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二皇子的死,弄得现在吐蕃上下是风雨飘摇,人心惶惶。毕竟皇家出事,可不是开玩笑的,而且现在幕后真凶还逍遥法外,甚至连真实身份都不为人所知。这才是最令人恐怖的事情。
这个人连皇家的皇子都敢派人去暗杀,还有什么事是他不敢的?说不定哪一天就会对平民百姓下手。所以可以说凶手一天不抓住,整个吐蕃上下就一天不得安宁,二皇子也一天不得安息。
所以多嘎·扎西贡布和他的大哥两个人为了抓住这个凶手平定全国的民心最近可以说是忙的焦头烂额,但是关于那个凶手的身份以及那个凶手背后的主谋还是一点点线索都没有的。多嘎·扎西贡布也曾求助过自己的师傅,但是那个老头儿说他最近不想管这些事情,所以也就没有给予多嘎·扎西贡布答复。
实际上,老头儿是知道自己没有办法陪着自己的这个令人操心的徒儿很长时间的,他知道自己剩下的日子不多了,现在可以说是数着日子过得了。因此,现在他需要让自己的那个徒儿逐渐的摆脱对自己的依赖,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或者是找到另一个年轻的,可以陪伴他一生的,值得信赖的人去依赖。而不是自己这个身处风烛残年的老头儿。
所以,没有办法的多嘎·扎西贡布又去找了林芸,希望林芸可以解答自己的疑惑。但是林芸那个时候正在思考有关二皇子的死和凶手等等一系列事件蹊跷之处,看看这些事情能不能找出什么有用的线索,所以根本没有空也没有心思去管其他事情,她也就是随便应付了两句就把多嘎·扎西贡布赶走了。
而且即便是有空的林芸,估计也不会插手这种事情。毫无线索,即便在着急也没用。有这个时间浪费去着急,还不如冷静下来,好好考虑该怎么解决,该从什么地方入手,该怎么在有限的物件下找到有用的线索。
而且这种事情看上去现在让整个吐蕃上下全国都非常动荡,但是实际上这种事情过一段时间没有人去问津,自然也会自己平息下来或者是被其他的事情压下去,消声灭迹,没有人会在管这件事情,最多会成为人们的饭后闲谈罢了。所以根本没有需要这么着急的必要。
时间飞逝,一晃,距离二皇子去世,已经过去七天了。头七结束了,也该下葬了。众人准备将灵堂中已经密封的二皇子的棺材抬走,前往皇家的陵墓下葬。三皇子多嘎·扎西贡布自告奋勇准备亲自给自己的皇兄抬棺材,也算是对自己皇兄这么些日子对自己的照顾的报答吧。
“我说一二三,咱们一起起!”多嘎·扎西贡布在前面指挥说,“一!二!三!起!!!”
然而,令众人没有想到的是,棺材意外非常的轻。
“这个棺材怎么这么轻?”多嘎·扎西贡布小声的嘟囔了一句。这一句,也被林芸不小心听到了。
而听到这一句话的林芸,顿时豁然开朗,把所有的事情全部都想明白了。
“原来还有这种可能···”林芸一连几日的愁眉苦脸,现在终于消失了,她一路小跑的来到了林苏的身边。
“苏儿,我有事要让你办···”又是一阵耳语。
另一边,距离安禄天一行人躲过了朝廷的追捕逃到了吐蕃境内,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了。这几个月国师一直在想着如何对付安禄天,因为他知道,如果安禄天从吐蕃回来,那个时候,必定会成为威胁到他们归夜教的计划甚至是现在整个大唐的基业的存在。
但是国师也很清楚,他安禄天肯定是要成为那样的人,才敢带兵攻回大唐的。而这个准备过程肯定是十分的费时费力的,一时半伙儿肯定完成不了,所以,如果尽快解决掉安禄天,可能还会有一线生机。
国师想的对策无非是先礼后兵,先派使节前去吐蕃向他们要人,如果顺利,就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安禄天他们一行人的性命。国师觉得,安禄天他们一群人还不至于重要到吐蕃可以放弃和大唐的双边友好来死保。
如果吐蕃那边真的这么不识相,那也就只能带兵前去打下吐蕃,逼迫他们交出安禄天他们了。但是如果可以,国师是真的不想要动用这个手段,之前是因为国内的大部分的兵力都被于子健带出去北伐蛮族去了,国内在国师手上的没有什么可以用的带兵打仗的人才,也没有什么可以用的兵力。所以才迟迟没有动手。
但是现在于子健大获全胜回来了,这让唐军的士气高涨,确实是一个非常好打胜仗的时候。但是虽说是大获全胜,但是还是有不小的伤亡的。而且连年的征战,对战士们的心里也是一个考验,虽说现在打了打胜仗,士气高涨,但是如果又从大唐的最北方跑到南方去打仗,想必还是会有不少的战士们会很不开心。
毕竟离开家这么长时间,好不容易从战场上活着走了下来,连家人的面都没有见到就又要开拔前去别的战场打仗,换成是谁谁都有可能会有怨言。
所以,国师是希望可以和平解决这件事情的。但是迫于对安禄天能力的担忧,以及安禄天身边的那些能人异士的能力确实也让国师感到了畏惧,为了可以尽快的将安禄天押送回中原,国师决定双管齐下。
一面,派出使节同吐蕃那边商议,至于如何商议,国师已经想好了。现在吐蕃境内陷入了内乱风波,三个皇子为了当上皇帝,开始了内斗,虽然吐蕃表面平静,但是却暗流涌动。这个就是国师他们可以利用的一点。
国师知道,现在掌控着吐蕃朝廷的人,是吐蕃的大皇子,所以大概接见他们使节团得人,也应该是大皇子,那么就用我们大唐会力挺大皇子登基作为代价,换回安禄天。他也知道,之所以掌握了朝廷所有权利的大皇子迟迟没有动手,就是因为手上没有兵力,所有的兵力都掌握在他的三弟,三皇子多嘎·扎西贡布的手上。
所以国师十分的自信,只要说愿意借兵给大皇子,那么肯定可以换回安禄天的。
而且,还有一道防御手段,那就是让于子健带上二十万大军驻扎在松州境内,驻扎在大唐和吐蕃的国境线附近。相信聪明的大皇子肯定明白这是什么意思,相信大皇子,肯定知道该怎么办是对自己最有利的。
这件事情,国师自然是已经请示过了朱庆元并且得到了朱庆元的同意的。当然,现在负责整个大唐朝政的国师,做这些决定是不需要得到皇帝的认同的。现在的皇帝沉迷后宫,根本不管朝政。
就算是有人告国师的状,皇上也是不闻不问的,因为皇上对国师是百分之百的相信的。而且现在朝廷中几乎所有可以和皇上见面的关键官位已经都被国师换成了归夜教的人了。自然连向皇上告国师状得人都没有了。
“子健呀,真是不好意思,你这才刚刚北伐回来,还没好好休息几天,就又要开拔带着军队前去别的地方驻扎了。”庆功宴上,国师对于子健说。
“国师这说的是什么话,为了我归夜教的夙愿,为了我朱庆元朱教主的夙愿,我于子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只不过换个地方住,怎么需要国师你跟我道歉呢?”于子健说,“而且关于安禄天这个人的危险程度,我也是心里有数的,确实,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现在这个人才想要跟我们对着干了,那肯定会成为大麻烦,只有在他成为大麻烦之前结束他,才是做好的。”
于子健抿了一口酒,接着说。
“那个什么梁逸斐的充其量只不过是小打小闹,成不了什么大气,最关键的,还是这个安禄天,他是冲着这个江山来的,而且他有能力可以打下他,所以我们才需要格外注意这个人。这些我都理解,所以,我也没有什么怨言,我愿意去,而且,我也非常想要和那个安禄天过过招,想要知道,究竟谁才是更厉害的军神。”于子健说。
“哈哈哈···有了子健这句话,哥哥我就放心了。但是子健呀,你和那个安禄天过招的几率应该很小,我会派使节团过去同吐蕃的大皇子商议帮助他坐上皇位的事情,作为条件,他要将安禄天一行人交给我们,相信他大皇子也不是个傻子,肯定会同意的,之所以让子健你跑这一趟,是为了让你震慑一下那群吐蕃的小贼,保险起见。”国师说。
“这样···真是可惜,这么好的一个对手,没有机会知道他的厉害之处了···”于子健可惜的摇了摇头。
“哈哈哈···不说这些了,来,今天是特地给你设的庆功宴,咱们喝酒!!!”
经过数天的长途跋涉,于子健的大军终于来到了松州城。同时,由大唐国师派出去的使节团,也从于子健的大军中出发,同吐蕃边境的探子一起,前往了吐蕃的首都,逻些。
“哎呀,现在正是吐蕃国内有些非常忙的事情,没想到这个时候大唐居然会派来使节团,招待不周,请多担待呀。”大皇子再见到使节团之后,立刻凑了上去,握住了使节团代表的手。
“没有没有,我们是不请自来,如果叨扰到大皇子的休息,还请多多包涵。”自然是官方式的客套话。
“哈哈哈···不叨扰不叨扰,快快请坐吧。来人呀,快快看茶。”大皇子让几个使节团的人入座,“不知大唐此时派使节团来我吐蕃,是有什么目的呀?不会是抽这个节骨眼来增进双边友谊吧。我记得,你们大唐,好像现在也不是那么闲的吧···啊···哈哈哈···”
“哈哈哈···大皇子哪儿的话,大唐和吐蕃之间,自然还是需要多走动走动的,我们之间的友谊那可谓是长久的很了,但是,就算是在亲密的朋友,长时间不联系,还是会有些生疏的吧。”使节团的代表说,“当然了,就如大皇子所说,我们此次前来也不是单纯的只是走走邻里之间的关系,还有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
使节团的代表故意说到这里停了一下。
“哦?不知使者是指的何事?如果我能帮到你们大唐,我肯定愿意。”大皇子接过了话。
“其实是一件对于大皇子来说非常简单的事情,稍微吩咐一下下人去做,就可以了。”使者说,“而且,如果大皇子帮了我们大唐这一个忙,我们也会给予大皇子非常大的一个大礼。我们大唐是礼仪之邦,礼尚往来这一点还是很清楚的。”
“哦?什么大礼?”
“听说吐蕃最近陷入了三皇之乱当中,大皇子想要成为皇上但是苦于手中没有兵权所以迟迟不能动手,如果大皇子愿意帮助我们,我们大唐可以借兵给大皇子你,帮助你成为吐蕃的这个皇帝。我们大唐,还是很看好大皇子的,觉得大皇子是最合适的皇位人选。”使节团的代表眉飞色舞的说。
这个大礼,对于大皇子来说,确实可以说是十分的诱人了,而大皇子此刻,却低头不语,好像在考虑什么。
而在多嘎·扎西贡布那边,也接到了这个消息。
“完了···我把大唐那边的国师这一茬给忘了···”林芸瞬间就意识到了,大麻烦来了,“那个家伙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我们之前遛着他和他的八万人马到处乱跑,然后还让他的八万人马死无葬身之地,让他颜面扫地。我怎么会忘记他肯定回来复仇这一茬···看来这一次,我们的大麻烦,真正的来了···”
安禄天他们也知道,现在多嘎·扎西贡布手中唯一的优势,就是兵力,如果大唐真的选择帮助大皇子,那么他们之间,就肯定会有一场恶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