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恢复的应该是医馆。
下雨这么几天,肯定有大部分的人有伤风感冒的情况。
方爹爹空间里有种值的生姜。
直接煮了几个大锅,一人一碗分发下去。
李静则出去找到镇上几个原来医馆的位置。
询问大夫还在不在。
只不过,已经有人已经病倒了。
连续几天的潮湿,还有暴雨,冲毁了房屋,只能坐在废墟下哭泣。
有人已经发起了高烧。
原来的医馆已经被冲毁,就连药物都已经被水浸湿,不能使用了。
李静可以治疗,但是需要一个单独的地方。
方爹爹知道后,赶忙把自己的院子,前面全都腾出来,做成了村民临时休息的地方,专门腾出一间房间,作为李静治疗的地方。
随后派人先把临时的住处,还有医馆开起来。
方府成了一个随便出入的地方。
无家可归的,就来到这里,寻找一个可以安身的地方。
好在青阳镇位置还不错,一些年久失修的房子倒塌了,有一些建筑坚固的些的,还可以正常使用。
主要是因为青阳镇里积水不太严重的原因。
看着路上人们搀扶在一起的双手,让李静感觉莫名的心酸。
在这个时候,依旧有人再赚黑心钱,因为粮食不多,人们觉得粮食十分可贵,纷纷拿着自己家里的积蓄过来买粮食。
虽然方知县免费发放米粥,但是都怕哪天突然不发了,那不就没饭吃了吗?
这不,这粮食行刚收拾完毕,就大张旗鼓的开门了。
人家的粮食,都在地窖,或者是仓库里保存,也没受多大的损失。
门外挤得满满当当的人,一个个争着抢着要买粮食。
门内的掌柜姓石,一直都是青阳镇开着,也是老字号了。
但是仗着老字号,价格也比其他两家贵一点。
也仗着自己的地理位置好,来买粮食的人们倒也不少。
这一次大雨,只有他家没事,其他两家,都受了不小的损失。
看着门外的人群,他眼睛里都快蹦出银子来了。
小二看着掌柜的模样,怯生生的问了一句。
“掌柜的,我们的粮食,卖吗?”
石掌柜一听,顿时来气,一巴掌就扇在小二脑袋瓜上。
嘴里骂骂咧咧的。
“你这傻货,这会儿不卖,多会卖?给我提高价格!”
随后眯着眼睛想了会儿。
然后眼睛一亮,伸出手指拿了几张纸,写下,贴在一块木板上。
小二一看,眼睛瞪得溜圆。
“掌柜的,这,这也太离谱了。”
石掌柜白了他一眼。
“你懂什么,这个时候不赚钱,多会赚?就这么卖!我给你涨工钱!”
小二也是个财迷,一听涨工钱,小鸡啄米似的点点头。
“好咧!”
拉开门板,开始营业。
一只只手都已经伸进来了。
“快快!我要五斤糙米!”
“我要六斤!六斤!”
“我要十斤!”
“我要……”
“……”
看着面前眼花缭乱的银子,在自己面前晃来晃去。
小二的眼睛都花了。
人们这会儿跟疯了一样,就跟不要钱一样,疯狂哄抢。
这情况不用猜都知道,地里的庄稼,一时半会肯定是没有了,不赶紧买粮食,之后吃什么?
看着热情高涨的人群。
小二从一旁,拿出了刚才石掌柜写下的牌子。
人们定睛一看。
顿时怒了。
“你这不是坐地起价吗?”
“是啊,这太过分了把?”
“黑心商人!”
“对,黑心商!”
“……”
看着人们愤怒的眼神。
小二梗着脖子嚷嚷道:“就这个价,爱买不买!”
人们纷纷议论。
也被小二无情的忽略了。
有的人看看自己手里的钱。
眼眶湿润了。
紧紧攥着自己的钱,声音也充满了绝望。
“那给我来一斤吧!”
小二没好气的拿出个袋子,称了一斤,扔给他!
“二十文!”
那人接过手里的本来能买十斤的量,却只换来了一斤。
手里攥着只有一斤的糙米,心在滴血。
“这,这往后,可怎么办啊。”说着,一个大男人竟然当众失声痛哭起来。
听着绝望的哭声,人们纷纷沉默了。
如果不是灾荒,又有谁愿意在人前落泪?
本来想着,可能会涨价,先拿点钱,估摸着买上十斤,等等行情,没想到……
高昂的价格,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转头纷纷找方知县去告状。
小二看着人数锐减一半,没好气的轻哼一声。
“穷就别买,我还不卖呢,还有谁要买?赶紧的!”
有几个害怕的之后方知县那面不给施粥和饼干,只能咬咬牙,先买了几斤,先囤上再说。
方知县知道后,大为光火。
没想到,这个石掌柜竟然把价格炒的如此离谱。
直接吩咐下去。
方知县在府里也贴出了告示,如果家里有房屋没事的,而且家里也没人受伤病倒的壮劳力,帮别人修补房屋,建造新房,都是可以一天奖励二斤粮食的。
这个时候,果然还是粮食的力量更大。
人们听到这消息,纷纷转头,加入了建造房屋这件事情当中。
然后美滋滋的将领的粮食囤起来。
虽然府前也在发放免费的粮食。
但是哪有自己储备粮食来的更心安呢?
越来越多的人一起加入了这个行列。
本来准备用这次事情,大赚一笔的石掌柜,气的是直拍桌子。
心里恨方知县,恨的更是牙都痒痒。
一个想法,出现在自己脑海中……
到底人多力量大,再加上粮食的诱货,有些女人,也不得不站出来,一起帮着干些轻活,以用来给家里留些粮食。
最先盖起来的,就是医馆。
李静利用自己脑海里的医疗知识,半生半熟的开始救治病人。
她用方爹爹的空间里出产的普通滋补的药草,熬成汤药,再把自己要给众人喂的药片,研磨成粉,混在汤汁里,喂给生病的人。
有些略懂皮毛的,也跟着帮着她一起打下手。
也让李静可以松口气了。
眼看着人们渐渐康复,外面的房子也有某有样的修建着,一切都走上了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