适,更加体面而存在的么?如果这个国家的国民都死光了,那么国家利益又有什么用处。不,应该这么说,如果国民都死光了,谁来创造所谓的国家利益?!”于子健依旧不依不饶。

  “你要记住,现在那二十万人的性命和整个大唐比起来,就是小数,我要做的,就是要保全大多数人的利益。如果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要牺牲掉那二十万人,那也是无可奈何的,这点牺牲也是必要的。”

  “那为何不让我继续留在战场上,如果我还在战场上,起码可以做到和安禄天五五开,甚至有可能可以战胜那个安禄天,这样,不就既体面又可以不用牺牲掉我那二十万的弟兄的性命了么?”于子健问,“即便是我死,我也肯定会带着我的那些弟兄们回来的!”

  “把你留在战场上?!”钱子杰略带不可思议的语气,“你难道没有听清楚我刚刚跟你说的有关我们一族的事情么?你难道不知道,你的嗜血的本性正在一点一点的被唤醒。首先,你会失去冷静的判断力,只想着怎样多杀对方的士兵。你以为以你那个时候的能力,没有判断力的你,是那个安禄天的对手么?”

  “你以为如果你继续担任大将军,就可以保护得了你的手下所有人的性命了么?我告诉你,不可能!到那个时候,不说你的手下,就连你自己的性命,都可能葬送在那个安禄天的手上!你要知道,你可是我们现在唯一一个可以对付得了安禄天的将军了。如果你死了,到那个时候安禄天带着大军反攻我大唐,谁去前线防护住安禄天的进攻?!”

  “于子健,你要明白,你的命,不是你一个人的!你的命,现在是大唐的,是我们归夜教宏伟大业的,是为了我们一族复兴,防止他余安天危害世间的!我当然知道你不怕死,但是,现在不是怕不怕死的时候,而是你不该死的时候!”

  “我···”于子健面对着钱子杰的说教,哑口无言。确实,正如他所说的,自己现在的姓名不是自己一个人的,而且,他也知道,依照自己那样的状态下去,肯定不会是安禄天的对手,别说什么带着弟兄们活着回来了,自己能不能从安禄天的手下逃出来都是个问题。

  “所以子健,有的时候,人是不可能把所有的方面都顾全的。”钱子杰;拍了拍于子健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人可以贪心,不贪心的人走不远,如果人不贪心,那就叫做不思进取。如果一个人不思进取,那么这个人将一事无成。”

  “如果一个人只安于现状,那么这个人注定无法成大事。那些想要当皇帝的人,就是觉得自己的权利不够大,想要得到至高无上的权利,所以才有了时代的变更,才有了进步。如果我们的祖先都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那么,也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生活。”

  “但是,同样的,人也不能太贪心。有些事情,很明显不可能兼得,必须要舍弃一方来成就另一方,那么我们就要果断的舍弃更加廉价的那一方,而且有些选择,是由不得我们犹豫的。越是犹豫,失去的就越多。而且,如果有时候如果不能兼得的东西,你硬是要兼得,那么很有可能就两方都得不到了。”

  “你说你想要让你的兄弟们都活下去,又不想我们大唐丢失颜面。也许,正常状态下的你可以做到,但是那个时候的你以及之后的你,肯定是做不到的。那么,就会变成最坏的结局。大唐最强大的将军败在了安禄天的手上,大唐挑起的战祸,结果大唐还败在了吐蕃的手上。”

  “到那个时候,我们不但损兵折将,失去了你这个强大的将军和二十万士兵的性命,还会让大唐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当中。”

  “先不说安禄天到时候举兵反击的时候,我们没有人能够阻挡他,那都是之后的事情了。就拿如果你输了,你死了之后的事情。大唐战败的消息很快就会传遍全国以及周边所有的国家。到那个时候,国内的百姓就会陷入动荡之中。会觉得,我们大唐的士兵变弱了,不再像之前那样百战百胜了,会质疑我们,会让我们的民心动荡。”

  “而周边的国家就会觉得大唐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大唐已经不是之前那么强大了。那么,就很有可能会有国家不想再臣服于大唐,或者是窥觊大唐的土地已久但是之前害怕大唐强盛的国力的国家举兵来攻打大唐,而如果有了开始,那么就可能会有很多国家跟风。”

  “到那个时候,可就是内忧外患一起来了。战祸让我们的民心更加动荡,而动荡的民心让我们无法抵御战祸。这样恶性循环下去,我们的朝廷很有可能会解体的,大唐,也可能会因此覆灭。”钱子杰解释道。

  “所以,该放弃的时候,我们要懂得放弃,贪心是对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得到一切,想要的到一切的人,往往什么都得不到。做人要贪心,但这并不意味着你要不自量力,所以,人要贪心,也要量力而行。懂了么?”钱子杰叹了一口气。

  “唉···当初我就是想要的东西太多了,又想保护族人,又想保住余安天,所以才选择了看似最好的方法,选择了看似近乎完美的道路,却没有想到,居然将我们一族几乎带向了毁灭。如果当时的我能有现在这般觉悟,就不可能会犹豫要不要去举报余安天了···”

  “如果当初我果断的选择走进族长的家中,揭发余安天的野心的话,现在我们就不会被这么多事情烦心了,也不会让我们一族落到如此地步,近乎覆灭的地步。当初的我就是想要保护好一切,所以才会落到现在的地步。”钱子杰摇摇头,说。

  “···”于子健确实无言以对,因为钱子杰说的都是实话。

  如果当初不是钱子杰的单纯和幼稚,而是像现在这样果断的话,他们一族肯定不会落到连家乡都消失的地步了。

  “那你为什么一开始的时候不是选择诏安安禄天,而是选择联合太监和大臣们对安禄天下阴招,害得人家家破人亡。这换做是谁,也会走上颠覆朝廷的道路呀。”于子健冷冷的说。

  确实,如果当初钱子杰选择的是诏安安禄天,跟安禄天说明了他们归夜教的宏图大业,相信安禄天肯定会同意加入他们归夜教,并且帮助他们归夜教做事的。如果当初选择的真的是诏安安禄天的话,那么现在他们就少了一个强敌,多了一个强劲的手下了。

  “当初我是觉得安禄天这个人太危险了,手握重兵,而且不知道为什么对皇上如此的忠心,所以,我才会觉得,我们当初诏安他的可能性非常小。一个不小心,还有可能成为我们的阻碍。毕竟是愚忠,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所以,为了日后他变成我们更加麻烦的存在,我才选择了在那个时候下手。可是谁想到,这个人绝情起来居然这么恐怖···我还以为他是一个对皇帝绝对忠诚的人,如果皇帝选择不相信他,即便我没有杀他,他也会自杀,结果,他不但没有自杀,反而还走上了对抗朝廷的道路。但是,我相信在那个情报确实的条件下,我的那个决定绝对是最好的,没有之一。”钱子杰依旧不后悔自己的决定。

  “唉···事到如今,也没有别的办法了。现在,就只能看看我的那二十万弟兄能挺多久了。”于子健叹了一口气,说。

继续阅读:第六百九十三章:谋略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八方风雨:颠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