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懵逼的上等人
一笑云天2025-07-02 18:302,034

天刚破晓。

  文武百官列队整齐,神情肃穆至极。

  就两个字,气势!

  今天刚上朝就感觉气氛微妙。

  平日里不苟言笑的群臣,无一不是喜气洋洋的。

  “天佑我西楚,竟然将三十七县的山体滑坡危局,在一月余解决。”

  “放言寰宇世界,谁有这等施工水平和治理速度呢?”

  “还是陛下治理有方,眼光优于我等庸才!”

  “庸才?朕何曾说过你们是庸才呢?”

  李隆皇帝微微眯起眼睛,眼神扫过为首几个马屁拍得最狠的人。

  台下的人丝毫不畏惧。

  不愧是科考场上闯出来的人精,人情世故这方面,拿捏得恰到好处。

  一人走出来,行了个完整的大礼,五官皱在一起:

  “遥想我国前年,渡川郡遭遇泥石洪 流与土崩,双双压得子民喘不过来气。”

  他顿了顿,眼里似乎饱含神清的泪水。

  “是陛下您,殚精竭虑日夜茶饭不思,最终腰带渐解人消瘦!”

  “近日,当年困局重新上演,如此劳民伤财的天灾却被陛下您亲手降伏,以智慧得人心。”

  “与您相比,我们是何等的庸才?!”

  说到激动处,他还挤出两滴鳄鱼的眼泪。

  开玩笑,要论拍马屁,官员们真是专业的。

  李隆想了想长孙皇后前两日在御花园谈及,陛下的腰又粗了两分,须注意饮食了。

  最近感觉裤头尺码都紧了几分呢。

  这是在恭维朕吗?

  “夸张了,真的夸张了。”

  “不夸张,这还很是远远不够。”

  皇帝甚是满意:“不错!”

  “不愧是朕的【好臣子】。”

  皇帝上下审视着,“按照大家的话术,朕岂非也庸才了?”

  他刚说完,群臣犹豫一下,面色稍稍停顿。

  老皇帝的反应不对啊,他们的马匹拍得很到位,与往常并无差别。

  这是在试探他们吗……

  李隆不再隐瞒,直言这些工具和技术的发明家不是自己。

  群臣不信,尤其是拍马屁者不能接受,纷纷瞪大眼睛。

  “陛下,有才华是好事,是天下万民的幸事,万万不可再推辞了!”

  越说越激动时,文武百官都快低到尘埃里。

  皇帝摇头失笑,嘴甚至还挂着几分苦涩:

  “你们呐。”

  “朕说闲事时,个个都相信,与你们说正事,却又不信了。”

  “真相就是,朱河县令才是一切的智慧头脑。”

  可想而知,热爱阿谀奉的登高跌重者,此时脸摔得最疼。

  “刚才,是哪位爱卿,说庸才呢?”

  人人两股颤颤,唯恐对上皇帝眼睛。

  此时,皇帝失望极了。

  鼻子喘着粗气。

  一群废铁!

  连做锅都嫌弃的垃圾。

  连续三件大事,均帮不上忙,无一错漏。

  若不是朱河有点脑子,次次帮得上忙,这次灾祸会失去多少民心?

  幸好李隆还年富力强,幸好朱河正好出现,否则西楚这三个月得乱成什么样子?????

  李隆甚至都不敢想下去。

  心里全是震惊、失望、愤怒交加后,堆积到顶点的麻木感。

  兵部侍郎方才还侃侃而谈。

  此刻却哑口无言,他差点没被皇帝带到沟里去。

  豆大的汗珠从额角滴落,正如他摇摇欲坠的官运。

  “天煞的,仕途太容易受影响了。”

  “谁知道朱河这么逆天,连山体滑坡都管得了。”

  “是不是老天爷给他开天眼???”

  “佛祖老天爷,饶了我吧。”

  工部的几位高 官,此时也瑟瑟发抖。

  有些人对抗灾物品是否真的起作用,并不关心。

  只想知道朱河是怎么办到的?

  甚至想撬开朱河的嘴,听听还有什么鸿运发达的路径。

  这已经是第三次,听到朱河的名字了。

  【水泥】

  【车队】

  【山体滑坡防治手段】

  ……

  因为光彩点太多,工部的几个人甚至不知从而开始吐槽其。

  “一个芝麻小官天天跑出来抢风头。”

  “也不知道他给皇帝灌了什么迷魂汤了。”

  “算老夫这辈子倒霉,临老了还遇到官场劲敌。”

  “……”

  礼部尚书张之林左顾右盼,嗅出了空气中的不对劲。

  然而,在动辄撕逼、时常争斗的朝堂来说,一两次动怒真的不算什么。

  关键是,怎么把皇帝的怒气给平息下去。

  “听说真定县县令擅长发明、智慧卓群,看来这传言是真的了。”

  “若是政绩清明,贡献卓越,很值得好好赏赐。”

  “可按照礼制,他官阶不高,先前领受赏赐太多,未必一味地给钱粮就是好的。”

  听到朱河二字,皇帝这才神清气爽,朝张之林道:

  “张卿,你既然是礼部,从礼法出发,你可有想法?”

  张之林三言两语,便将焦灼的君臣矛盾焦点,转移到如何赏赐上。

  但也多亏了皇帝,愿意卖他这个面子。

  “满满当当的银票?”

  说一句话,他就观察一次皇帝的眼神。

  嘴唇、鼻子、眉毛一动不动。

  张之林信心满满道:“雷霆雨露都是君恩,一味塞钱有什么好的呢?”

  李隆微微点头。

  这个礼部尚书上道,最近接连重创,国库日渐消瘦,再有钱也不是这么霍霍的。

  “这些发明创造应用到救灾现场,实现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社会影响。”

  “臣斗胆谏言,若能以佛家宝物为礼。”

  “既能彰显皇恩浩荡,也显得这份上次与众不同。”

  佛家宝物。。。

  李隆一拍大腿,有了!

  “既然要送,就送最好的。”

  “上品琉璃七宝舍利子。”

  “你红钻玉面金佛莲花座。”

  “西番莲鸿蒙诵华经。”

  “礼部单独再列个单子,让风鸣寺高僧开光后,再送去真定县。”

  这三件,是皇帝接见天竺国大师与使团时,得到的异地佳礼。

  不仅来源极其罕见,意义极其非凡。

  被天竺法师诵经了三年六个月,寓意西楚健康祥和安泰。

  这意义,太宏大了!

  命令落下后,堂下无人有异议。

  全是一致同意。

  想着,还不够尊贵,便安排了王爷当御前使,亲自颁发佛学佳品。

  这份尊荣,普天之下怕是没有哪位异姓人可享用了。

  ……

  然而。

  虞州郡,真定县。

  朱河却完全没想赏赐,全身心投入到下一阶段。

继续阅读:第五十章 捣鼓捣鼓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极品县令:公主给我当牛做马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