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皇城内外张灯结彩,整个京城陷入一片欢腾。
姜月盈端坐在铜镜前,已穿上了一身皇后宫装。
贵妃亲自给她梳妆。
如今贵妃已是太后了。
“盈儿放心,若他敢欺负你,我第一个饶不了她。”
“母后,盈儿自然知道的。”
镜子里的姜月盈眉目如画,也是难得的美人。
皇宫外,聚集着无数围观的百姓,大家议论纷纷,脸上满是期待。
这些日子以来的动荡不安,如今总算能结束了
“听闻皇上这是要重新迎娶发妻,只为给她体面,这可是前所未有的盛事啊!”
“是啊,你没看到那十里红妆吗?!当真是气派,皇后娘娘真是让人羡慕。”
“据说皇上这一生只娶姜氏一人,真是难得的情深义重!”
百姓大多都对此事议论纷纷。
随着一声号角响起,人群中立刻安静下来,目光纷纷聚焦在那高高的御道上。
只见一队身穿红色喜服的仪仗队缓缓前行,金锣响彻云霄。
赵衍端坐在皇辇之上,神色庄重,他亲自率领队伍前去迎接姜月盈。
宫门外,姜月盈一身嫁衣,眉目如画。
她望着越走越近的赵衍,心中涌起一阵暖意。
这一刻的光辉,似乎洗去了所有过往的阴霾。
“盈儿,今日我以天下为聘,迎你入主中宫。”
赵衍温柔地说道,目光中都是深情。
“我自愿倾一生相伴。”
姜月盈微笑回应,眼中满是坚定。
大典结束,赵衍正式登上皇位,百官纷纷拜贺,而他身侧的姜月盈也正式成为皇后。
两人携手立于殿前,面向如潮水般拜伏的文武百官。
“朕起誓,此生此世,唯爱皇后一人,永不纳妃。”赵衍的声音铿锵有力,传遍整个大殿。
百官齐声称颂,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动和敬意。
姜月盈微微红了脸,但神情中流露出的幸福昭然若揭。
转眼间,三年过去。
这些日子以来,姜月盈总觉得惫懒,大部分时间总是窝在凤仪宫休息。
今日实在是拗不过赵衍,有人请了太医过来医治。
“皇后娘娘,您有喜了!”
把过脉后,太医兴奋地告知姜月盈。
姜月盈心中悸动。
“孩子?”
尽管已经过去多年,姜月盈午夜梦回的时候总会想起自己的女儿。
她永远留在了遥远的前世。
可如今,她的肚子里有了新的生命。
“太医,你可能确定?”
“皇后闻言,这件事情千真万确,皇后娘娘的确怀有身孕!约莫已经有三个月了,只是娘娘身体瘦弱,所以并未显怀。”
很快,赵衍得知此事。
立刻放下了手中的一切,匆匆赶到了凤仪宫,还没有等到姜月盈开口,就已被赵衍拥入怀里。
“太好了,盈儿,我们终于有了属于我们的孩子。”
赵衍激动地抱住姜月盈,仿佛世界都因这小生命的到来而焕然一新。
“皇上,小心些,太医说胎象不稳,可不能冲撞了孩子。”
赵衍闻言,也连忙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将姜月盈老老实实地放下。
“我一时激动,竟然也没注意,这是你我的第一个孩子,将来一定要继承朕的大业,到了那时候,我带你离宫云游。”
姜月盈闻言,果然眼前一亮。
“你说的可是真的?”
“那是自然,我何时骗过你!到时候就将手中一切事宜全都交给他,你我自然也能松泛一些。”
赵衍打着如意算盘。
姜月盈看了一眼赵衍,有些气急败坏。
“哪有你这样为人父的?如今孩子还没有出生,你就想着给他安排这么多事情做,像话吗?”
姜月盈虽然在责备,可眼神之中却都是笑意。
不过,若有朝一日真能够去宫外走走该有多好?
这些年以来赵衍一直都很忙,有时候两人甚至好几日都不见上一面。
前朝也有许多人想要将自家女儿塞给赵衍,全都被他一一回绝。
“咳咳,做我的儿子,自然要比寻常人懂事些。”
“盈儿,更何况我答应过你,会带你云游四海,只要等到这孩子长大,我便能实现诺言。”
赵衍的心中打着如意算盘,姜月盈笑而不语。
过了几个月,孩子总算平安无事地降生。
看着怀里白嫩的孩子,也让姜月盈想起了那个孩子。
“盈儿,这是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平安无事地长大成人。”
赵要无视产房的血腥,执意要陪伴在姜月盈身边。
完全无视了身边那些人的劝阻。
姜月盈闻言,终究是笑着点了点头。
“不如就叫这孩子黎儿吧,不仅是代表黎明的光辉,也能让他心系黎民百姓。”
赵衍点了点头。
“甚好,那就叫他做赵黎,黎儿,从今往后,你要随父皇一同保护你母后。”
襁褓里的孩子笑了笑,不知所云。
十六年后,江南古镇。
“你们可听说了吗?如今新帝登基,大赦天下呢!”
“怎会如此?先帝去了何处?”
百姓们对此议论纷纷。
毕竟,不管隔了多久,他们始终记得从前的战神赵衍。
“这谁知道呢?我听闻,先帝带着娘娘云游四海,没准我们这些人还曾见过皇上呢!”
此言一出,众人都笑了。
坐在最角落的红衣女子头上戴着帷帽,可是举手投足之间却有着浑然天成的贵气,只是让人瞧不出她的容貌。
远非常人所能及。
“盈儿 ,东西买回来了,趁热吃。”
面容俊朗的男人将手中的烤红薯递给红衣女子。
正是姜月盈和赵衍。
只见赵衍掏出了随身携带的地图,在其中一个地方画上了圈。
“阿衍,接下来我们要去哪儿?”
赵衍略微思索一番。
“或许,我们可以去塞外瞧瞧,这些地方都已去过了,总得去点不一样的。”
姜月盈点了点头。
“可是我心中总是记挂着黎儿,我们就这样一走了之了,恐怕那孩子会心生怨怼。”
赵衍对此不以为意。
“男孩子从小就随你,如你一般聪慧,想来处理起事情来也游刃有余,更何况孩子大了,总要放手的。”
姜月盈深以为然。
随手掏出了一枚碎银子放在桌上,两人便匆匆离开了茶楼。
坐上马车后,便一路向北去了。
自此之后,再无人见过他们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