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都市>穿越1975:开局一把猎枪,签到变强>目录
第326章 希望、暗流陈野看着欧阳教授那发自内心的喜悦,自己也跟着笑了起来。
他能理解这种看着自己精心照料的产业蓬勃发展的成就感。
“规模上去是好事,但管理和防疫也得跟上,这方面可就全靠您和天明哥了。”
陈野笑着说道,他很有自知之明,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这你放心,我心里有数。”
欧阳军伟摆摆手,随即又感叹道。
“你弄来的这些猪的抗病能力是真强,这大规模产仔,最怕的就是疫病交叉感染。”
“可你这批猪,连同它们生下的这些崽子,一个个都皮实得很,省了我们太多心了!”
这自然是系统出品猪仔自带的“三代内免疫大多数猪类疾病”的强悍效果。
陈野心里门清,但嘴上还是那句话:“可能是品种优势吧,运气,运气而已。”
欧阳教授知道他不想深谈猪种来源,也不再追问。
看着那些圆滚滚、活力十足的小家伙,他眼中满是喜爱,忍不住感叹道:
“要我看,这一批猪仔,体质和骨架都太好了,都有做种猪的潜质……养大了直接当肉猪卖掉,都有些可惜了……”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点纠结,
“可要是都留下来做种猪,那资金回笼可就慢多了……”
“……应该说不仅段时间见不到钱,还要加大投资。”
陈野闻言,心中一动,突然问道。
“教授,那如果我们把其中一部分猪仔,卖给其他靠谱的养殖场做种猪,能不能行?”
“这样咱们既能回笼资金,也能提升别家的养殖水平。”
“你舍得把这些好东西分享出去?”
欧阳军伟有些惊讶地看向陈野,这些猪的价值他比谁都清楚。
“这有啥舍不得的。”
陈野笑了笑,“好的种猪扩散出去,别的养殖场有了更好的猪种,整体产量和肉质都能提升,咱们也能收回一部分资金继续投入。”
“要是大家伙都能把猪养好,老百姓餐桌上的肉也能多几口,这是好事。”
“等我们资金更充裕了,就把现在这三十亩地再扩大,到时候一年出栏几万头,甚至几十万头,那才叫规模!”
欧阳军伟看着陈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他没想到这个年轻的东家不仅有门路弄来好东西,眼光和格局也不小,不是那种只盯着眼前一亩三分地的人。
“好!这个想法好!”
老爷子抚掌笑道,“这事儿我来办,钱上面绝对不能让你吃亏!”
“我老头子这张脸还是有些信誉的!”
两人又在猪舍里忙活了一阵,直到日头偏西,陈野才告别了依旧精神抖擞的欧阳教授,离开了热火朝天的养猪场。
——
与此同时,距离清河县千里之外,上京市周边,一处戒备森严、在地图上绝不会标注的秘密基地深处。
这里是华国当前最顶尖、保密等级最高的军工研发基地之一,肩负着研发关乎国家战略安全的重器。
其中最重要的两项使命,便是提升华国自主的尖端打击能力与国土预警探测能力。
像这样的核心重地,放眼全国,也屈指可数。
基地内部,灯火通明,与外界冬夜的寒冷寂静形成鲜明对比。
几个月前,一队身份特殊的人员护送着几个密封性极好的金属箱抵达这里。
随后,一场仅限于极少数核心专家参与的秘密会议召开。
当那几个金属箱被打开,露出里面那套集成度极高、充满未来科技感的单兵作战装备。
以及那只栩栩如生、几乎与真正鸟类无异的仿生无人机时。
在场的所有科研人员,无一例外,都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与震惊。
那几种模块化枪械,结构精巧,理念超前,虽然仿制难度极大,尤其是其中应用的一些特种合金和复合材料,以国内目前的冶金和化工水平难以企及。
但至少,它们的基本原理还在专家们能够理解和努力追赶的范畴之内。
真正让这些国内顶尖大脑感到无力的,是那只“小鸟”。
当他们小心翼翼地拆开仿生无人机的外壳,看到内部那高度集成、密密麻麻的微型电路。
尤其是核心处那枚仅有几毫米见方、却集成了无数元件的芯片时。
一种近乎绝望的差距感弥漫在每个人心头。
别说逆向工程仿制,专家组甚至一度无法将其完美地重新组装回去,险些损坏了这独一无二的宝贵样本。
就在众人感到前路迷茫,压力如山之时,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首长亲自来到了基地。
他没有责备,没有催促,只是用沉稳而有力的声音对在场的每一位科研人员说:
“同志们,我知道大家压力很大。”
“当年咱们一穷二白,不也是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努力搞出来了属于咱们华国的争气弹、争气星吗?”
“现在,实实在在的、领先世界的东西就摆在你们面前,这应该是动力,不应该是包袱!”
“一天搞不明白,我们就用一个月!一个月不行,就一年!一年不行,就十年!”
“一代人不行,那就两代人、三代人接力干!”
“我相信,没有任何困难,能够阻挡我们华国人自力更生、奋勇前进的脚步!”
老首长的话语如同洪钟大吕,驱散了笼罩在众人心头的阴霾,重新点燃了奋斗的激情。
是啊,有目标,有样品,总比当年漫无目的地摸索要强上千百倍!
在此之后,基地进行了高效的资源调配。
一支特别的科研小组正式成立,专门负责对这套未来装备进行系统性研究、分析和尝试性破解。
当然,基地原有的、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科研项目并未受到影响,绝大部分科研力量依然坚守在原有的岗位上,确保国家战略计划的稳步推进。
——
夜色渐深,基地的生活区内一片寂静。
大多数科研人员和驻守官兵已经熄灯休息,为明天的研究和工作养精蓄锐。
在特别科研小组所在的宿舍区,一间单人宿舍内,灯光却还亮着。
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看起来四十岁出头的研究员,正坐在书桌前,就着台灯的光线,在一个普通的牛皮纸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什么。
他叫赵志鹏,是小组里负责材料分析的骨干之一。
他的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声响,记录下的都是一些非公开的研究数据。
赵志鹏的表情专注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几个月前,当他被突然从原来的重点项目组抽调出来,加入这个保密等级更高的特别小组时。
他内心一度十分恐慌,以为自己隐藏的身份暴露了。
但很快,接触到那些远超想象的科研样本后,巨大的惊喜取代了恐惧。
“这些东西……比之前接触到的所有情报价值都要大……”
他心中暗想,笔下的记录更加详细。
“只要能把这些带出去……岛国或者鹰国那边,一定会给出前所未有的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