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成为家主
日月重照2025-07-28 17:344,701

  曹城还打算接着说点啥呢。结果曹旭脸一拉,那脸色就跟锅底似的,沉沉地说道:“城兄弟,你先给我坐下。”

  曹城心里头老大不乐意,可也只能不情不愿地坐下去了。这时候,旁边青州曹家的执事曹规,脸上挂着那么点似笑非笑的表情,阴阳怪气地说:“城兄啊,你莫不是觉着这执事的位子,没几天能坐了,所以想在门主跟前,多啰嗦几句?”

  曹城一听这话,那火“腾”地一下就起来了,“噌”地站起身,手指着曹规就骂开了:“曹规,你这老货……”

  曹旭可忍不住了,沉声大喝:“够了!”

  这一嗓子,跟打雷似的,把他俩吓了一大跳,顿时跟被点了哑穴似的,不敢再吱声了。

  曹夫人冷不丁地轻轻“啊”了一声,赶忙凑到曹佾耳边,小声嘀咕道:“妾身突然想起来啦,听说咱曹家有这么一条祖训,就是府里头的执事,可不能有比门主辈分高的。要是新门主上位,那老一辈的执事就得自觉让位,往后家族里的事儿,就不能再过问了。听那老头这话的意思,曹伯伯今儿个怕是就要把这门主之位传给夫君你啦。”

  曹佾听了,心里头有点不是滋味,挺惭愧的。自己虽说顶着个曹家执事的名头,可毕竟出身曹家旁支,这些年又一门心思扑在金沙江大营那些事儿上,对曹家的祖规了解,居然还比不上自家夫人这个外姓人,这脸可有点挂不住啊。

  曹旭把在场众人挨个扫视了一圈,开口说道:“各位执事,咱就别扯那些没用的了。这次把大伙叫来,是因为公伯已经到京城,当上枢密使了。本门主琢磨着,把门主这个位子传给他,不知道各位觉得咋样?”

  曹佾一听,赶紧站起身,说道:“门主执掌曹家这么多年,那威望,那德行,那可是没得说,而且您身子骨硬朗着呢,正是老当益壮的时候。我公伯才疏学浅的,这时候接任,实在不合适啊。”

  嘿,除了曹鹫,其他几个执事也跟着纷纷附和。

  曹旭摇了摇头,叹口气说:“老夫是真老喽,精力大不如前啦。公伯年轻力壮,脑子又好使,办事还精明,他不当这门主,谁当啊?难道非得等老夫老得稀里糊涂了,再把位子传给他?到那时候,恐怕公伯自己也不年轻咯。再说了,老夫都退隐好些年了,如今公伯贤侄在朝堂上混得风生水起,当了枢密使。家族里那些在各地当官的,往后还得靠他多照应照应呢。这事儿啊,总得名正言顺才好。咱曹家传承好几百年了,哪一代门主不是位列宰执、尚书的?就因为公伯如今身居高位,本门主才下定决心,把这门主之位传给他。”

  曹旭说完,又把目光投向几位执事,问道:“各位还有啥不同意见吗?”

  这下可好,堂下一片安静,连根针掉地上都能听见。大伙来之前,心里就跟明镜儿似的,知道这次来是干啥的。刚才那些,也就是走走过场,做做样子罢了。既然曹旭心意已决,大伙也就不再反对了。

  曹旭见没人吭声,就说道:“雅蝶侄女,你就留在这儿。曹家的子孙,跟老夫进去祭拜先祖。”

  既然众执事都认可他把门主之位传给曹佾,曹旭也就不再自称“本门主”了。

  曹夫人一个人坐在屋里,心里头那叫一个犯嘀咕,琢磨着曹旭为啥这么急着把门主之位传给夫君呢?想当年,曹家门主交替的时候,那场面,那可是相当热闹,京城各大世家、文武大臣都得请过来,运气好的话,说不定官家都能亲临呢。可这次倒好,就几个执事凑一块儿商量商量,这事儿就定下来了,也太仓促了吧,这里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古怪劲儿,让人心里直发毛。

  曹夫人正想着呢,突然,就跟被雷劈了似的,一个念头“嗖”地一下在她脑海里闪过:“难不成曹家要造反……”

  可再一细琢磨,又觉着不太对劲。要是曹家真打算造反,毕家怎么可能一点风声都听不到呢?曹家跟毕家现在关系这么紧密,要是起兵造反这种大事儿,父亲毕士安肯定不会跟着掺和,更不可能让自己来代表毕家参加这个会呀。

  曹夫人在这儿心烦意乱,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另一边,曹炬可正跟人闹得不可开交呢。

  今儿个曹炬本来心情挺美,吃完早饭,一路上哼着小曲儿就回屋了。两个小丫头,可人跟清雯,瞧见他进来,赶忙规规矩矩地躬身行礼,脆生生地说道:“少爷好。”

  曹炬笑嘻嘻地说:“别这么多虚礼,本少爷这人好说话,以后要是没外人,你们就不用这么客气啦。”说着,眼睛还忍不住往杨小云那边瞟了一眼。您还别说,就曹炬这心理年龄,可比实际年龄成熟多了,在他眼里,美艳成熟的杨小云,那吸引力可比这俩小丫头大多了。

  谁知道杨小云瞧见他回来,不声不响地拿出几本书,说道:“少爷,夫人临走前特意交代奴家,让少爷您好好读这些书,读完还得写篇文章呢。”

  曹炬一听,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下巴都快掉地上了,心里想着:啥?还有家庭作业?

  曹炬苦着个脸,接过那几本书一看,得嘞,正是他最讨厌的骈文。这一下,他就跟泄了气的皮球似的,身子一软,瘫坐在椅子上,可怜巴巴地哀求道:“小云姐,能不能换几本呀?”

  杨小云摇摇头,说道:“这几本可是夫人特意挑的,还说少爷您脑子聪明,才思敏捷,就是基础稍微差了点,对平仄和典故的引用不太精准。这些可都是当世名家的文集,少爷您要是仔细琢磨琢磨,肯定能悟出里头的门道。”

  曹炬忍不住吐槽道:“小云姐,你就没觉着这些文章,看着花里胡哨的,实际没啥干货嘛,简直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杨小云愣了一下,低下头琢磨了一会儿,说道:“少爷您这么说,好像也有点道理。可现在大家写文章,不都这样嘛。”

  曹炬哼了一声,说道:“所谓文以载道,不就是把自己想说的话表达出来嘛,干嘛非得被那些格式框住,不如放开手脚,想咋写就咋写,把心里头想的都写出来,那多畅快呀。”

  杨小云一听这话,惊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说道:“要是一篇文章没了格式约束,那该咋写呀?”

  曹炬得意地笑道:“咋写?就按自己心意写呗,爱咋写咋写。”

  杨小云还是直摇头,实在是接受不了这种想法。

  美人在眼前,曹炬一激动,突然想起以前自己读大学的时候,学校离赤壁不远,还去那儿玩过几次呢,对苏轼那首震撼千古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多少还有点印象。于是,他一咬牙,拿起笔,说道:“那你看看我写一篇。”又扭头冲两个小丫头喊道:“拿纸来。”

  转过头,曹炬装模作样地对杨小云吹嘘道:“当年少爷我在长江边,看着那滚滚江水,一下子就想起三国时候,周郎在赤壁大破曹操水师的事儿,那叫一个豪情万丈啊。当时就觉得,那些四对四、六对六的骈文,根本就表达不出我心里头的豪情壮志,干脆就放开胸怀,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说完,他铺开纸,大笔一挥:

  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写了一半,曹炬把笔一扔,得意洋洋地笑道:“小云姐,你瞧瞧咋样?不过少爷我还觉得没写完呢,等以后有机会再去故地重游,到时候再补上。”后面那一段他可不敢写,什么“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还有“人生如梦”,写出来那不就露馅了嘛。

  就这半阙词,已经把杨小云给惊到了。她嘴里不停地嘟囔着:“这对仗也不工整啊,平仄也不对,可这写得真是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啊……”

  大理的文风本来就比大宋开放些,写文章大多用六对六,很少用四对四。可即便这样,杨小云还是觉得,这些看似乱七八糟的文字,却表达出了骈文永远都没法表达的意境。

  过了好一会儿,杨小云才回过神来,感叹道:“少爷,要是这半篇文章流传出去,能被大伙接受的话,您可就开创了文坛的一代新风啊,以后肯定能成为一代宗师。”

  曹炬一听,激动得眼泪都快下来了,心里想着:哎呀妈呀,这么多年了,终于碰到个懂我的人了。

  曹炬眼巴巴地看着桌上的那些书,满怀期待地说:“那这些书就不用看了吧。”

  杨小云眼睛一转,闪过一丝狡黠,说道:“奴家刚才说的是‘如果’哦,依奴家看呐,就算流传出去,能被世人接受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少爷您呀,还是乖乖把这些书看完吧,这样奴家也好给夫人交差呀。”

  曹炬一听,那火“蹭”地就冒起来了,“啪”地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就听“轰”的一声巨响,好家伙,桌子竟然被他捶出个大洞。曹炬却跟没事儿人似的,指着杨小云就吼道:“你敢耍我?”

  杨小云惊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瞅着那张檀香木做的桌子,心里想着:这孩子咋力气这么大呢?

  可人跟清雯也被吓得够呛,躲在一旁,身子抖得跟筛糠似的。

  杨小云很快就镇定下来,不紧不慢地说道:“奴家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少爷您要是真有本事,大可以把奴家打晕,这样不就不用读书了嘛。”

  曹炬气得不行,用手指着杨小云,大声说道:“你别忘了,是少爷我把你从歌妓营里救出来的,不然你还不知道被卖到哪个破落户家里去呢。现在倒好,你还跟我摆起谱来了。”

  杨小云脸色一下子变得惨白,下巴微微一扬,说道:“不劳少爷提醒,小女子一直都记着呢。”

  曹炬长这么大,除了他爹妈,还没人敢这么违抗他的意思呢。眼前这杨小云,竟然再三顶撞他,曹炬气得火冒三丈,挥起拳头就要打过去。

  可人跟清雯一看,吓得尖叫一声,赶紧扑过来,死死地护住杨小云。

  这四个人就这么僵持在那儿,气氛紧张得跟要爆炸似的。

  曹炬渐渐冷静下来,看着自己紧握的拳头,惊出一身冷汗。他心里想着:我这是在干啥呀?难不成在这世上待久了,我真成了那种仗势欺人的小霸王了?以前那个待人平和、进退有度的我,难道真的全变了?

  过了好一会儿,曹炬低下头,小声说道:“对不住啊。”

  杨小云一开始没听清,问道:“啥?”

  曹炬一屁股坐到椅子上,垂头丧气地说:“刚才是我不对,小云姐,不该这么对你们。”

  杨小云她们三个都愣住了,怎么也没想到,身为主子的曹炬,竟然会向她们道歉。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奴婢那地位可低了去了,尤其是在曹家这样的豪门大族里,打骂奴婢那是家常便饭,甚至都不用跟官府报备一声。

  杨小云最先回过神来,赶忙说道:“少爷言重了,您是主人,想怎么惩处下人,那都是应该的。”

  曹炬摇摇头,说道:“啥主人下人,大家不都是爹妈生养的嘛,我也就是运气好,投胎投得好罢了。”然后扭头对可人说:“把那些书拿过来吧,我看看。”

  曹炬本来是想给杨小云个面子,好好看一次书的。可他对这些文章天生就反感,看了一会儿,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他忍不住偷偷瞄了一眼杨小云,嘿,发现她手托着下巴,正饶有兴致地看着自己呢。

  曹炬觉得奇怪,问道:“你老盯着我看干啥?”

  杨小云脸一下子红了,说道:“奴家是奉夫人之命,监督公子读书呢。”

  曹炬笑嘻嘻地说:“那为啥老盯着本公子的脸看呀?”

  杨小云啐了一口,说道:“别乱嚼舌根。”说完又觉得这话有点不礼貌,赶紧低下头看书。

  曹炬把书一合,说道:“小云姐,这本书我看完了,总该让我休息一会儿吧。我出去溜达一圈,马上就回来。”

  杨小云一听,惊讶地说:“这书你才看几页呀,怎么就……”话还没说完呢,就眼睁睁看着曹炬像兔子似的,跑得没影了。

  这汴梁曹家府邸实在是太大了,曹炬转了好几圈,得嘞,迷路了。

  曹炬有点着急了,心想着:再不回去,娘要是回来见不着我,又得唠叨个没完没了了。正着急呢,突然听到不远处有人说话,他心里一喜,想着:正好可以找人问问路。

  曹炬拐了几个弯,就瞧见一群人围在一起。中间一个少年坐在石凳上,满脸都是怒气,旁边的人正七嘴八舌地劝解呢。

  大伙瞧见曹炬走过来,都有点惊讶。曹炬着急回去,也没多想,走上前就问:“几位大哥,请问去东院该咋走啊?”

  众人一听“东院”这俩字,脸色一下子变得怪怪的。原本坐着的那个少年“腾”地一下站了起来,分开众人,眼睛直直地盯着曹炬,问道:“你是住东院的?哪个别院?”

  曹炬挠挠头,说道:“好像叫碧水园吧。”

  众人一听,哄堂大笑起来。其中一个人对那少年说:“大哥,这小子住的就是你的院子。”

  那少年气得眼睛都快喷出火来了,大声吼道:“你是那个从乡下来的曹佾的儿子?”

  这少年不是别人,正是曹仪的长子曹暾。曹仪去檀州上任,心疼家人跟着去受苦,就把几个子女留在了汴梁曹家府邸。曹佾到京城后,曹旭安排原本住在东院的曹仪一家,搬到西院的一个小院子里。曹暾心里一直憋着一股火,愤愤不平呢。这不,几个堂兄弟都来安慰他,结果曹炬冒冒失失地闯进来了。

继续阅读:第51章 以一敌众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宋时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