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何在,能否给我看看。”
对方应承了一声。
旋即身形消散,许久之后,他的身形重新在土地庙之前凝聚起来,手中赫然多出了一张泛着黄色的纸张。
赵长明以昆玉山道家分支祖庭掌教的名义,在泰礡顶上焚烧书写有道家箴言的符箓。
而后这张符箓便是会出现在方圆数千里之内的所有山神土地河伯河神的手中。
箴言呈在郭赞面前。
郭赞凝神看去,发现一如当初林月华所说。
‘昆玉山山门届时大开,会有泼天福源,土地可趁机跻身于山神之位,次位山神也有机会得到册封成为正位山神。’
“你可还知道关于山门大开的其他事情?”
郭赞问道。
对方只是摇头。
“仙长,我区区一个土地,在位时间也不过白年之久,从未经历过山门大开这等福源,若是您想要询问,大可去找江南市的城隍老爷,他在位时间长,甚至参与过上次山门大开。”
江南的城隍爷?
郭赞此时蹙眉,旋即点头。
城隍爷。
如同一山中的次位山神,只是历代城隍爷不同于山神。
城隍爷的位置是儒家圣贤箴言册封下来。
历代城隍爷尽数都是儒家后人。
儒家证道之人,想要在学问上做出一点功绩出来并非容易事情,浩荡儒家学子,每年都如同过江之鲫,无穷无尽。
有些人甚至穷极一生都无法有建树,所以死后许多儒家人也都成了城隍爷。
儒家占据了地利和人和,相比于道家的山神香火气更加浓郁几分,故而这也是为何城隍庙中的金身多出许多。
郭赞从那座不知名的小土丘中走了出来,随即身形便是朝着远处江南市而去。
城南城隍庙。
在江南市区里,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城隍。
而此时他所要去的便是东边的城隍庙中。
很快,他的身形便是出现在了城隍庙外。
城隍的在位时间如同山神。
也是八百年一个轮回。
郭赞来这里是为了找一个名叫秦观的男人。
而此时,东城城隍庙外。
一道年轻的身形缓缓从外面走了进来。
城隍庙,随着儒家的消失,也几乎消失在城区中,香火这些年随着思想的锐利也开始黯淡下来。
郭赞走到其中,身边往来人寥寥无几,多数是最为观光游览而来。
天上下起了小雨。
郭赞静静的朝着城隍庙走去。
这是一个几乎快要被淹没在众多高楼中的庙宇,十分不起眼,除却从其中散发出的古色古香能让人微微侧目驻足之外,似乎再也没有什么值得停下来观赏的地方。
城隍庙如同一座缩小版的城墙楼。
此时,在湿乎乎的门口,路面上有零星的黄表纸,从城隍庙中有一股股香火气传出。
郭赞徐徐走了进去。
城隍庙不大,建筑也几乎都是原比例缩小版,正殿内供奉着金身神主秦观,左首为文判官,右手为武判官,是法发,次位为日巡与夜叉。
门口对立柱悬上写着:威灵煊赫胡国安邦扶社稷。
圣道高悬施降甘露救民生。
正位,则是秦观的彩色雕塑,雕塑屡次被人修葺,一直到现在依旧栩栩如生,若是细细看去,便是会发现在雕塑周围甚至有一层淡淡的金色光晕。
郭赞走到正殿外,仔细端详着秦观的塑像,嘴上则是啧啧称奇。
“若是不出意外,再修炼百年便是有资格证道正位城隍了。”
他低声道。
旋即,在大殿中是高声道,“秦观,出来,找你有事。”
郭赞的声音应用了灵气,在寻常人耳中,或许只是一道低声,但在大殿神明的耳朵里,却如同闷雷一般炸裂。
大殿中此时安安静静。
秦观仿佛并没有出现在郭赞面前,郭赞微微蹙眉。
“他不在大殿中,去了元辰殿。”
开口说话的是夜叉,不过也只是说完,旋即身形便是消失不见。
元辰殿,又称为‘六十甲子殿’。
元,即是‘善’,元辰,就是吉利时日的意思。
郭赞直接转身,走到了元辰殿中。
在元辰殿外,如同正殿之外,在正门口摆放着一尊硕大的香炉,香火鼎盛。
郭赞的身形徐徐走到元辰殿内。
砰然一声。
身后的大门直接关闭。
旋即,一道带着淡淡金色的庞大身形徐徐从其中浮现出来。
一身斯文之气,手中拎着一枚硕大毛笔,许是因为接触牛鬼蛇神的时间长了,秦观之前的那点书生气都消磨殆尽,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抹戾气,面如贴着金纸,不怒自威。
“你是郭赞?”
郭赞点头。
“你怎么知道我?”
“你怎么知道我的,我就怎么知道你的。”
秦观的语气并不是很好。
郭赞微微蹙眉,自己好像并没有招惹过这尊城隍爷。
“秦观,我来找你只是想问一件事情。”
郭赞低声道。
“当然,如果你的回答让我满意,我不会亏待你。”
“问我事情?那你可真的是抬举我。”
秦观此时冷声道。
“我在城隍位置上一百多年,只知道杀牛鬼蛇神,你最好换别人问吧,若是问的事情一不小心让我生气了,兴许我就斩杀了你。”
秦观哈哈大笑起来。
当了城隍这些年也让他性格大变,之前儒家阿谀谄媚皇帝,给帝王捧臭脚的那一套早就被他忘记了,相反,此时的他反倒多出了几分土匪一般的气息。
“你要是杀了我?!”
郭赞此时低声道,语气变得冰寒起来。
“郭赞,我当城隍这么多年,对于江南市所发生的一切尽数了如指掌,你的手腕虽然强大,但在城隍庙中,是我的地盘。”
秦观自然知道郭赞这次来无非是想要询问关于昆玉山山门大开的事情。
因为在江南市大小城隍中,参加过玉皇顶山门大开的存在屈指可数,而他便是其中之一。
这次,秦观势必要让自己借助昆玉山的泼天福源就此飞跃,得到儒家圣贤的金身册封,到时候,他也能顺理成章将自己的老巢从东边搬到正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