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凉州军在刘洵的带领下,凯旋归来。
大军不能进城,只能驻扎在城外。
可军队到了凉州城北十里开外的时候,就已经有数不清的老百姓夹道迎接这支胜利之师。
其中有的凉州军,曾经参与到褚英书的叛乱之中。
上次他们是被撵走的,而这一次凯旋,见凉州同胞们夹道欢迎,一个个都热泪盈眶。
被当做英雄的感觉,远比被当做叛军的感觉好无数倍。
大军在城外临时安营扎寨。
刘洵并未第一时间进城,而是先亲自带领所有将士,为阵亡者举行庄重肃穆的葬礼。
之后,也没有急着举办庆功宴,而是在葬礼过后,第一时间对阵亡的将士们进行抚恤工作。
凉州拿不出远超百万两的抚恤金出来,但这事儿也并非一点办法都没有。
凉州军大破十万北蛮子,所缴获的装备和战马,可远不止一二百万两。
这一战虽然是陛下亲自首肯的,但是并非由朝廷下令。
不过,所缴获的战略物资,也该上报朝廷,由朝廷所处置。
但是,刘洵又不是一般人。
他亲自带兵上阵,死了那么多弟兄,既不可能让阵亡者的家属寒心,也不可能让活着的将士们寒心。
所以这些武器装备,他打算私自处置。
反正陛下来找他麻烦,他也能糊弄过去。
大不了就是明年返京述职,被陛下臭骂一顿。
所以这些战略物资,肯定不能卖给朝廷。
朝廷不仅仅没钱,而且也看不上这些物资。
京军的武器装备,包括战马,可比边军还要好。
所以这些战略物资,完全可以卖给地方行省。
当然一处行省也没那么大的胃口,吃不下那么庞大的战略物资。
而且,单一卖给一个行省,对方也肯定不太敢接。
购买大量武器装备,甚至还有这么多战马,你想干什么?难道想造反不成?
以现在大夏朝廷的实力,地方官员顶多也就为了一些暗地里的利益才敢动一点小心思。
绝对没有哪个地方行省敢造反。
但是分别卖给多个行省,那就行了。
其实地方军队,什么都不缺。
包括凉州军也一样,武器装备,储备的箭矢,甚至连粮草都不算缺。
可唯独缺战马。
地方行省补充战马,无可厚非。
而且刘洵亲自出面,将战马分别卖给多个行省。
既然你们行省买了,那我们行省也买。
反正是凉王做的这桩生意,朝廷追究责任,也只能先去追究凉王。
刘洵肯定是要给凉州军留下足够用的战马,变卖一小部分战马。
需要变卖的部分战马,所获取的利益,可能抚恤之后就没钱了。
这还有论功行赏呢。
这么多将士,砍杀了这么多北蛮子,不得厚禄犒赏?
这个问题也非常好解决。
那就是地方行省想购买战马,必须要打包购买一些北蛮子的武器装备。
你不想要武器装备,那对不起,战马就不卖给你。
你不买,其他行省肯定会抢着买。
至于这种变卖战略军备的方法,是不是会助长地方实力?
答案是肯定会。
不过就这这些战马和北蛮子的武器装备,地方能助长的整体实力聊胜于无。
反正后续具体该怎么办,那就不关刘洵的事儿了。
他必须要对所有参战的将士负责。
所有的抚恤,暂时先一一记下。
同时刘洵向各大行省传递亲笔书信,说明缘由。
几日过后,就有各大行省的军官陆陆续续来拜访刘洵。
大家都是冲着战马来的。
有些与凉王关系好的地方官员,甚至还想赊账。
但刘洵概不赊账,只收现金。
他很顺利的变卖了两万匹战马,还有打包出售的各种武器装备。
尽管地方军官们,很看不上这些破铜烂铁。
但没办法,人家就是打包出售。
战马的价格不算贵,甚至低于市场价,非常公道。
可这些破铜烂铁的价格,着实不低。
这一来二去,刘洵一倒手,就从各大行省收上来六百多万两现银。
从凯旋之后,直到过了一个月,抚恤金才彻底发放到位。
而这一场庆功宴,在延迟了一个月之后,总算在临时军营开办了起来。
临时军营里面摆满了桌子,桌上全是大鱼大肉,当然少不了凉州特产仙人醉。
徐牧主动拿出了四万斤酒,一文钱也没收。
看着这四万斤酒非常多,可实际上一点也不多,对那座酒厂的产量而言,就是毛毛雨。
而且四万斤酒的售价也不高,还没超过一万两银子。
所以徐牧也就是从身上拔下来了一根牛毛,不仅仅能让将士们尽兴,还能收获一波声望。
军营中,最前排的桌子上。
刘洵站在主位上,端着酒杯。
他提起元气,浑厚的声音穿透全场。
“诸位袍泽,此战虽是大获全胜。但依旧有数不清的弟兄无法与我们欢聚一堂,所以本王提议,这第一杯酒,敬烈士们在天之灵!诸位,举杯同饮!”
军营中爆发出热烈的喝声,震天动地。
众人怀着慷慨又悲痛的心情,饮下第一杯酒。
“这第二杯酒,本王敬诸位袍泽。你们都是凉州的勇士,你们每一个人,都值的本王为你们骄傲!你们谁也没有给本王丢脸!”
接着是第二杯酒。
“这第三杯酒,敬徐牧徐别驾。本次对北莽作战,战略计划乃徐别驾所提出。本次作战能大获全胜,徐别驾功不可没。还有,诸位杯子里的酒,也都是徐别驾免费赠送的。”
“敬徐别驾!”
“同饮!”
“徐别驾威武,徐别驾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