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去了附近一家炒小菜的饭馆,姜美树摸摸兜里的“巨款”,挺大方地点了盘回锅肉和六个馒头。
结果,他们父女俩还没动筷子,少年就饿狼扑食般一口气给吃完了。
盘子空了之后,少年满足地舔舔柔软的红唇,天真而又孩子气地笑了下,然后,说出三个让姜美树很无语的字:“仲要食。”
干啃馒头的姜美树好想拒绝,可是他漂亮无辜的大眼睛可怜巴巴地望着她,一眨一眨的,她就又被暴击了。
他这幅可怜相,让姜美树想起养了十多年的二哈小白。
不知道那个世界的她死后,二哈一只狗怎么办,会不会为孤家寡人的她掉眼泪,会不会有好心人收养他,会不会成为街头流浪狗中的一员……
摸摸口袋,姜美树忧伤地掏出3块钱,又奢侈了地点了一盘回锅肉。
她真的不是被美色所诱,她只是做善事,向老天许个愿,希望那个世界里,会有人收留小白吧。
少年埋头吃肉,不一会儿,就又风卷残云的一扫而空。
然后,“姐……”
“不行不行!”姜美树严词拒绝他的要求。
这一次,不,是以后,都不能再这么惯着他的少爷胃了。
姜美树敲了敲空盘子,郑重警告他:“老豆家里很穷,冇钱给你买好吃的了,你想跟我们一起回家,就得帮着我挣钱,听我的话干活,然后我就给你买好吃的,明未呀?”
少年舔舔嘴唇,乖到不行:“识啦姐姐。”
真乖,姜美树摸了摸少年的脑袋,“细细佬,姐姐暂时给你取个名叫小白好不好?”
“好。”认领了新名字的少年点点头。
三个人吃完饭后,姜运富抱着两只咯咯咯叫的鸡先回姜家沟,收拾老宅的房子,姜美树则带姜小白去集市上转转。
说是想买点东西,其实是碰碰运气,看看那个卖衣服的傻孩子还在不在,搞不好还能从他手里再赚一笔呢。
结果转了一圈,没找到那傻孩子,倒是发现了一位卖君子兰的大爷。
1932年,君子兰由霓虹传入华国春市,开始只在满洲国宫廷和御花园中栽培,之后君子兰从宫廷流入民间栽培。
在19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利益成为大家的追逐目标后,养君子兰的人,就不再单纯满足于爱好交流了。
欲望催生经济发展,1978年,买卖君子兰交易市场,正式在春市成立。
从此以后,养君子兰,就从阳春白雪雅好,变成了人们渴望一夜暴富的商品。
80年代初,市场供不应求,君子兰价格一路走高,一盆好兰,价格往往是人们月收入的几倍,甚至几十上百倍。
上一世,姜美树的业余爱好除了养狗就是养君子兰,所以对鉴赏这个很在行的。
眼前这两盆花,都不是普通的,一盆是油匠短叶,另外一盆是叫有茎君子兰。
年龄看起来三年左右,若是自己再养个一年半载,长高十厘米左右,两盘花拿到春城的交易市场去卖,转手就能卖一万左右。
嗷,暴富的机会来了。
姜总很兴奋,她不想再过这种连饭都吃不饱的穷日子了,如果人生有捷径可走,为什么不抓住机会?
姜总蹲在附近观察了下,这位大爷捧着本《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看得十分出神,津津有味儿。
偶尔有人停下来看看花,但只是看看就走了。
衣食问题还没解决,谁有心情卖花呀!
姜美树决定出手了。
有人送装备上门,岂有不捡之理?!
姜美树拉了拉姜小白细白的爪子,嘱咐道,“小白,你在这里等着我,我去买点东西。”
“噢。”姜小白点头,又眨眨他水灵灵的大眼睛,不放心地摇摇姜美树胳膊,“姐姐,唔要走我。”
好一只黏人的小奶狗。
“乖啊,姐姐唔会唔要你的啦。”姜美树怜惜地揉揉姜小白脑袋,把他安置在一棵树后,走向卖花大爷。
“大爷,”姜美树在君子兰面前,蹲下身子,问:“你这花儿在哪儿挖的啊,真好看,我也想弄一棵。”
“挖的?”又一个不识货的乡下人,卖花大爷连眼皮都没抬一下,“丫头,你要是能在山上给我挖回一棵这样的,我送你十盆。”
“嘿嘿,”姜美树装傻笑了下,“大爷,那你这些花是卖的吗?我想买一盆去医院送人。”
“卖。”卖花大爷仍旧低着头:“可你买不起,别问那么多了。”
“买不起,我看看总行吧?”姜美树爱抚了几下君子兰厚实发亮的叶板,字正腔圆地吟出一首诗来:“何处见君子,兰陵西上门。坐看苍翠色,蔚蔚照熊幡。
尔本蜀中彦,才如横海鲲。余方闽地隐,梦逐故山猿。
郁彼风云志,潸然廊庙言。并收弘治籍,惟恋孝陵恩。
汉主亲戎阵,书生俎豆存。迢迢去住意,一与醉芳樽。”
“哟呵!”卖花大爷顿时眼前一亮,放下书,瞥了眼姜美树,“丫头,你认识这什么花啊?”
“不但认识,我还知道这花叫什么名字呢,”姜美树指着两盆花,分别把他们的名字说出来:“油匠短叶和有茎君子兰。”
说完,她轻轻“嗨哟”了声。
坏了,露馅了,这两个名字是后世的人经专家们研究鉴定出来的,80年代的人哪懂这些啊。
大爷瞧瞧姜美树,穿的破破烂烂,就一农村丫头,便半信半疑道,“挺懂行啊?那你说说,现在秋天来了,该怎么养君子兰?”
对于一个侍弄了几年君子兰的人来说,这是送分题啊。
姜美树侃侃而谈,“您这两盆是成龄君子兰,到了秋季以后,要换盆新土,换完盆土一个月以后,只要开始长新叶,就证明服盆了,然后就每10天采用1:1500的比例,用雾状喷壶向叶面喷一次磷酸二氢钾……”
“嗨哟,丫头,行啊。”大爷听完,不由放下手中的书本,“这都谁教你的啊?”
“我爸,别看他是一农民,我爸可喜欢养君子兰啦。”姜美树挤挤眼,脸不红心不跳地开始编故事:“可惜我爸得了癌症,也不知道还能活多久,我家里的君子兰没被我照顾好,都死掉了,我现在就特别买两盆送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