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发能有什么问题??
林茜这才后知后觉地低头看向身下的沙发,怎么这沙发不是她之前买的那款绿色布艺三人沙发?
现在白色的豪华沙发床,不仅宽大了很多,坐上去还特别柔软舒服。
“你的意思是说,这是太初换的?”
“对阿,”思思猛地一拍沙发,“他有一天过来说你额头受伤了,以后需要好好休息。”
“然后他给我一根白玉簪子,让我卖了再去买一间两室一厅的房子,省得你再睡沙发。”
思思用她丰富的表情,跟林茜比划见到那簪子时的惊诧。
“那一看就是几千年间的老东西,我哪肯拿出去阿。当即就告诉他我下个月就要回月潭了,千万别浪费钱。”
“你家国师大人这才勉强同意不买房,但要换个沙发床让你能好好休息。”
说完,她一脸少女般的粉红感动,两只眼睛亮得跟洒了金粉似的“嘟嘟嘟”地往冒星星。
“你不知道你家国师大人那时有多帅。”
“啧啧,国师大人对你实在太好了。要我直接就从了。”
林茜看着思思夸张的表情,忍不住轻笑着碰了碰她的肩膀,“哪有那么夸张,只不过换了张沙发床。”
不过,这也难怪她昨天晚上一躺下就睡着了。
还睡得特别香。
一觉到天亮,什么梦也没做。
这也就无怪太初一进屋就哄她睡觉,他大概也是知道她的性格,从不多收他给的东西吧。
......
太初从禅房推门出去时,漫天的雪花飘飘洒洒,直贴着他的俊脸而来。
好似是想汲取他脸上的温度,又像是想为国师大人一舞。
莫北嘴里正嚼着什么,等在外面的廊下看雪。
“殿下,宫里传旨宣你即刻进宫。”
“什么时候的事?”
“一个时辰前。”
......一个时辰前??
这么说,还是耽误了。
太初在心里有了准备,却并不后悔。自林茜出事后,他第一时间就通知了孟冉,祭天在即,要准备的事情很多。
他不在孟国时,需要孟冉适时地给他做个遮掩。
可谁知林茜一晕就是七天,急得他频繁出入“仙门”,早已顾不上理会谁会发现了。
他如往日般沉默地走在下山的路上,会来的始终会来,不过是早晚的问题。
这并不是他真正担心的事。
莫北担忧得看着他越来单薄的背影,“殿下,要不要给二殿下飞鸽传书?”
“不必。”
四十分钟,太初入了皇城,等他站在成和皇帝面前时,又是一盏茶后的事了。
“儿臣太初,参见父皇。”
成和皇帝从御案上抬头扫了他一眼。
毫无表情地“嗯”一声,便又低头继续他的事。
将太初无心地遗忘在一边。
太初知道,这不过是雷霆前的小戏码。差不多站够一柱香时间,他的皇帝老爹自然会恍然大悟地想起他眼前偌大的儿子来。
于是他安静地站在一旁,既不恼,也不急。
就当是入定也无妨。
李四喜在书案边研墨,悄悄瞅了一眼安静的两父子,相当有眼色的眼观鼻,鼻观心。
一柱香时间后,成和皇帝果然搁下手中的毛笔。
“太初,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不坐,傻站着做什么?”
太初照例施礼,“儿臣来晚了,不敢打扰父皇。”
成和皇帝对太初指了指下首的椅子,便从御案后站起来,慢慢踱到太初眼前。
“太初,这段时间都在忙什么?”
“冬日观星也如此频繁?”
太初垂眸。
“启禀父皇,‘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冬天也是个观星好时节。”
“星空依然壮丽,深邃,但最大的问题就是冷。”
“嗯。”成和皇帝点点头。
“朕听说,这段时间你常出入......”
正在这时,门外的太监高声报道:二皇子殿下、三皇下殿下觐见。
说话间孟冉与孟昇便已一同入了勤倦殿。
“儿臣孟冉,参见父皇。”
“儿臣孟昇,参见父皇。”
“平身。”成和皇帝转身看了眼二人,“你们今日倒来得齐整,约好的?”
“一个个说,都有何事?”
“父皇,”孟昇率先道,“今日乃孟国第一场瑞雪,民间有俗话说‘瑞雪兆丰年,冬盖三层被’,这雪是个好兆头。”
“嗯,”成和皇帝看了孟昇一眼,“看来你近日倒有些长进。”
“也知道些民间疾苦,不似从前整日游手好闲了。”
孟昇满脸陪笑,“父皇,儿臣就像那来年的稻谷一般,只要父皇您不嫌儿子长得慢,假以时日必定能五谷丰登。”
成和皇帝不禁被孟昇的话逗笑。此时适值年底,祭天仪式一结束就是春节。
眼看一年即将结束,来年却已有了峥嵘气象,令人不免心生欣慰。
近年来孟国的光景不错,百姓衣食无忧,原本频发的水患也被孟冉主修的“仙水大坝”治得服服贴贴。
成和皇帝自已也有些得意。
是以,听到孟昇含蓄的马屁和明显的暗示倒是一并都收了。
“你这老三,倒跟你父皇说起笑话来了。”
“只要你差事办得好,等年下一过,朕就安排你去户部挂个职。都是当爹的人了,整天还没个正事像什么话?”
孟昇自然心中早有预料,但他继续韬光养晦,点到即止的原则。
脸上挂着适当的惊喜,强忍镇定地向成和皇帝施礼,“儿臣多谢父皇。”
呵......
人心真是笑话。
自从和两位大哥负责一同准备祭天后,他近来比从前的默默无闻已惹人注目了不少,朝中不少会观风向的老人都向他抛橄榄枝,主动与他攀谈。
成和皇帝问完孟昇,眼光便落在一直安静聆听的孟冉身上。
“冉?”
“父皇,儿臣有事启奏。”
“说来听听。”
孟冉跪下道:“父皇,儿臣自负责祭天以来发觉每年祭日来临之前,必对宫中建筑及其设施进行全面的大修葺,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如今我们孟国虽说是国泰民安,国库充盈。但修葺一次少说是千百两白银,儿臣觉得有些浪费了。”
“能否改成三年一修或是视情况而定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
成和皇帝深深地看了孟冉一眼,在原地走了几步,“你这建议不错,虽说皇家的体面不能丢下。”
“但这笔钱若是能省下来,来年开荒种地就有着落了。”
想了想他又对孟冉道:“朕准了,一会拟个章程今年就先不修了。”
说话间,他又走到太初面前迅速换了话题。
“方才朕问你的,还未答?”
“现在他们都说完了,你来说说为何最近频繁出入‘仙门’??”
太初低头,从袖中抽出一本书。
“父皇,儿臣屡去异世,竟发现了一本好书——《齐民要术》。此书采捃广泛,又验之行事。”
“且此书不仅详细记述了粮食、燃料、蔬果等的栽培技术,还有禽畜和鱼类的养殖。”
“若是我孟国日后大力推广,必将因此成为七国最强。”
成和皇帝接过《齐民要术》翻了几页,果然一脸高兴。
“不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太初,此事你办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