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刘嬷嬷的宽慰,姜夫人悬着的心缓缓放松下来。
她原本给姜嫣然准备的那部分嫁妆,足足有六十抬。
但这些嫁妆放在那女人留下的东西里,也不过是四分之一的数量。
“她也就只有这点能耐了,我倒要看看她没了这些嫁妆后,还怎么在京城里混下去!”
姜夫人慢慢地把那串碧绿佛珠一圈圈缠绕回手腕上,声音里隐隐透出一股狠意。
姜家一下子嫁出了两个王妃,姜父在朝中又担任着户部尚书的职位。
如今的姜家,在京城中正是深受皇帝青睐的朝堂新贵。
无人敢不给姜家面子。
就算姜月盈现在成了郡主,还有了封地,那又如何?
她还是姜家的出嫁女,还要被她拿捏在手里!
更何况,姜明远还在姜家。
想到姜月盈对姜明远的关切态度,姜夫人的嘴角极快地勾起一抹隐晦的笑意。
“大少爷近日如何?”
刘嬷嬷不知道姜夫人为何会突然问起姜明远,但她很快恭敬回道。
“回夫人,大少爷近日身子好了些,昨日刚刚去了书院。”
姜夫人抬起自己涂着鲜红蔻丹的手指,吹掉上面并不存在的灰尘,随意指了指自己放在桌边的一碗酸酪。
“大少爷读书辛苦,差人送些点心过去。”
刘嬷嬷皱了皱眉,面上有些不屑。
“夫人,他这副病恹恹的样子,还不知道哪天就一命呜呼了,哪里值得您费心照顾?”
姜夫人漫不经心地抚了抚自己的小腹,叫人看不清她垂下的眼睛里在想着什么。
“不论如何,他到底是老爷的长子。”
“况且,如今姜月盈成了镇王妃,她对这个兄长有多维护你们也都看在眼里。”
“她有了镇王的疼爱,性子也不比在闺阁中的时候好拿捏了。”
“因此,就算是装装样子,我也要照顾一二,让京中众人知晓我的仁厚大度。”
刘嬷嬷顺着她的动作看向姜夫人的肚子,口中难得溢出声叹息。
“夫人如今正值芳华,若是您再生下一个嫡子,又何须同大少爷虚以为蛇?”
“府中现在没了碍眼的人在,您也不必再有所顾虑。”
“夫人,不如等神医回京后,您去找他再要一副方子,保准可以一举得男!”
姜夫人摇了摇头,神色平缓。
“这种事情不必着急,随缘即可。”
自从生了姜嫣以后,她的身子就隐隐出了些问题,月信也并不十分准时。
这次,她的月信已经两个月没有来了。
按照送信的时间推算,祈福大典那段时日,神医就会抵达京城。
姜夫人心里隐隐有了几分期待,又被担忧压下。
刘嬷嬷说得不错,如今姜府里只剩下了一个病秧子姜明远,若是府中再无男丁,只怕姜父的心会偏向姜明远。
为了她能坐稳姜家正室的位置,她必须要早做打算。
她这副神色倦怠的模样,让刘嬷嬷面露疼惜。
刘嬷嬷是姜夫人的陪嫁嬷嬷,亲眼看着姜夫人一路走到现在的位置。
“夫人,奴婢这就命人去为您煎药。”
姜夫人冲她点了点头,撑着有些胀痛的额角靠在了软榻上。
刘嬷嬷轻手轻脚地退出了房间,冲守在外面的婢女使了个眼色。
婢女同她一前一后出了院子,朝着姜明远的院子行去。
上次姜明远中了毒后,将养了近半个月的时间才堪堪可以去书院读书。
今日书院休沐,他正倚靠在书房的椅子里翻看书册。
这处书房位于偏院,院子里种着大片竹林,风一吹发出沙沙声响。
从半开的窗户朝外望去,满眼翠意盎然。
“大少爷,夫人命奴婢给您送来了燕窝,还请您趁热喝。”
书房外,一道清脆如黄鹂般的声音传了进来。
姜明远抬眼看向门口,窗纸上隐隐透进来一个倩丽的女子身影。
原本守在书房外的小厮不知去了何处。
姜明远叹了口气,轻咳一声。
“进来吧。”
书房门从外推开,穿着碧色青衫的小丫鬟体态婀娜地踏入门内,扭着纤细的腰身朝姜明远的方向贴了过来。
隔着书案,姜明远眸光里淬着冷意,声音也格外冰冷。
“把东西放在外间即可,不必过来。”
小丫鬟瘪了瘪嘴,不甘心地还想往前迈一步。
姜明远扫过小丫鬟粉面含春的脸蛋,面露警告。
“再过来的话,就别怪我不给你留半分脸面。”
“姜夫人给了你多少好处?”
“停下!”
姜明远站起身,双手撑在书案上,试图往后挪几步避开小丫鬟。
小丫鬟见他全身无力的模样,眼里满是势在必得。
姜夫人说了,只要她能攀上大少爷,就把她抬成姨娘,当大少爷院子里的主子。
这个诱惑对于一个外院的粗使丫鬟而言,实在是太大了。
更何况,大少爷虽然病弱,但样貌却是一顶一的出彩。
能当大少爷的姨娘,是她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瞧小丫鬟眼里满是野心的神色,姜明远就知晓自己无法阻止她了。
他再次叹了口气,冲窗口的方向唤了声。
“竹溪。”
小丫鬟见他开口叫人,脸上露出志得意满的笑容。
“大少爷,别喊了,外面没有人的,您就算喊破嗓子也不会有人来。”
姜明远不置可否地看着她,面上却没了先前的慌张,整个人格外镇定。
下一秒,小丫鬟只觉后颈一痛,两眼一翻昏了过去。
姜明远望着出现在小丫鬟身后的黑衣女子,总算松了口气。
这个身手利落的暗卫是镇王借给他的,她精通医术,负责调理他的身子。
“她要怎么办?”
名叫竹溪的女子面无表情地踢了踢地上昏迷的小丫鬟,眼神平静。
“若是我没有猜错的话,现在院外正有人赶过来吧?”
姜明远没有回答她的话,反而挑眉问道。
竹溪点了点头。
他撑着桌面打量了屋内一圈,眼里划过一抹戏谑。
“既然姜夫人这么想要给我院子里塞人,那我也不能辜负她的好意。”
“父亲后院多年无所出,想必是时候抬几个姨娘,为姜府开枝散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