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给你的歌
崔书馨2020-09-15 10:3115,559

  8/8 BJ Olympics Opening Day Work Arrangement

   

  Dear all,

  In consideration of traffic control on 8/8 in BJ city,we would make it a “Work at Home” day for all BJ staff。 On that day,BJ staff are not be required to come back to office but is advised to stay online / be reachable for client business。

   

  There are also different levels of traffic control in China during the Olympics period。 For any staff who live close to the Olympics Stadium and are highly affected by the control,please contact your local HR responsible who will work out a flexi-work schedule on the affected day(s) but the overall philosophy is to sustain 8 hours a day / 40 hours a week。

   

  Best Regards

   

  小枫认真地推敲邮件中每一句话,生怕漏掉一字一句影响了工作。她的领导就是张群,那个在小枫口中帮助他们进入这家广告公司的有为青年。

  张群平时不苟言笑,从来不和同事们聊工作以外的其他话题,细长的手指上戴着一枚细细的戒指,闪着温暖的光,戒指上没有任何修饰,但是他戴在了左手的无名指,同事们总是在猜想张群的幸福家庭,他背后是一个怎样的妻子,但都从未见到过。只是知道他服务的所有大客户都是对他赞赏有加,再难搞的客户都被他治理得比创可贴还要服帖。似乎他这个人从来就不会遇见尴尬,总是能保持优雅。小枫和他的关系也只是通过双方父母的关系结识。小枫一眼就看透这个像是经过某道程序被成功定制的男人,这个万能的工作狂。似乎这个世界上,他就爱一种东西,他就在爱的这个东西里把自己炼到完美,炼到了无懈可击。此外的一切都无足轻重,就这样他变得坚强,也足以抵抗不时倾巢而来的寂寞。他变得勇敢,学会拒绝周遭的喧嚣与热闹,他学会了简单而严肃。形成了一种唯自己独有的风格。又要过圣诞了,广告公司受媒体的邀请去看《如果爱》,钟坦和小枫似乎是同时打开了MSN对话框跟对方说:“坐在一起。”

  钟坦对陈可辛的钦佩还是来源于他娶了一个好女人,她给人印象是虽不优雅,但有一种戏剧感的幽默;她不哀愁,处处流露着乐观者的世故天真。一个从小到大未做过地铁的娇生惯养的公主能有如此平易近人的气质,着实让人喜欢。钟坦不禁对婚姻感慨:“一个完美的婚姻原来可以成就两个成功的人。”

  “或许是只有两个成功的人才能成就完美的婚姻吧。”小枫说。

  “两个不完全成功的人,在一段成熟感情的滋养下总是能相互给对方作用力,然后两个人越来越成功。”钟坦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

  “得得得,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小枫又一次心甘情愿的败下阵来。

  “你不要总是否定我的观点。”钟坦说。

  “我没有否定你,我只是说出了我自己的想法啊,两种观点是可以同时存在的,没有说一定要听谁的,不是可以取中间值么?”小枫耐心地解释,自从在钟坦身边开始扮演治愈系少女以来,小枫逐渐发现了自己身上唐僧的特质,原来这种友情是可以毁掉一个人的。

  “去买爆米花吧。”钟坦指挥到。

  “好嘞。”小枫嘴上说好的,心里说的是“妈的”。总是为自己现在的地位报不平。其实在任何一段感情中,占上风的人总是相对自私的,因为他们不声不响地控制着一切,又让周围的人心甘情愿地俯首帖耳。

  小枫抱着一桶爆米花和矿泉水回来,钟坦又有了浓浓的幸福感。

  “你之前不是很鄙视边看电影边吃零食的么?”小枫说。

  “人总是会变的嘛。”钟坦说。

  面对不同的人,会不受控制地有不同的反应,对象是特定的。比如,在这个人面前,永远是一个聪明圆滑富有心机的人;那个人面前,永远是一个傻呵呵无任何抵御能力遇到事儿就忙乱无助的人。再或者在这个人面前,永远是恰到好处的会办事儿会聊天儿讨人喜欢;在那个人面前,就永远是不着边际,不修边幅,说话多一句少一句都讨人厌的家伙。

   

  电影的开场,是絮絮的雪。钟坦喜欢这种场景。

  每个人带着心事入场,像是带着一直以来的爱情,或者回忆,但都是不完整的,一开始就让人厚重得透不过气。现实中和过去交错演绎,简单的故事因此而变得繁复。她开始认为金城武留下那盘磁带就不要回去,当意识到结局才明白为什么这样安排。你把心事带来,别忘了带走。

   

  张学友扮演的导演聂文说:“我觉得小雨不爱班主,班主也不爱小雨,小雨也不喜欢张扬,张扬来找小雨也不是因为爱,这部戏里没有爱情。”或许,这就是陈可辛借聂文之口告诉我们的:这部戏里没有爱情,所谓爱情不过是个假设,是青春期里的一场幻觉,如果爱就是爱情的真谛。

  如此,电影顿时故弄玄虚起来。有时候大家都需要一个指点迷津的人,如果和内心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就变得牵强。可是这是事实,因为那是安排好的台词。

   

  如果爱,老孙就不会离开林见东,并在离开之前把自己给他,让他疼一辈子;如果爱,林见东就不会眼睁睁看着老孙离开,他该不惜一切去阻拦她,告诉她虚荣的代价;如果爱,孙纳就不会对聂文那么冷淡,好像自己只是他手里的一个棋子;如果爱,林见东就不会那样去报复孙纳,又与她抱头痛哭;如果爱,孙纳就不会坚持转身,坚持完成最后一场戏;如果爱,最后就不会是孤独的结局……真的,这不是一出悲剧,它只是想告诉人们,这不是爱。

   

  钟坦突然开始讨厌成长后要开始选择逃避。很多事不触碰就以为是回忆不会痛。

  可是似乎看不懂了,这种精心雕琢的剧情,或许真的离痛远了很多。林见东和孙纳的爱情被雪覆盖了冻结了,而钟坦回忆里的爱情没有着凉,还好好地活着。

   

  剧情没有大起大落,看得无比平静。歌有好多,只记住了两句——爱你不是错误,恨你不是觉悟;爱是假如不是幸福,我比你清楚。真糟糕,还是没能忘了吕杨,这个时候当年写给吕杨的分手信居然能倒背如流,是托丁文给吕杨的,吕杨最后用沉默回应了这一切。她在心里又默念了一遍当年写给吕杨挽回分手的信:想跟你说的很多,但又怕你会烦躁,我知道不爱了的感觉,我也知道坚决分手后的感觉,另一个人再说什么都没用,也都很难挽回了……有句话不是说“如果他不爱了,你做什么都是错”。至于分手能做朋友,其实也只是美好的愿望,不讨厌已经很难了。

   

  这些天我睡得都不太好,每次夜里醒来,就睡不着了,满脑子都是你…只有两三个朋友知道我们分开了,感觉很孤独,我发短信给朋友,他们说你以前不也是一个人么。我说那会我心里有人,有人心里有我,我会感觉踏实。而现在看你对我很冷淡,我的心很痛。

   

  我们之间存在着太多太多的误会,以前我们都是用爱去化解,这次你选择了分开,我理解,手上的戒指已经带到习惯了,甚至摘掉已经能看到印记了……我以为我们也会慢慢习惯,呵呵。

   

  还记得有次我们在被窝里,我说了些我们之间的问题,结果你回过头沉默不语,你觉得我对你不满意,不喜欢你,其实都不是的……我只是觉得要想两个人能好好地相处下去,有些问题一定要拿到桌面上来说出来,看看怎么解决,我之后也是这么做的,可能每次我说这些,都坚定了你觉得我对你不满意的看法,其实我只是想我们能更好的磨合,一切都是为了今后。

   

  我知道你讨厌别人质疑你,你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些我都明白,我只是想改变,恋爱是两个人的事也是很难的事,没想到我说的那些话反而让你对我产生了误会,最后结果竟然是分开……

   

  你很少说自己的感觉,以致于我误以为我们一切都好,等你真正说出来你对我不满意之处时,我们已经分手了……感情不是靠猜能维系的,你不说自己的感受,我很难猜出来,真的。如果没分手前你告诉我,我会改的,你那次跟我说礼物和信的时候我不是改了么,只要你说出来我都能改,可是你不说。我真的死不瞑目。

   

  我说这些,不是为了表达不满,不要误会我,我只是想告诉你,我还爱你,我也理解你跟我分手,可能我没有机会去挽回了。你也一再告诉我不要挽回,可是你不知道,在咱们的感情中,我很多次消极地对待我们之间的问题,这次说分手也是,我甚至没怎么反抗就同意了。我不是不想积极,我是不想让你为难,我觉得你决定了的事,我无力改变……这可能就是我一贯不积极的态度导致的吧。

   

  但周日那天,我想变得积极,我不想跟你分手,于是我去找你,可是没见到……

  吕杨,你说你一直在想我的不好和咱们的不合适,而我一直在想我们之间那些美好的回忆,我知道我很多地方做得不好,可是难道我就没有值得你想的地方吗?不要老想我的不好了,想想我们在一起的好吧……我就算对你不温柔,难道这一年多我就没一点可取吗?

   

  吕杨,你还记得我是跳跳你是维尼吗,你还记得你说我特别可爱特别帅吗,记得我们一起买的橡皮兔子吗,记得我们一起去海边溜达吗,还记得那些我们拉着手走过的日子吗……我们不是只有冷战,我们有过很多欢乐,你都不记得吗?

  小时候我也为了自己过得好跟朋友分手,现在想想不能说后悔,但很愧疚。这么多年,我习惯了默默的感情,我觉得感情就是两个人相依为命生活在一起,一辈子相互照顾相互爱护。我想有一天我们能生活在一起,周末看看书看看电视,过温馨的生活,现在这种想法会更强烈些。我相信我会给你这种生活,能让你以后不后悔,觉得和我在一起是对的。

   

  你说两个人空间过多也不好,我以前没感觉到,现在我发现了,空间太多,你就会习惯自己一个人的生活,就算我在你生命中消失了,也不会有什么不妥。如果能再有机会,我不会像以前一样了,我会抽出更多时间陪你过二人世界。我愿意和你生活在一起,我也愿意天天跟你聊天打电话,我不想给你太多压力,我想给你自由。我所做的一切,初衷都是为你着想,真的,我害怕失去你。

   

  可能我需要改变的很多,只不过不知道有没有机会了……很后悔以前对待你的方式,你需要更多的照顾和关注,而我太把你当朋友了,总是缺乏关照,不会哄你开心,不会说好听的话,我知道你需要这些,只是我不会夸你,但不代表我内心里不会夸你。我选择了你,就是觉得你是一个十分优秀的男生,当然这并不是指的有多少女生到现在还垂涎于你,而是你的善良、不世故、可爱、简单、温暖,这也正是我想要的。我们开始的时候我多次说,感觉和你在一起,像是在中学恋爱的感觉,我真的很喜欢这种感觉,也很爱你……其实我要的不多,只是让你更重视我……

  从你这几天的惜字如金来看,我知道很难挽回,不过我还是会用我的方式继续努力,因为不想后悔,也因为对你有过承诺,而且我还深爱着你。希望你不要因此而厌烦我,我能做到的承诺就是今后一定更好地对你,温柔地对待你,让你感觉到温暖,不再让你难过。

  吕杨,以前从没有跟你说过这么多,这次我是真的伤了。尽人事,听天命,我会努力做好我能做的,其他的只能看你的决定了。希望我们曾经的美好,能让你感到一丝的温暖。希望有一天,你蓦然回首,我还在灯火阑珊处等着你。

   

  周三给你准备了卡通台历和维尼熊的巧克力,希望你喜欢。真心地谢谢这一年多有你的日子,我们说过的那些话,走过的那些路,我永远不会忘记。最后,可不可以重新开始?

  倔强的钟坦,对重新开始这样的话语讨厌至极,因为在《春光乍泄》这个悲剧中,让所有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这句“让我们重新来过”。

  她心里默默地想,希望以后我们再遇见,能比现在过得更好。

  年轻的人们似乎总是在不断地追寻更好,然后果断放弃现在拥有的看似如呼吸般简单存在的生活。电影《荒野生存》里,克里斯托弗爬上山坡,对着山脚下年迈的法兰兹先生大喊:“The core of man’s spirit comes from new experiences!”

  钟坦又像过电影一般把信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在眼前一闪。她总是想到了开始的那句话,就不想停下来,她又想起了和吕杨说自己喜欢的女生的类型:

  八个条件:

  1165以下比我轻长发贫乳腹黑娇羞并存萝莉御姐同体女青年

  2接的上我的梗说得出我接不上的梗接不上我的梗时娇羞的撒娇

  3不能完全领导我就完全跟随我

  4有爱爱生活爱自然爱父母和孝顺不是一码事

  5和我求同存异互相带领对方见识不一样的世界

  6运动方面的喜好需求跟我和谐同步

  7爱好广泛求知欲强唱歌不跑调

  8懂我爱我

  那时的钟坦听了吕杨的话,觉得简直压力颇大,似乎这八条里自己只占上了贫乳这条。其他的不知道说的是谁,“腹黑娇羞并存”,“萝莉御姐同体”,这条说的明明就是众男生的女神苍井空。吕杨说完后并没有问钟坦,钟坦过了一刻钟看到吕杨没有反应便说:“你这么多要求?”

  “没有什么要求,感觉对了,她所拥有的就是我需要的。”吕杨自信满满地说。

  钟坦心里想,一下说了这么多要求还好意思说没有要求,真是一个有准备的人,单打独斗的情场老手的类型。也许在与钟坦未开始之前,吕杨都是在自己和自己谈恋爱,他把自己修炼到完美,让自己爱上自己,智商和情商都提高得极为迅猛。

  钟坦说:“我的要求很简单。男的;不觉得我太笨;要有大男子主义;皮肤好,好说话;孝顺,不愤青,喜欢我的所有朋友;唱歌的时候不能切歌,无论多难唱都要唱到最后;有爱心,遇到乞讨的必掏腰包;至于第八条可以留给他,让他要求我。”

   

  钟坦当时特别想问,自己是不是正好就是感觉对的人,但是始终没有问出口,毕竟自己在某种阶段上讲颇为主动,她不想更主动了,她需要的是回应,需要的是确定的安全感的回应。

  她开始劝说自己并不需要去相信什么,爱情只是表面。唯一可以相信的,就是此刻,她在吕杨旁边,他们彼此相爱。这种或远或近的距离也许就是两个人最适合取暖的最佳距离。

  她还是很想他,不然她不会走广告人这条不归路,这条员工平均寿命最短的路。她现在想实现的唯一心愿是跟吕杨有关,虽然她不知道吕杨现在在做什么,是在一边咀嚼鱼和薯条,还是在满是金发碧眼妹子的图书馆里认真看书,是否会偶尔想起她,想起那段雨中的相遇,他自始至终都是不知道钟坦是故意把洒狗血的剧情,特意编排到自己身上的。

   

  属于两个人的那天,胡说八道的天气预报仅仅是中到大雨,但是那确实是最大的一场冰雹。钟坦特意买了一把大一点的伞,可以撑起两个人的晴天的那种大伞。

  昏暗压抑的天空,这种沉闷的色调导致大部分学生在听艺术史课的时候都进入了昏迷状态,更有甚者已经是把书拿反,将封面对着自己,将书的内页瞄准了教授。有的人干脆毫无遮拦地大睡特睡。在一声巨响的呼噜声过后,教授一张一合的嘴巴,终于开始河东狮吼了:“下课。”所有沉睡的人都醒了,原来这声“下课”就是最好的下课铃声。班长并没有劝教授,因为他们清楚地觉得得罪同学的下场比得罪教授的下场要惨烈得多。教授无论如何都是善良的,在学期期末考试时,顶多全年级有不到10个人挂科。可是万一得罪了同学的话,他可能会折磨你或者是诅咒你,这要阴险毒辣得多。

  大家都开始收拾书包,有的收拾化妆包,都想在大雨倾盆前到达宿舍。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倾盆而至的不是大雨而是冰雹,那些没有拿伞的同学在冰雹中体验着灵魂和肉体撕裂般疼痛,带伞的同学在半路中开始加速快跑。冰雹急促地像子弹一样敲打地面,形成万千小水洞。钟坦拿着伞迎着冰雹开始像吕杨的方向奔去,两个人像是磁铁一般互相吸引着,或许是灾难的降临让爱情来的更猛烈。两个人汇合时,大家都看在了眼里,感动在心里,都觉得彼此真是仗义。吕杨在钟坦的伞下,脱下了衣服多半盖住了钟坦的头发,两个人向女生宿舍奔跑而去。

  雨过天晴后,钟坦在宿舍里遭到了围攻,开始被“魔兽女”怒骂“重色轻友”,原来买大伞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伞下装一个男人。经历了冰雹洗礼的钟坦开始什么都不怕,任何嬉笑怒骂此刻都变得可爱。丁文在床上也为钟坦开心。

  夏天总是很美好,大家都记住了最美好的细节:雪白的路和漆黑的影子;攒动的花伞;持久的蝉鸣声;花露水和风油精的味道;赤脚踩在瓷砖上的凉;蚊香烧完后的一盘灰,一截一截;夜里的蛙声;闷热等雨的午后;挠不尽的蚊子块。

  古怪美好的钟坦总是小心翼翼地记录着与吕杨有关的所有数据,他剪头发的次数,每次见面时距离他的步伐数,他主动给自己发短信的次数。活得耐心而细致。

   

  钟坦失恋的那天,丁文看似一不小心动了情,甚是怀念那刻丁文的表情。她们俩当时独处的时间最多的。这个平日里大大咧咧的姑娘爬下床陪钟坦聊到凌晨三点,然后给钟坦一罐儿放在她电脑散热器边儿烤了一天的热乎啤酒喝,然后她在宿舍大呼小叫高谈阔论她和豪门男友,此时的钟坦还是想让丁文知道,是想念他的,希望他无论在哪儿,都能快乐。她是个容易为人赴汤蹈火的傻姑娘,但是,并不是个讨人喜欢的好姑娘。钟坦字字小心地对别人评论着,对于帮助过她的人吝惜着所有的溢美之词。

  毕业后的人总是会不经意想起当年的时光,熟悉的人会在梦里出现,发生并经历着不同事情,等待着不同的结果。总是有种青春再来一次的过瘾和疼痛。这也许就是怀念,怀念的是一去不复返。

   

  看完电影后,小枫问钟坦想吃什么,钟坦说忽然想吃“日昌”,这个和吕杨吃了一年多的食堂一样的地方。

  “那就去吃吧。”小枫说。

  一如既往的人多,在这家店里,钟坦还是清楚的记得她当时和吕杨等位的时候,坐过的位子。或许他早已经遗忘了。

  “估计要等一个小时。”钟坦自言自语地说。

  “那还等么?”小枫问。

  “当然要等了,等两个小时也要来。”钟坦说。

  “你真是这家店最好的广告了。”小枫说。

  过了几分钟,张群和钟坦的创意部门的老大夏昭一起进来了。小枫奔上去跟张群打招呼,钟坦的视线慢慢地移动到这两个人的身上,定睛一看原来有自己的老大。两位成功人士原来也是平易近人吃“日昌”的主顾。这时候看到两个成功人士,忽然想到了一句话,“当一个人没有成功的时候,装也装出成功的样子,因为装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你性格的一部分。”钟坦开始想努力开始效仿这种成功人士独有的气质。但是仔细一想,人有多成功就看你将犯贱的人利用得多么到位,或者是自己贱得多么让人五体投地,他们都有过犯贱的岁月,只不过没有被当下的晚辈知道而已。

  也就是挣两千块的薪水要有一万元薪水的范儿。你如果打算就钱做事,那你一辈子都是给人打工且暗无天日的命。你唯一能出人头地的原因是,你有野心,你志不在小。工作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如果你把工作当成工作,你基本上一辈子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了。如果你把工作当事业去奋斗,你得到的一定比你期望的高。

   

  小枫拉着正在发呆的钟坦起来说:“介绍下大家吧,这位是钟坦。”

  “夏总,你也在这呢。”钟坦笑着跟夏昭打招呼。

  “你们认识啊?”小枫说。

  “他是我老大。”钟坦说。

  “那张总你应该不认识吧,我们客户部的老大,咱们两个部门算是沟通很多的。”小枫说

  “一起吃饭吧。”小枫说。

  这句话算是整个寒暄过程中最好接的话了,其他三个人均点头应允。

  终于轮到了,四个人去了二层找到位子坐下。

  钟坦叫来了服务员,把大学时候常点的菜背诵了一遍,一边点还嘴上念叨着招牌的纸包鸡翅很好吃,又嫩又入味。煲仔饭要的腊味滑鸡煲仔饭,“好吃,就是酱汁应该多一些。芋头丝瓜百合汤(好像是叫这个)很喜欢,白白的汤有股奶味,水果捞的料也很丰富。”

  平日里不苟言笑的张群说:“你还真是熟能生巧啊。”

  小枫说:“大学时候她可是常光顾这里。”

  张群问:“你们俩个是一个学校的?”

  小枫说“对啊,就是xx大学的。”

  张群听完这个名字后,一阵沉默。

  小枫接着说:“当时我说的另叫一个人过来面试就是她。”

  夏昭说:“真相大白了。”

  钟坦说:“小白长的很像他的哥哥,打一个四字成语。”

  其余的三个人一片寂静。

   

  “钟坦,你总是让人很意外。”小枫打趣道。

  钟坦心里很是生气便问:“长的意外也就算了,我还哪里对不起您老人家了?”

  “别,别,我可受用不起,就是不光我在大学的冬天都败给了你的冷笑话,现在的同事估计也要败倒在你的裙下了。”小枫说。

  “小枫所说的意外,指的是意外的惊喜。”张群微笑着说。

  四个人开始从大学回忆起来,夏昭说他上大学那会,家里一个月只给300块,其余的钱都是自己为很多店面做设计赚来的钱。当时追女生如果只有300块是肯定不够的,自己都勉强吃饱,就不勉强其他人跟着自己享受这种一起吃苦的幸福了。所以很多时候都是他目送着自己喜欢的姑娘被别人送到宿舍,然后自己开始双手合十祝福。

  钟坦说:“难道那个时候就很物质了?”

  “不算是物质,这只是基本的温饱水平,我所认为的物质应该是建立在宝马车里哭的基础上。”夏昭说。

  钟坦不禁心里想男生原来这么现实的,但是仔细想想可能现实的男生才是真正负责任的人。生活中少了浪漫,但是多了些对未来的责任感,原来世界上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情。

  夏昭说起了当年大学时候,阜成门著名的台湾炸香鸡。更准确地说不是鸡,而是“炸鸡王子”。他生的棱角分明,眉清目秀,四肢发达,此人乃服务人员的上等佳品。以此来品尝的人络绎不绝,我也是其中之一。吃鸡之余有美男低调地服务招呼,何乐而不来呢!哈哈!常常感叹于油烟火烤之间竟能出落的这样标志实属难得!以至于各位女性顾客感叹他那白净水嫩的肌肤的确是天生的“强生的”。后来光顾时他在安静地读书以不再服务,以为他要改变一下生活方式,准备学习一类的。后来的观察得知他的确是在学习,不是数学而是文学,准确地说不是语文,而是琼瑶。沉浸于风花雪月之中的他,已远离了炸鸡烟火,脱离了美女群众。不知以后的生意会不会更加红火。

  “夏总,你当年还对男生感兴趣过?”钟坦说。

  “不,不,只是觉得还很帅,就像你们心中也是有很喜欢的同性而已。”

  “张总,你上大学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好玩的事情?”

  “我大学只是依稀地记得每次老师说:‘请把和考试无关的东西放到讲台上’我就很想把自己放到讲台上。”

  夏昭说:“张群是‘小海龟’,大学只在中国读了一年,其余时间均在大不列颠度过。”

  “腐国,都是文艺青年一直向往的啊。”钟坦嘴上这样说,但是心里想的是,英国,一个比山东省还小的岛国,英国,一个发达而寂寞的国家,腐国,一个充满魅力又无聊至极的国家。

  小枫掐了下钟坦示意停止。

  钟坦对于张群这个人的印象是一个清淡的好人而已,当然只是相比较夏昭而言。如果有个人在心里一直深刻的话,对于其他人来讲是一种不公平的表现。除了吕杨,钟坦把其他人都划归为一类,无论是何种优雅气质,多么优秀的条件在她眼里都无足轻重。她也常常想,如果有一天上天真的有机会帮她删除记忆,她还是会爱上同一个人,无论最后是何种结局,她知道她可以一直坚持。她现在依然穿着婴儿时代柔软贴肤质地的睡衣,也依然爱着那个第一次爱的人吕杨,她傻傻地惊叹于自己渺小的伟大。

  吃罢饭后,钟坦提出了打包,小枫说:“你晚上还吃呢?”

  “给‘魔兽女’带回去。”钟坦说。

  “你还挺关心她的。”小枫说。

  “同学之间就是要互相关爱。”钟坦说完吐了吐舌头。

  “送你们回家吧。”夏昭说。

  “不用了。”钟坦说。

  “好啊。”小枫爽快地说。

  说完两个人觉得有些尴尬,这个时候凸显出两个人的不默契。夏昭和张群都笑了,张群买单后又提醒服务员拿餐盒打包给钟坦。

  钟坦看着这打包好的餐盒,又想到了三年前吕杨对他表白的场景,那是一个晴朗的下午。

  两点钟的太阳把钟坦晒醒,伴随着窗台那盆一直没有破土而出的向日葵。旁边的手机上有未接来电,钟坦看到了让她日思夜想的名字,知道他在等着和钟坦的对话,对于一份感情的分寸和规则。事实上,第一次接吕杨电话的时候,就想写这样一封信给他。他知道,对于表达,文字总是比钟坦口头表述更让人舒服并且易于接受。

  当时的钟坦就在想我们如果相爱,这太好了。当她拉开窗帘的时候,她发现吕杨穿着干净的淡蓝色格子衬衫,拿着一大纸袋子的水果在女生宿舍楼下等着,她看着这个男人,心想着他可能会霸占自己的一生,而最后的事实也确实是这样的。

  看到未接的来电显示,想说的有很多,甚至恨不得一点一滴地把一路走来的琐碎全部倾诉与你。如果见面,不要取笑她的唠叨。可是,在最开头,钟坦还是要告诉吕杨:“你无需成为我,无需成为任何人。你就是你,从古至今。”吕杨像是已经在一个地方等了钟坦很久。

  慢慢地,钟坦明白了,爱情是这个贫瘠世界最后的向往,是我们时常迫不及待的终极原因,也是让我们多次逃离的劫难。在诸多对爱情的定义里,她看重两种说法。一种是说,爱情就是你找到一个人,从此之后只想跟他一个人做爱。另一种是说,爱情的至高境界,是将对方列入自己的人生规划。在跟他开始的时候,她便给自己设定了职业规划,而这些是她从来没有考虑过的。她开始相信爱情带给她的人生奇迹。

  他们都相信爱情是情欲本能的体现,而后,因着这样的痴迷而不许对方离开自己的生活,不由自主地在自己的人生规划里算上对方的那一分子。他们的身体彼此热爱。

  爱情好就好在这样的决然。千山万水之外遇到一个人,然后抛弃一切的功名俗利跟他走。对于爱情的渴望,他们没有丝毫的迟疑,只是热爱你。华丽的行为像极了一些真知灼见,耀眼、暖人心脾。或许这个世界上会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只是品尝爱情最初的这种冲动和热烈,在爱情退温的时候,索然无味地离开。钟坦觉得后来的吕杨就是这样一种人,觉得他过分“享乐主义”。她愿当他是你的最后一个天使,即便有一天激情不再,依旧不离不弃。他美好得像个孩子,无辜地拼死挣扎。她曾把人生的一部分使命赠给对他的保护,不许别人伤害他。对于所有他爱过的男人,她对别人都说过这句话:无论你爱或不爱他,都请你不要伤害他。可惜,爱情总是躲不过伤害。事实告诉了她,在这场爱情里就剩下了她自己。

  她还是继续爱着,她相信世界上没有人跟他有一样的眼睛。

  她在心里默念着:“亲爱的,我帮你珍藏的记忆,很多你都忘了从我这里拿走了。不过没关系,我会一直带着它们,从拥有的那一刻直到老去。”

  回去的晚上钟坦偷偷地买了很多酒,也不知道喝了多少,整个世界都在眩晕,无数冰冷的啤酒下肚之后,才意识到内心的温暖,对人是如此重要,就像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怀里。

  她想到了她当时对吕杨说:“你是我生命中第一个朋友。”他说:“彼此彼此。”彼此在自己的世界孤独地过了十几年,而他在那时是唯一能懂钟坦聊天说话的朋友。她说她最爱吃糖了,他说:“那我以后就开一个糖果工厂吧。”

  三年过去了,钟坦觉得自己都老了,现在在KTV里一起唱着青春若有张不老的脸,但愿范晓萱永远不被改变。青春狗日的一去不复返了,吕杨当时说能陪钟坦走过的那些漫长的日子,一想到就会内心温暖,在之前的几天,学院里的领导找到他,说交换生的事情,下半年去往世界的另一边,也就是一念之间的事情。

  钟坦口是心非地鼓励他:“你还年轻,可以无拘无束地改变,无所畏惧地行走,随遇而安地抛弃。”然后毅然决然地写了分手信。

  可是没等几天,吕杨就去了只有钟坦不知道的远方,但钟坦也时常在梦里聊天。想他的时候就亲亲自己的手心,彷佛就吻到了吕杨。

  吕杨就是钟坦生命中第一个喜欢过的人。也许吕杨还不知道,她也只是把这些秘密写在这里,带着一份羞耻之心,不会再去看它,也不想让任何人看见。夏昭把张群负责的奢侈品类广告的创意均交给了丁宁和Kimi负责。张群欣慰的同时有一些难过。

  时隔多年后,在公司里看到丁宁与丁文异常相似的脸,他才发现原来自己熟悉的伤痛只是让自己麻木,他并没有忘记什么。他只知道被丁文通知分手的那一天才发现爱情并没有那么美好,他还不知道他可以一如往常生活、工作,在开玩笑的时候心如刀割……完全不知道,可以在伤心欲绝的同时,一面全神贯注工作,精神崩溃同时又笑容可掬,悲伤又自在。

  每次加班到深夜为客户赶制KV,听客户意见进行无尽头修改的时候,看到丁宁熟悉的面孔,也会心碎而难过。丁宁看出来张群的尴尬,也总是会大方地开玩笑打趣,让张群转移对爱情的注意力,全身心投入工作。成年人之间总是会有这样的默契。

  丁宁和Kimi是享受工作乐在其中的人,很难去发觉周围人的心思变化。加班到凌晨的时候两个人常常相约去楼下抽烟,或者在办公司喝一点洋酒提提精神,当然也是为了回家壮胆。在寸土寸金的金宝街,车非常难打,两个人常常一起坐黑车,被误认为是同志。

   

  张群还是会想起和丁文一起的时光,尤其是初次相遇的那年8月。

   

  当时去她们学校摆公司展台。他在人群之中发现了她和另一个长的跟她极其相似的男生,她陪着他去看资料填表。张群心里面就暗示自己这个女生一定是他的亲人,不然不会长的这么相似,落拓又明朗的贵族气质,走过的地方像是能带出温暖的光亮。女孩随意的长卷发,身穿浅色的格子衬衫,运动鞋,细白的脚踝。在拥挤的人群中,他特意亲自把公司的资料简介和表格递给了她,她看都没有看直接给放到了丁宁的手里。

  张群心里想,一切还是有希望的。丁宁顺利地拿到了实习的offer,被张群介绍进了创意部门,然后张群将自己想要认识丁文的目的坦白从宽地告诉了丁宁。丁宁仅仅是出于礼貌,也本着想让同事和自己将来可以亲密无间的幻想便把自己的妹妹介绍给了张群。

  丁文清楚地记得展台上那个长相周正的,比她大6岁的男生,她当时满心欢喜地和他开始了。

   

  在KTV,他对丁文唱“nothing gonna change my love for you”的时候,丁文傻傻地看着他。

  但是在恋爱的过程中,丁文渐渐地发现自己二十年来,晚上一点睡,早上七点半起,喝一大杯水,吃一只苹果,然后吃全麦吐司。成绩,社团,实习,活动,一个都不能少,还要有个兴趣爱好什么的。这样的人生就是好的人生了。还有一个像张群这样的男朋友,长得不坏,背景不坏,前途不坏,还是不错的人生的。

   

  实在是没什么可挑剔又没什么安全感的人生。她突然这么觉得。

  丁文晚上的时候开始写了日记,她觉得自己的人生好像应该这样,但是又不应该这样。

  “拼命学习,怕以后买不起房子。拼命套磁,怕申不上学校。拼命买衣服,怕自己比别人难看太多。拼命提醒别人我的生日快到了,怕过生日时没人想起。拼命,总之,做什么都挺拼命的。甚至拼命谈恋爱,怕以后没人要。”

  但是丁文她好像还是相信这个世界上又能疗伤的最纯真最理想的爱情,只是对象不应该是张群。所以她决定放过自己,放弃这仓促的单纯享受被爱的过程,女生变化抑或是进化的速度胜于一切。

  丁文知道多数人是否都在心里立上了标尺,诸如“二十二岁找到一份好工作,二十五岁升职加薪得到某一个数字,二十八岁寻得形象好气质佳异性一枚,三十出头买下房子立地成奴”。

  对于时间点,一些人更早,一些人稍晚,但步骤都大同小异。

   

  也许每个人都有一个进度条,在几分几十秒时,必然都要上演一幕“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的情节。

  每一天,都带着焦虑在追赶进度,以至于一点时间都不肯浪费。

  为了进度,不得不贪恋社会实践,研习尔虞我诈;为了进度,从得失功过的角度看事物,淡化是非判断;为了进度,学会了永远从长远考虑问题,而非活在当下(今天不是今天,今天只是明天的铺垫;而明天呢,明天则是未来某一个扬眉吐气时的垫脚石之一罢了)。

  进度时而让你焦头烂额,时而让你欣然自喜,你的人生在剧情上大抵和他人相似,但你并不介意这些,你只是希望你的进度能比别人更快一点而已。

  即便每天多吃一个苹果,多读半篇小说,从长远来看也会积累成你升职加薪的重大阻碍:“为什么你不能更努力一点呢?”

  会莫名想到北岛提到过的盖瑞施耐德的一生:在大学混了一年,他作为水手出海了。上岸后,他在西北山区当守林员。再下山,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东方文学,翻译寒山的诗。然后随寒山去日本,一住就是十几年,其中出家三年,削发为僧。最后师父让他致力于佛经翻译,于是还俗。也幸亏还俗,美国诗歌才活得新的声部,环境保护运动才找到它的重要代言人。他回到美国之后,在北加州的山区定居,住在自己盖的歪斜房子里。

  作为水手出海?在山区当守林员?出家为僧?即便只是一年半载,但那也该耽误多少进度呀。

  但似乎部分人并不在意这些。

  是啊,他们不那么在意,至少不像急功近利的人那么在意。

  朋友HY,毕业半年了,有一阵音讯全无,最近见到他的签名:“徒步回来,终于可以坐到fewa lakeside,喝啤酒晒太阳了。”他似乎是要在西藏、尼泊尔以及更多你我都不知道的地方,与那些奇妙的事物继续周旋下去,至少短期看起来没有要回来的意思。

   

  朋友YQ,考完GRE后倒不急着出国继续深造,而是选择留出一年空闲时间,让自己做一些想做的事情,学一些想学的东西。现在她似乎在北京,一边学插画,一边参加了老罗的GRE、托福讲师的培训课程。

  朋友GB,大学就中途休学一年北漂,后做了一阵新东方英语老师,回校后,又去北京某4A实习了一阵,最后打算出国。但他也不着急,他说他想先回老家,想想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即便那可能会花上很长一段时间,但他反正又不赶进度。

  很多时候,总是把“勇气的问题”错认为“时间的问题”。

  雷光夏唱:给我想要的生活,面对最坦白的眼眸,前方是一片晴朗星空,答案紧紧拥抱我。

  丁文经过漫长的思考和总结之后终于确认,她和张群在一起只是为了单纯的赶进度。追赶未来幸福的可能性和那种60分以上生活的指标仅此而已。她想要的幸福,是一种刺激的人生,又或许是一种随时与未来失约的可能。

  丁文后来给张群写了长信,婉转地表达自己思绪的变化带有悲伤的离别的味道:

  “我们在别人眼里一定是好的,像是光滑的瓷器,背后是一落坠叶的庭园,泉水澄清。雪会落下,覆盖路边一小尊佛像的额头,覆盖那些故事结局的死与生,抚平莫名而来的褶皱。从来没有人知道最后一刻何时来临,告别的话也无从说起。电视剧上一季尾声留下的悬念可能因为下一季的夭折而永久变成悬念了。那些没有在一起的爱情,没有承认的错误,没有发芽的阴谋,都溶解在片尾黑色的谎言里面了。最后的他们也不过如此,我们也是。

  都是俗物,所以不会拥有永恒的意义,人亦不能被意义所奴役。那最后的我们究竟还会剩下什么东西呢?风雨后故园七零八落的泥泞或者还没有冷却的心。在雪地上独自徘徊的脚印,积了一点雪而微微下沉的帽檐,找寻的影子还在这片土地上么?那些怆然的时刻是否还会光临,又有多久不再有哽咽的瞬间了?就要放下了,如果这就是最后那还有什么是放不下的呢?

  最后我们也会出现细纹,我们不再如同记忆中完整,失去清朗的釉色。我们会忘记曾经背诵的诗篇,那些音律和气息消失在某个冬天的早晨,化成窗上一小片水汽。我们一定要放弃他们,我们情愿簇拥着广阔的空虚以死,也不愿和那些文字长眠。我们的名字会写在水上,我们会坚信自己的成功或者失败,不再注意后人的看法,如同浩瀚星海中偶然熄灭的一点光,那片天空的夜色才显得特别浓重。

  为什么我们总要放弃我们所依赖的东西呢。我们在见过更多人、更多事之后,会忘记这些怀疑,转而去相信那些不可避免。我们试图去接近永恒却最终走上了截然相反的旅程。究竟是什么才让人不朽,告别之后一个人的茫茫雪原,黝黑的枝干兀自遗留在雪地里。寒风呼啸而过一如一片铃兰,那些温馨如蜜的生活已经过去了,我们现在会经历的只有下坡、离别和死亡。在很早的时候我们已经告别那些纷繁富丽,以为更加坚固踏实的东西才是真。

  And so live ever—or else swoon to death。”

  张群以为这是小女孩诗性大发,于是回信:

  “其实我们都是爱着的,从来没有真正体会过绝对的孤独是什么样子的,即使把自己困住,引入绝境,然后世界蒙上的那层薄薄的冰块就消融了,一切露出了新鲜温暖的本质,这个时候那些挫折就被遗忘了,像是捏在手心里面的黑夜。就像分开的恋人再次遇见,像毛线一样柔软的细节提醒着,原来我们都是爱着的,结尾看上去是明亮的,所有的转机都隐藏在里面了。然而呢?我们都是爱着的,难道我们也不会爱下去了吗,当涟漪都安静了,湖水已经容纳了所有波折,那么稳固的时刻,怎么还会泛滥呢。”

  凝望着消失的过往,他的回忆属于自己,不属于任何人,或者他的回忆里甚至没有自己。

  记忆的对岸望不到边,就像河的对岸看不到的尽头。外表再坚强也掩饰不了自己内心的悲喜和忧郁。

  要继续吗?可他还是无法释怀啊,他终于发现最逞强的便是那个懦弱的自己了。

  曾经的他说,那场失恋很可怕。只能坐在她旁边不知所措,无能为力。

  他想对丁文说,“之前的我和你那场美丽的相遇,现在看来你对我的躲避,像是在躲避一场瘟疫”“他死她活,再不必相遇”可是最终开不了口。

  现在,她在日本玩,自己却始终无法找到自己。他不知道自己曾经被骄傲的女友向全宿舍的人炫耀。

  有时候还是很想他,但遇不到了,终究是遇不到了。一生吧?也许就是这样了。

  他写过,死了。

  离开的时候清楚地记得她最后的表情,在后面,刹那间关闭了一段岁月。

  满墙的照片他舍不得丢弃,那是五光十色的记忆。

  都好好的,都会很好的。张群希望丁文是。

  小小的留下的小物品,看了都有窝心的感情,有时候会窒息,常常想如果有一天再遇到的话,他会不会泪流满面。这么大的世界,也许只有一个人会让他这样吧,那就是丁文了。还会遇到吧,他坚信会的。

  想着她,会有莫名其妙的安全感将他包围。

  无所谓了。

  两个人将来会是什么样子。眼泪也模糊的双眼,是的,也是关于初恋,和最后一个人的承诺。如果我们有缘,最后还是会回到对方身边,丁文的一句话,他苦等了若干年,还有买给两个人的指环,他一个人戴了很久,另一只一直在盒子里等着女主人。张群希望她回来的时候,他还在。

  他并不知道她后来爱上了吕杨,而吕杨最后抛弃了丁文远赴异国他乡。爱情中抛弃有时,别离有时,每个人都是带着伤口去伤害别人,然后再被别人伤害,等待未知的命运的安排。不知道那些由伤口换来的补偿,什么时候可以让人逐渐忘记那些背叛。

  吕杨最后去了英国深造,这个学校中叱咤风云的富二代,比道明寺有脑,比花泽类还要帅的他还有一个万千同龄人向往的家庭背景。其实对于”八五后”而言,梦想的实现多半还是要靠父母的,难道不是么?优厚的条件,决定后代有更好的学习资源,无论是在常青藤还是在大不列颠,总是有中国人的后代们享受着国内无法体验到的美好生活,至少在未曾出国的人的心中是如此。吕杨在英国继续学习广告,继续做喜爱的事情,想必回来定会有多家知名外企伸出橄榄枝,愿他多采拮。

  蔬菜沙拉,是吕杨以后做为一日三餐的开头菜。

  抛弃他最爱的干锅,最爱的海底捞,最爱的油炸,最爱和钟坦一起吃的“日昌”。

  人,总是要学会放弃一些东西,才能换取到另外一些东西。比如爱情。

  每天早上,争取和室友一起做Yoga,去泰晤士河边跑步。

  打开窗,呼吸下新鲜的空气,感受空气的清凉和稀薄。

  夜里依然灯火通明,依靠在窗台上,并不熟悉MAC的书写感觉。

  但他会适应,就好似他正在努力地适应新的生活。

  无论你有多少钱,你仍然无法买到如果。

  这便是成长的快乐。是的,不是痛苦,而是快乐。

  是啊。就是这样,想要回到过去,却知道那是于事无补的办法,挣扎,矛盾地生活着。

  正是那些叠起来快和到山那样厚的悔恨和不完美,堆积成现在的人们。

  过去有多么痛苦,将来就会有多么成熟。这就是生活。

  半夜写论文Word打字打了一大半,突然没电,死机。真的,把电脑丢下去的心都有了。

  不,还有冲上去,踩个粉碎!可是,想想多么美好,也许有了前面的范本,这一次写出来的可以少了很多废话,多了很多精辟。带着微笑,就当电脑已死就好。

  重新启动,若无其事再重新开始就好。比如爱情。

  吕杨被同住的人拉去参加Party。派对上所有的男男女女开始脱衣服,男的赤裸着上身,只穿—条短裤,女的都穿着各式透明性感的内衣,大家就在众目睽睽之下搂抱在一起,音乐的声音更大了,有人在叫,有人在笑,有人在摇头……

  那种疯狂和迷离的镜头以前吕杨只在电影里看到过,今天居然在他的真实生活中上演了。他感到眩晕,无所适从。派对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振作。似乎在突然之间,一下子找不到自己了。

  又一个傍晚,有金发碧眼的女孩在宿舍门口等吕杨,希望他能赏脸一聚,吕杨拒绝。

  不出几日,舍友与女孩在一起了。整夜不归。或者是吕杨学习归来时,房间已经是二人世界。

  吕杨习惯性地每周为宿舍进行消毒,然后沉浸在滴露的味道中低头思故乡。一年半的留学日子,吕杨似乎刚刚适应就开始倒计时。

  丁文与钟坦在对待吕杨感情的态度上,永远是丁文更加主动和热情。

  她无数封贴心问候的邮件充斥着吕杨的收件箱,而吕杨每次确认收件箱未收到钟坦的邮件后,还是会特意去垃圾箱中翻找,可依旧是失望。

  吕杨也无法对丁文充满鼓励和能量的邮件视而不见,不回复,但是也都在心里。

  这时候一个名字在丁文的脑海里闪现,丁文继续问她叫什么名字。

  “你这是批八字么?”丁宁问。

  “我只是想知道看看我到底认识不认识。”丁文说。

  “叫钟坦。”丁宁说

继续阅读:第三章 备战人生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未来之夏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