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多久,一队身手矫健的黑衣人抬着一个担架走了进来,那是一种军中担伤员的简陋担架,上面躺着一个没了四肢的男人,以发覆面,透着浑厚的呼吸声,仇四一听便知道这个人是一位内家高手,只是有些好奇这个人的遭遇。
本该解释一下的老相国端起茶杯轻轻抿上一口茶,没有说话,黑衣人退走,只留下一人将担架上的男人扶起,随后捋了捋挡着他脸的长发,那是一个虬髯遮面的中年男人,双眼无神,甚至有些躲闪,不知那目光在躲闪什么。
仇四朝着男人目光躲闪的方向瞧去,那是杨曦蔓的方向,而此时的杨曦蔓更是仿佛失了魂一般,脸色苍白呼吸急促地冲到担架旁,小心翼翼扶住担架上的男人,伸手轻轻捋了捋他的头发,愣了片刻之后呼吸声开始颤抖,“二……二叔,是谁把你伤成这样。”
杨曦蔓的双眼溢满了泪光,那位被她唤作二叔的男人轻声说了一句:“蔓儿长大了……”
杨曦蔓顿时泣不成声,“是谁把你伤成这样……”
这时仇四见她神情激动想要上前安慰,没想到手刚碰到她肩头就被杨曦蔓愤怒的甩开,“滚开!”
仇四愣住了,因为那一刻杨曦蔓的眼神让他感到不安,那种血海深仇的恨意,仿佛被魔鬼占据了内心,她好像不是她了,但明明眼前的这个人又是她。
顷刻间,仇四明白了什么,他这才意识到自己是曾经带领天渊刺客到杨家灭门的人,就算他没有杀人,就算他做的一切都不是出于自己的本心,可杨曦蔓真的能一点也不恨吗?
此时见到多年未见的二叔成了如今这般模样,她心里的恨意又如何能藏得住?恍惚之间仇四只觉得自己这么多年在江湖上是白走了一遭,毕竟他这般曾经的杀人者怎么会被原谅呢?还是来自受害人的原谅。
所以他不再说话,只是坐回了原地沉默起来,最是心思细腻的公孙流萤似乎察觉到了这顷刻之间变化的微妙关系,于是伸出手握着仇四的掌心。
在场的人皆是沉默起来,谁也没有去打扰杨曦蔓和杨中远他们亲人之间的重逢。
久久未开口的相国突然开口说道:“杨中原,原青州节度使,他是当年杨氏灭门之案的参与者之一,也是如今最好的证人!”
一听此言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因为他们注意到相国在形容杨中远时用的那个词是参与者,而不是幸存者,没人会认为饱读诗书的相国分不清这两个词的含义。
杨曦蔓依旧沉浸在二叔被人害成如今这般模样的悲痛之中,也没有注意到相国说了些什么,而此时坐在担架上的杨中远却是情绪变得很是低落,他有些抵触自己亲侄女儿的接近,或许该说是不敢面对这位自己亲大哥的女儿。
在场几人皆是好奇相国说的是什么意思,皆是看向了他,相国此时也放下了手中的茶杯,轻轻叹息一声,随即说道:“我看中远也说不出口了,想必还是得老夫来说,中远,你可有意见?”
那长发凌乱的残疾中年人点了点头,不再说话,也不再去看杨曦蔓,更是为了躲避目光将头低下。
随后相国迟疑片刻,开口说道:“一切的事情还是要从那一场国战说起,你们都知道,最初是我们大燕青州军赢了,杨氏兄弟二人想要领兵乘胜追击,但却被陛下一道圣旨给拦下,但我最近才知道,那时圣旨到了三军阵前时,柏舟没有接旨,而是抗旨不尊领着三十万青州兵出了关,只不过那次本就是一场陷阱,不得不说北蛮王朝真的好气魄,拿五万人送死,为了就是换青州士兵们相信北蛮王朝打不过了。”
这是仇四打断道:“按理说青州军和北蛮王朝屡屡交手,怎么可能一点都不会怀疑呢?”
相国摇了摇头叹息道:“送死的五万人其实并非北蛮王朝的士兵,而是在北边部落被北蛮王朝俘虏的其他部落之人,北蛮王朝向他们许诺,若是灭了大燕便还自由给他们,而且还会将燕州送给他们作为新的家园,所以那五万部落族人会愿意参与此战,只是他们没想到一开始就被当成了弃子,至于你说为什么青州军会相信北蛮王朝的失败,这就是当年北蛮王的厉害之处了,杨氏兄弟向来聪明,在对待青州边境问题上一直是慎之又慎,之所以会相信,那定不是一日之功,早在那场战役的三年之前,北蛮王就开始散播北原暴雪之灾的事情,再经过商贸上不停的重金采购食物,皮草以及药品这些东西来伪装成北蛮遭了大难的假象,整整三年,各处情报机构得到的结论就是北蛮王朝已然因为天灾而坚持不下,国力衰败,而那次国战交锋之前,多次打探的消息都是北蛮军队已然不足二十万人,所以哪怕柏舟那么小心翼翼的人也没能逃过这样的诱惑。”
仇四叹息一声,不免感叹道:“若是能灭了北蛮,那就是不世之功啊,载入史册青史留名,所以当五万兵败退之际,杨公说什么都不愿放过这次好机会,哪怕违抗圣旨也要追出去?”
这时相国喝了一口茶,看了一直沉默的杨中远一眼,随后继续说道:“其实柏舟兄弟二人也还是很厉害的,出城之前留了后手,所以当他们发现是圈套的时候并没有太大的损失,可北蛮人不干了,辛苦三年布局竟没能一举吞掉青州兵主力,而今六七十万大军兵临城下,怎么可能不打?于是后来的战争,六七十万北蛮大军攻城,青州军只能勉力抵抗。”
听到这儿,仇四已然听明白了一些,随后苦笑道:“所以一开始以为对方只有二十万军队的皇帝便只听到了杨公抗旨不尊的消息,也根本想不明白后来为什么青州军抵不住北蛮大军。”
相国点了点头,“那时的柏舟在朝中树敌甚多,随着几场败仗下来,青州城破也只是时间问题,所以陛下慌了,要投降和谈,其实在这个时候投降也是必然,只是柏舟他性情太烈了,的确,青州军或许压上整副身家定能众创北蛮王朝大军,可是……没了青州军,大燕的军力至少衰退二十年,要知道当年先帝为了对抗北蛮王朝可是将一切资源都压在了青州军的身上,无论甲胄还是武器,都是燕国军队的一流,想想南边的镇南军如今都还有将士穿的是草鞋。”
仇四若有所思,继续言到:“果然我猜得没错,以杨公的性情必然是要阻拦投降谈判的,他定不会愿意看到自己的用心守护的青州变成敌国土地,所以,有了一次抗旨不尊,再来上当庭顶撞,皇帝必然不会容他,只是杨公名望甚高,他若不投降,青州军也不会投降,更别提什么割让城池的事儿,这样玉石俱焚的结局绝不是皇帝愿意看到的。”
这时久久没有说话的杨中远突然开口打断了二人的交流,“还是我来说吧,当初大哥其实也并不是没有想过顺应天意投降,大不了就是背个骂名的事儿,可当他想起燕州那些因为战乱而颠沛流离的百姓时,便坚定了心中死战的想法,绝不让青州变成第二个燕州,于是在一天夜里,他突然跟我说起了他的计划,那个听起来虽然疯狂但实际上却可行的计划!”
听到此,仇四攥紧了手中刀,开口问道:“什么计划?”
“诈降,青州边境的战事古来有之,北方的那些人从来没有死绝,早在几百年前青州建城之际那时候的帝王便想到了要将这青州十三城作为抵御外地的防线,每座城的地底下都有火药库,军备库,娘草库,甚至能够藏兵的所在,而且底下下四通八达,能通往城中的每一个中枢之地,只要让青州将士们都带上结构图副本,藏兵于城底下,等待北蛮军队入驻城池,城门一闭,那整座城就会成为一座猎杀场,青阳城、安阳城、青州城、淮安城、落雁城、永定城、霜岚城、枫华城、西河城、蔽月城、百川城 、长宁城,每一座城都是一处战场,所以你们明白为什么身为十三城中枢的永定城有一座百尺高的定国将军像吗?那便是当年设计这十三座战场的人,为的便是中原山河永固。”
言至于此,在场所有人都震惊到说不出话来,没想到青州十三城的真相竟然是这样,仇四张了张嘴,突然想到这个计划虽然听起来是这么有用,但今天的事实却是那个计划并没有实施下去,所以他也忍不住问道:“那为什么这样的计划最后没能成功呢?”
此时杨中远抬头看了身前杨曦蔓一眼,这一次他的目光不再躲避眼前亲侄女儿的目光,只见他重重的呼吸了几下,随后才说道:“那是……因为我的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