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牧一行人进城后,就好像给醴县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一般。
冷冷清清的县城街道上,突然就变得热闹了起来。
“诸位,先找地方吃饭。稍作歇息,一个时辰后,我们到县城北城集合。”徐牧沉声道。
路边有不少店铺,但大部分都已经关门了。
所以众人只能选择分散觅食。
……
官兵急匆匆的跑进了一座落魄的县衙。
县官是一个中年男人,他的脸圆圆的,留着山羊须,可身材却不算肥胖。
乍一看,这个县官显得有些奸诈狡猾。
这会儿,县官正坐在县衙大堂上,双脚搭在公案上打盹。
“大人!”
官兵快步跑进县衙大堂,喊了一声。
“怎了?”县令抬起脑袋看了一眼,然后赶紧坐起来。
“北蛮子打过来了?”
“不是北蛮子打过来了,刚刚突然来了几百个人,说是从凉州城来的。我看他们人人穿的都不错,不像是穷人。
这种情况,那些富贵人家没事也不会往醴县跑。我跟他们说明了醴县的情况,可他们依旧要进城。
所以我猜测,他们极有可能是想去投奔北莽。”
官兵急声说道。
“什么?”
县令闻言,顿时怒目圆睁。
他思考了一下官兵的话,觉得不无道理。
这种情况,不可能有人往醴县跑。
“他们现在人在哪?”县令问道。
“就在城中。”
“具体有多少人?”县令接着问。
“估计不到六百人。”
“娘的,这么多人?”
县令坐回到椅子上,抬手捏了捏山羊胡子,思考了一阵。
五百多个人,极有可能叛国投敌。
而现在醴县县衙内加起来,就只剩下五十多个人。
“娘的,快去召集所有人!”
“是!”
县衙并不大,那名官兵很快就将所有官兵差役全召集了起来。
凑在一起,加上县令,人数已经不到四十个人。
县令清点了一下人数,顿时吹胡子瞪眼的骂了一句:“娘的,又跑了十几个?”
“算了,不管了,都跟本官走,先将那些人……围了!”
说围了二字的时候,县令明显有些底气不足。
这他娘的,人也太少了!
众人纷纷抄家伙,所有人都带上了阔刀。
县令手里拎着一把阔刀,带着一众人走出了县衙。
不久后,县令带着人将一间食肆围住。
他倒是想将这五百人全围起来,但没办法,他现在就只有这么点人,就只能包围一间食肆。
“你确定领头的在这里面?”县令问了一句。
“确定。”
“好。”
县令往前一步,朗声道:“娘的!里面的人听着,你们已经被本官包围了,快给本官滚出来!”
这时候,徐牧一行人正在食肆里等着喝羊肉汤。
这店最近都没生意,突然来了一群人,以至于老板措手不及。
所以,这羊肉汤还得现煮。
“贼他娘,谁那么嚣张?”刘基听到声音,顿时就起身走了出去。
走出食肆大门一看,他们果真是被包围了。
包围他们的,是一群官兵差役混杂的队伍。
领头的是一名身着官袍的县令,长得贼眉鼠眼的,从面相上看就不是什么好人。
“你什么东西?”刘基骂了一句。
“先拿下这个!”县令抬手一挥。
官兵上前,就要将刘基拿下。
这时候,食肆内众人纷纷走出。
徐牧走到前排,打量了一下县官。
看这县官真不像是好人。
“为何要抓人?”徐牧上前问道。
县令微微眯眼,抬手捋了捋山羊须。
“你们从凉州而来,跑到醴县来,本官怀疑你们是要叛国投敌,现在拿你们回去审问!”县令怒声道。
娘的,他自认为自己也不是什么好官。
以前醴县还好的时候,他也经常收受贿赂,厚此薄彼,给那些外地来的商人开后门,给本地的商人行便利。
但是叛国投敌,那是实打实的汉奸。
那可是连死了,都要被人戳脊梁骨的,而且连同祖宗十八代,都要遭受牵连。
当什么都好,决不能当汉奸!
要是这些人是汉奸,他绝对不轻饶。
徐牧看人很准,一看就知道这个县官平日里是个不老实的主儿。
于是徐牧讪讪一笑,从口袋里摸出一百两银票,递给县官。
“这位大人,咱们只是途经此处,吃过晚饭,稍事歇息后就离去。”徐牧笑道。
县令看了一眼银票,下意识的抬手抓住,然后立马脸色一变,直接松开。
“你们从凉州而来,在醴县稍事歇息后,就继续北上?”县令质问道。
“正是。”
“娘的!”
县令怒骂一声,大眼瞪圆。
“继续北上,那可是北莽的地盘了!还说你们不是叛国投敌?娘的,娘的!岂有此理!你们这群奸贼,不仅仅想叛国投敌,竟然还想当街贿赂本官?难道想让本官也跟你们一样,背上一个叛国投敌的罪名吗?哇呀呀,好大的狗胆,气死本官了,来人,全部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