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茜不着痕迹地轻轻一偏脑袋,“太初你听,敲钟了呵呵......”
太初看着她,却并不动作。
林茜只好信誓旦旦地指天保证,“你先去。我一会就到,真的,相信我。”
“那个,但是我坐最后一排......”
太初见她一脸别扭的模样,也不再勉强。
缓缓起身道:“我先去更衣,一会让金鱼儿与你一同去。”
林茜忙点头催促,“好阿好阿,你快去准备别耽误了时间。”
太初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走到身后的书架边取出一个小檀木盒递给林茜,“小茜,送你的。”
林茜不明所以地接过盒子,正要张口问是什么。
太初却转身出了书斋。
林茜目送他逐渐远去的背影,深深地呼出一口气。
刚才,太初要是再多看她几眼,她答应藏有大师的话可能就不再算数了。
过了一会。
她暗叹一声打开盒子,只见里面竟是一串白色的玉质佛珠。
这佛珠呈脂白色,其间泛有淡淡的天青色。质地细腻,油脂性极好。
一串共有十八颗珠子。
比较特别的是中间穿的绳子并不是常见的黑色或红褐色。
而是淡淡的青色。
绳结处还打了个小小的绳结,坠着一条流苏。
看上去极为精巧雅致。
林茜把佛珠套在右手腕上,只觉十分温润,而且大小竟是刚刚正好。
纵然她对佛理没什么研究,也不由喜欢上了这串佛珠。
这时,金鱼儿正好从外面跑进来。
见了林茜手上的佛珠,不禁叫道:“原来这串佛珠是金童法师专门给姐姐准备的呀。”
“姐姐,你戴上去真好看。”
林茜不由一愣,难怪大小合适,原来是太初是照着她的手腕粗细做的。
金鱼儿见林茜喜欢,便接着又道:“姐姐,这串汉白玉佛珠金童法师亲手打磨了两串。你一串,他一串。”
“而且呀,金童法师每天晚上都要对着它诵经。”
“姐姐,金童法师对你真好。”
“那个‘莲花仙子’姐姐最近常常来,可是金童法师从来都不见她,也不让她进微草堂。”
......
金光堂内。
早已万头攒动,人声鼎沸。
会台下左右两边都已被挤得无处下脚,只留下中间铺有金色地毯的过道。
金童法师回宫前自请在拂云寺最后一次讲经的消息,早已传遍了孟国。
更何况许多第一次亲眼目睹金童法师风采的民众,都发自内心的赞叹其讲经,不但浅显易懂,且受益无穷。
所有人都望向大堂门口,等待那挺拔的身影出现。
终于。
守在金光堂门口的两队僧人轻声唱诵起了《赞佛偈》。
堂内先是起了一阵骚动,瞬间又安静了下来。
只见身穿白色法师袍,头戴莲花金冠的金童法师已远远出现在门口。
他的身后还跟两队僧人,皆双掌合十,双眼下垂,微微向他躬身。堂内的民众顿时也都齐齐双掌合十,双眼下垂,转向中间的过道方向躬身。
金童法师一步步进了金光堂的大门,踩着织有千瓣金莲的地毯缓缓走向会台。
他神色庄严,姿态高雅。
在僧人与民众的自发合唱中,转身在会台上的千瓣金莲蒲团上坐定。
身后的两队僧侣这才依次走上会台,在他身后坐成两排。
金光堂外有僧人轻敲了一下铜铃铛,门口的僧人便停止了唱诵。会台下的众人也跟着停下,同时暗自大出了一口气。
太初环视了场内一圈,目光落在了进门处的一个角落。
他的嘴角泛起了一个不易察觉的淡笑,转头向身后的唱导僧点了点头。
那唱导僧便领头开始诵梵呗,堂内所有人也都齐声跟着唱颂。
金鱼儿轻声地对身边的林茜解释,“梵呗是用梵音诵唱的短偈式赞叹佛、菩萨及佛法的颂歌。”
林茜点头,低头轻轻地拨弄着手里的那串佛珠。
又过了一会,那唱导僧吟唱完。
金光堂外又有僧人轻敲了一下铜铃铛,至此,讲经开始进入正题。
太初朗声道:“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丛林、稻麻竹苇、山石微尘,一物一数,作一恒河;一恒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内,一尘一劫;一劫之内,所积尘数,尽充为劫。”
金鱼儿跟着轻声解释,“金童法师今日说的仍是《地藏经》,这句出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
林茜原先以为听经必然是枯燥无趣。
但如今细细品着虽是听不懂原文,却也觉得语句优美,蕴含至理。
接着又听太初解释,“把三千大千世界的每一件物作为一,每个一代表一条恒河;诸多恒河里每一粒沙,作为一个世界;诸多世界内每一粒微尘,代表一劫......”
进而太初又由地藏菩萨之本愿功德讲起了孝道,为着通俗易懂,挑的都是些故事性的内容。
他的语速适中,吐字清晰。
为了节省时间,中间也不作休息,只喝了一次水。
会台下的信众听得如痴如醉,极其入神,好些人还暗自擦着眼泪。
林茜在下面远远望着他,只觉明明他就近在眼前,却远得像隔了万千世界。
平日在幻境中他总是一身黑衣,沉默寡言。
而今在金光堂内,他侃侃而谈、风姿卓然,深受众人爱戴,似乎已变成了另一个人。
她有一瞬间的失神。
也突然有了一股不舒服的预感,今天,很有可能是他们的最后一次见面。
即便以后再见他时,可能不会如今日这般平和。
一个时辰后,讲经结束,金光堂外轻敲了一下铜铃铛。
所有人肃穆。
林茜看着太初缓缓起身,不由得有些心疼。
她自已才盘坐了不到一小时,腿就已经坐麻了,一场经听下来不知换了多少姿势。
而太初坐在上面一动不能动,且口不能停。
早就已经疲惫不堪了吧。
太初感受到林茜的目光,垂眸淡淡一笑,姿势优雅地从千瓣金莲蒲团上站了起来。
他身后的两队僧人也同时起身体。
堂外又敲了一下铜铃铛,守在门边的两队僧人再次轻声唱诵起了《赞佛偈》。
太初这才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走向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