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运来踢了他媳妇儿一脚,她才猛地想起了什么似的,刹住话头。
“大哥,三毛想考大学这是好事儿,我支持,傅厂长经常说了,咱农村人咋地才能摆脱贫困的命运?只有上学这一条路,上学,才能飞上枝头变凤凰。”
姜运来不光会耍嘴皮,还大方地掏出10块钱,递给大哥,“我这也没工作了,钱不多,你别嫌弃,拿着给三毛买两身好看的衣服穿穿,别让人家城里人笑话咱乡下穷。”
“心意我领了。”姜运富把钱推回去,进屋,对躺在床上的姜老太说:“娘,我走了,三毛今天去城里考试,我得送她。”
姜老太那天没喝上鸡汤,恨死姜美树了,偏偏憨儿子还把她敬到头顶上,更是气得要死,说出来的话,自然也是很难听。
“我听到了,不就考个试吗?多大点儿事儿啊,用得着兴师动众喊的所有人都知道吗?到时候考个鸭蛋抱回家,看你嫌不嫌丢人。”
“不嫌丢人!”姜运富之所以废那么一句话,就是想得到老娘的支持和另眼看待,可是她张口就是骂闺女的,他生气地顶回去,“三毛就上到高一,她敢去考高三,说明这孩子心里一直没忘了上学……”
姜老太不耐烦地挥手,她没兴趣听那个死灾星的事情,“行了行了,考上了又怎么样?丫头片子家,上学纯属浪费,早点嫁人才是正经事儿,我看你要惯她到什么时候,一个捡来的野丫头……”
“娘我走了。”姜运富后悔自己多嘴了,他明白自己没有能给姜家传宗接代的儿子,大概自己这辈子都不会得到老娘的另眼看待。
可是,就算姜美树不是姜家的骨血,那又怎么样,也是他一把屎一把尿养大的孩子,容不得任何人欺负和侮辱。
-
姜运富在老娘和兄弟家吃了一肚子瘪,愤愤的回家,闺女又让他开心起来。
“爸,你可回来啦,试试这衣服合适不。”姜美树拿出一套涤纶布料的中山装给姜运富,让他试穿。
“给我买衣服干啥,多浪费……”姜运富接过衣服,心里暖洋洋的,他都不记得自己多少年没有穿过新衣服了。
“这是我做的,买的布料,没花多少钱。”姜美树催他进屋换衣服,“快去试试,等会儿我们得去城里啦。”
“中,中,”姜运富心情美滋滋地去换衣服,他已经不会再问闺女咋会做衣服这种问题了。
在姜运富心目中,他的闺女,不但漂亮的跟神话故事里的仙女一样,还能干的很,啥都会做,啥都难不倒她。
安南一中负责这次考试的孙老师,可不会这么想。
临时考场里,提前到达的郭跃东跟孙老师嘀咕道,“孙老师,你看到她了吗?她就是姜美树,是个女骗子,等会儿你好好的搜查下她的东西,别让她夹带小抄作弊了。”
“好。”孙老师翻看了下姜美树的资料。
高一上了几天就辍学,农村户口,以前的学习成绩,不值一提。
真不知道这种人怎么会想不通来上高三,估计是想混个高中文凭吧。
要不是谭校长不拘一格降人才,前几天他根本不会同意姜美树参加考试的。
今天听郭跃东这么一说,孙老师对姜美树的印象更坏了。
郭跃东是个出了名的好学生,从小到大都是踏踏实实的尖子生,从来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更没有在背后说过任何人的坏话。
孙老师是他高一时候的班主任,对这孩子知根知底,所以他很相信郭跃东的话。
在姜美树进入考场后,孙老师对她实行了全方位的搜查和警告。
“不准抄袭作弊!”
“不准夹带小抄!”
“不准交头接耳!”
“否则一律按0分处理。”
“把你的手心摊开,胳膊袖子卷起来,我看看有没有写答案。”
姜美树:……
考场里就她和郭跃东俩学生,她抄谁的啊?
这个男老师,该不会是歧视她是女生吧?
除此之外,姜美树想不出自己被如此敌视的理由。
卷起袖子看看有没有带小抄,本身就是一种对她人品的质疑。
可是,谁叫人家是老师呢。
姜美树只得听从吩咐,卷起袖子,露出两截黑白分明的胳膊。
白的是上半部分,黑的是小手臂。
干了一夏天农活,就是个白人,也会晒黑的。
不过皮肤很干净,微微一层绒毛,透着少女特有的青春气息和活力。
孙老师毕竟是男老师,不好意思多看,匆匆扫了两眼,就说:“坐下吧。”
姜美树坐下。
“验算纸。”孙老师给她发了一本新的,把准备好的验算纸也给收走了。
“谢谢。”姜美树耸耸肩,有些无语。
“你们俩等着,我去拿试卷。” 孙老师搜查完了姜美树,离开临时考场。
郭跃东抱着本英语书,看得专注认真。
姜美树把袖子理好,冲郭跃东招了招手:“嗨,小郭同学,好巧啊,你也今天来考试。”
郭跃东:……
这个女骗子,脸皮真厚。
他越是绷着脸,姜美树就越想逗逗他,“不用紧张,你这个时候越是看书,就越是忘的快。”
郭跃东:……
好想打人!
姜美树抿嘴坏笑:“我刚刚在门口看到你爷爷了,他送我一把糖,可好吃了。”
“你少给我套近乎。”郭跃东忍无可忍了,“你别以为跟我爷爷认识我就会让你抄答案,你休想。”
“哟,你这也太看不起人了吧?不如我们打个赌,”姜美树轻松地靠在椅背上,大马金刀坐着,闲适地笑道:“我要是总分比你考得高,你以后就不能再叫我女骗子。”
郭跃东捂住耳朵:“abcdefg……”
她这是在报复他,故意打乱他的心智和思维,千万不能上当。
其实姜美树是故意逗郭跃东的,看他那么紧张的背单词,担心他等会儿会怯场。
她对爱读书人,一向是很敬重的,尤其是这个年代,选择靠读书来改变命运,脑袋瓜都不会笨到哪儿去,何况郭跃东还是高一跳到高三来的。
孙老师很快就回来了,拿着两叠试卷,各人发一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