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子,房子有了,以后吃食上面,就不用这么害怕被别人闻到香味了。
也能做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了。
不过只要自己拿出的东西,不是太独特,像吃食这些,自己也能直接做出来,倒也不太担心。
接下来,就是给二丫三丫上学了。
这个文化,还是很重要的,自己在镇上要抓紧时间,等开春了,正好把她俩送去。
年龄也刚刚好。
虽然这是非常值得开心的事情。
但是李静留了个心眼,这做大锅酱汁鸡的东西,还是不要在家里做了,不然厚脸皮的估计是不少。
最好是明天去镇上院子里做,那里人多热闹,而且房子也大。
卖什么的都有,也不用担心暴露。
如果搬家,只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等过段时间再说吧。
第二天,李静直接带上两个丫头,去了新家。
看着两个丫头在院子里不停的奔跑,嬉闹。
李静转身去了厨房。
一进去发现厨房从外面看,真是不大,但是一进去,发现里面真是十分宽敞。
一张足有三米长的长桌,木板也是十分厚重。
两个大灶台,后面是贴着墙那一排排架子,正好可以调味料和佐料。
看看这厨房,李静感觉真是舒服不少。
不像家里,只有一间房,做饭睡觉都在一个家里,每天睡醒都有一种饭菜味在身上。
令人十分不舒服。
探出头看看两个丫头还在。
嘱咐了一声不要乱跑。
然后自己从后面一排架子上的最下面,拿了一口大锅,放在灶上。
然后从超市一口气取了五只鸡。
看看这五只,想着可能也不够,只能做了两锅。
把两个大灶台都用上。
一个小时后。
香喷喷,酱香浓郁,鲜香的酱汁鸡就已经出锅了。
李静尝了尝,发现现做出来的酱汁鸡,吃起来热气腾腾的,别有一番滋味。
隔夜泡过汤汁的,也是十分美味。
把鸡捞出来,放在一个小桶里。
这里离集市不远,正好提出去卖。
总共十只,三丫看的流口水,想吃,李静挑了一只出来,留给两个丫头。
提着木桶,把门锁好,两个丫头在家看家。
鸡肉的香味,瞬间包圆了周围的百姓。
众人纷纷伸长脖子朝李静手里的木桶里看去。
李静提着木桶,一直走到昨天摆摊的地方,才停下。
揭开锅盖,香气浓郁,传出去老远。
有了昨天,人们也知道这个鸡的美味,纷纷掏钱来买。
今天也十分顺利,没一会儿,就卖的只剩下两只了。
镇上的人不比村里,镇上的人消费明显要高一点,买鸡的人们出手也十分爽快。
“哎,姑娘,还有没有了?我又来了。”一到男声远远传来,还带着几分急切。
李静定睛一看,原来是昨天第一个客人。
李静笑着点头“还有两只,你要几只?”
男人一听,连忙道“我全要了,都给我装起来,姑娘你这鸡肉,真是太好吃了,我家婆娘这两天有身子了,吃什么都觉得没滋味,这我昨天买了这个鸡,她闻着味,多吃了一碗糙米饭。”
看着男人一脸兴奋,两眼放光的样子。
李静微笑道“喜欢就好,这个酱汁鸡酱汁十分香浓,也十分下饭呢。”
男人高兴的点点头,连连称是。
说着话,李静手也不慢,酱汁鸡已经分别打包好,递给了男人。
“大哥,多谢捧场了,你一次买两只,我就给你优惠些,你给我三十五文就好了。”
男人一听,乐呵呵的道了声谢谢,然后美滋滋的提着鸡离开了。
酱汁鸡已经全都卖完了。
李静收拾着自己的东西。
然后提着已经空了的木桶,准备回家。
“还有那个酱汁鸡吗?”一个小二模样的男子气喘吁吁的询问着。
看着面前气都喘不匀的男子,李静礼貌的说了一句。
“不好意思,已经卖完了,明天请早吧。”
男子看着李静微笑的样子,没说什么,转身就走。
李静看着离去的背影,这才猛的想起,这个男子,正是百香阁的小二。
自己之前还找他卖过一只野鸡来着。
心念一动,李静有了注意。
没管他,直接提着木桶回了家。
这来回时间,一共也才不过两个小时多而已。
坐在炕头,掏出自己荷包里的铜板。
自己没有花钱买鸡,自然没有成本。
调料,佐料也没有钱。
数了数,九只鸡,只有那个买给自己婆娘的男人,给便宜了五文钱。
其他都是二十文一只。
一共是一百七十五文钱。
收好银子,自己这点钱,还不够给两个丫头一个学期的学费呢。
李静吐槽着,趁这会还有时间,又做了两大锅酱汁鸡,鸡肉虽然好吃,但是每天吃,也会腻歪的。
李静把已经煮好的酱汁鸡全都倒在桶里,留下一部分汤汁,然后放了一些超市里的鸡脖子,鸡腿,还有鸡翅膀,土豆片,香菇什么的。
然后煮熟,拿了几个小盆,一一分别放好。
明天加一点这些,卖的便宜点,应该没问题的。
李静满意的看着面前的食材,自言自语着。
探头看了看外头天色,忙活完这会儿,已经下午四点多了。
平时牛大叔这会儿也准备往回走了。
李静招呼了一声。
带着两个丫头一起回了李家村。
有了新房子,这旧房子,就显得格外扎眼。
但是自己也不想直接搬走,以免有心人给自己找麻烦。
回了家,李静感觉自己已经饿的前心贴后背了。
两个丫头中午吃了点鸡肉,饼子和粥。
自己是忙活的一口水都没喝上。
家里这会儿也格外的冷,一点热乎气都没有。
李静洗洗手,往锅里舀了点水,点燃火。
擀了点手擀面,又做了点西红柿炒鸡蛋的臊子。
两个丫头中午吃了肉,这会儿吃点简单的,也算是调节一下。
就是这样,两个丫头也吃的肚皮圆溜溜的,三丫躺在炕头上感叹道“大姐,还是镇上的家好,家里多会都是暖和的,干净的。”
李静笑着看着懒洋洋的三丫道“咋的,好日子过得,这么快就忘了苦日子了?”
三丫摇摇头,眼底染上一抹愁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