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
郁乐潼恢复了先前的严肃,只得否认道:“我没有笑你。只是想着公主琴声宛如天籁,而我远远不如,有些惭愧苦笑而已。”
苦笑?
听上去有道理,但是清辉公主却根本就不相信。
清辉公主冷哼一声,道:“先前,既然都说我珠玉在前了。你虽然感慨,不过我也不介意。毕竟,咱们清月郡主来了女学这么久,从来都没有展示过她的琴艺,是不是?”
清辉公主这话说完,下意识地就看了一眼苏轻叶。
苏轻叶盈盈一笑,跟着起身就附和道:“说来也是呢。女学里,大家都是姐妹,互相切磋探讨而已,郡主不如也来弹奏一曲,如何?”
郁乐潼曾经,是当着她们,弹过琴的。
不过不是在女学,而是在宫里,赶鸭子上架弹了一点儿,就跟锯木头似的,实在是让人忍不住捂住耳朵。
最后还是太后出面,实在是不愿让郁乐潼难堪,让郁乐潼回到她的身边,做别的事情了。
可这事儿…
因为当时清辉公主在场,自然后来也就宣扬了出去。
“公主——”
姜妍也记得这事儿呢,开口就想要阻拦。
清辉公主一见,笑得更加得意,看着郁乐潼时,眼神也更加挑衅了。
郁乐潼心知自己躲不过去,无奈只能叹气,然后道:“只是我今日,也并未携带琴在身边。”
“无妨,不如就…”
清辉公主想说,用她的琴。
可寒山先生那儿却忽然站出来,道:“让郡主用我的吧。公主的琴珍贵,若是弄坏了就不好了。”
这话一出,在场的人却都惊讶。
寒山先生的琴,乃是当时四大名琴之一的“焦尾琴”音色极好不说,据说只要能和琴心意相通的话…
弹奏出来的曲子,就能宛如天籁。
寒山先生自从寡居以后,当初和丈夫一起得到的焦尾琴就很少拿出来了,如今竟然愿意拿出来给郁乐潼!
片刻以后。
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之下,郁乐潼坐到了焦尾琴之前,稍稍调试音色以后,就将自己前世为了讨好靖王,而学精了的一首曲子,信手拈来了。
这曲子婉转悠扬,讲得是一个女子思念自己外出征战的丈夫,久久不归。
前半阙,主要是表达分别的凄惨,思念的哀伤,而后半阙则是表达丈夫归家后,二者之间的疏离丈夫的冷淡。
前世,郁乐潼觉得自己就像是曲中女子一样,所有的愁肠,都倾注了进去。
如今再弹…
寒山先生站在一侧,光是看着郁乐潼弹琴手法之老道,就知道郁乐潼在众人不知道的时候,必然是勤学苦练过的。
果不其然,一曲终了时,姜妍都忍不住拿出帕子来擦拭了一下自己的眼角,抽噎道:“阿潼这曲子,真是伤怀。”
只是,除了伤怀以外,姜妍觉得还藏着什么情绪。
更像是…愤怒?
自然是愤怒的。
郁乐潼将手收了回来,笑着看向寒山先生,便道:“借着先生的好琴,我这不堪入耳的琴声,倒是勉强能听了。”
寒山先生忙摆了摆手。
“哼。”
清辉公主却不等寒山先生开口,冷哼一声道:“从前弹琴那么难听,在女学琴艺课时也从来不弹。”
“让大家伙儿都以为你这是不擅长琴艺,结果实际上你是藏着掖着,想要等到这种时候,来一鸣惊人,吸引眼球的吧!?”
“公主这话错了。”
郁乐潼却反问道:“我倒是想要问问公主。你话里的这种时候,是什么时候?以及,公主是在知道我琴艺不佳的前提下,才故意要我弹琴的?”
“敢问,这是公主想让我出丑?所以说这些,是因为你没看到你想看到的,所以恼羞成怒?”
“你——”
清辉公主当然没想到郁乐潼这么直截了当,气得手指都有些发抖了,同时也找不出任何能够反驳的话语来。
“哇”的一声,清辉公主就直接哭了出来,回头跑到了陈贵妃的面前,就哭喊道:“母妃,郁乐潼她,她冤枉我!”
陈贵妃也实在是觉得,郁乐潼过分了一些。
就算这是事实又如何?
郁乐潼明显也是故意利用众人看贬她的时候,展露出了自己出色的一面,甚至还将先前的清辉公主给压了一头下去。
都出了风头了,何至于还这样咬着她女儿不放?
“郡主。”
陈贵妃是个护短的,此时当然不愿看着女儿受委屈,皱眉就道:“你琴艺出众,本不必藏着掖着。”
“今日这般行径,算不得光明磊落。”
“贵妃娘娘——”
不等郁乐潼再开口呢,忽然远处的假山后头,走出来了三个男子。
为首的那一位十分儒雅,看着就十分好亲近的那种,自是太子。
而在他身侧的另一位,郁乐潼也并不陌生,正是郁乐潼的表哥,姜妍的哥哥。
至于…
先前开口的那位,郁乐潼看向他时,他竟然也看了自己一眼,郁乐潼的心,陡然之间就漏了一拍。
此人,正是秦王李晔。
李晔款款走上前来,便道:“所谓光明磊落,便是指行得端坐得直。郡主擅长琴艺,却并未想着借此在众人面前炫耀。”
“即使是今日这样的场合,若非公主提及,想来郡主也是不愿展露的。既是如此,此等行为,如何又能说不光明磊落呢?”
陈贵妃大惊。
看着一道而来的三人,目光最后落在了李晔的身上。
李晔嘴角带着笑意,看着是那么恭敬,可这字字珠玑的话语,没有一个字不是在反驳她的!
没想到,秦王竟然也是个伶牙俐齿的。
陈贵妃冷哼一声,便道:“秦王殿下自小在五台山上长大,不懂人心险恶。如今见了个美人,魂魄都没了,只当是个好的,真是天真!”
言下之意…
便是秦王这么帮郁乐潼说话,无非也是因为为人浅薄,看着郁乐潼长得漂亮罢了。
“贵妃娘娘,这话也错了。”
秦王仍然抱拳,解释道:“我虽在山上长大,但见过诸多山上礼佛之人。他们当中大多数,并非信佛,而是有所求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