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公输璃的话,那黄衣老者似乎微微有些吃惊,问公输璃道:“小姑娘不要乱说话,你看我像那位黄石老人吗?”
公输璃微微一笑,说道:“据我所知,附近这一带的人们都不知道黄石老人具体长什么模样,而您却一口认定刚才等在树下的便是黄石老人。而且您听到黄石老人这个名字,丝毫不感到惊奇,这些难道不奇怪吗?这些足以说明黄石老人便是您本人了!”
听了公输里的话,那黄衣老者忽然哈哈一笑,用赞许的目光上下打量了她几眼,点头说道:“不错不错,这位姑娘真是机智过人啊!居然这么快就看穿了我的身份,真是后生可畏啊!也罢,既然被你识破,老夫也就不再隐瞒了,我便是你们要找的黄石老人。”
和平和燕儿听说眼前这个衣衫褴褛的老汉,便是黄石老人,心中感到十分惊讶。他们又上下仔细打量了这老汉一番,发现他无论从长相,身材,年龄,衣服来看,都与之前他们见到的黄石老人截然不同,如果不是他亲口承认,和平和燕儿怎么也不会认为,眼前这个老汉便是十日前他们见到的那位精神矍铄、双目有神、身穿青袍的黄石老人。
那黄石老人,此时捻着胡须含笑看了看眼前的三个年轻人,轻轻点头说道:“我看你们三人还算老实,也愿意多教你们一些东西。那张黄色的狐皮,你们带来了吗?”
公输璃连忙从包裹之内取出了那张金黄的狐皮,双手递给了黄石老人。黄石老人接过狐皮,伸手摸了摸狐皮上面的毛发,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正是这只狐狸。几年以来,它一直为害乡民,屡教不改,老夫早就想把它除去,无奈它曾是我一位徒弟的女儿,碍于情面,我不好亲自动手,只好拜托你们三个年轻人了。这件事情,你们办得很好。”
公输璃说道:“您所说的那位徒弟,便是白衣夫人吧!她还要我们替她向您问好呢,并让我们转告您,她会将她的大女儿严加管教的。”
这时一旁的和平说道:“多谢老伯送给我们的那三道灵符,没有它们,我们恐怕已经遭了那狐妖的毒手了。”
说到这里,公输璃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她把一只手伸入了怀中,从中取出了一只黄色的铜葫芦和一小卷帛书,对那黄石老人说道:“黄石先生,小女子还有一些疑问想要向您请教,我们这次在墨子祖师留下的山洞之中,找到了这两件东西,上面有一些非常奇怪的文字,我们一个也不认得,你能帮我们看看上面写了些什么吗?”
黄石老人哦了一声,把手中的狐皮递给了身旁的燕儿,又伸手接过公输璃手中的黄色铜葫芦,拿在手中翻看了一会儿,若有所思的说道:“这只铜葫芦,似乎便是传说中的乾坤铜壶。老夫听说过这个葫芦,据说葫芦里面,别有一番天地,这确实是个宝物啊!”
这时公输璃对黄石老人说道:“黄石先生,在这葫芦的底部图案的周围有一些奇怪的文字,您认得吗?”
黄石老人眯着眼睛看了看铜葫芦底部的图案,轻轻摇了摇头说道:“据老夫所知,这些图案上面的文字乃是一种上古象形文字,这种文字早已经失传了,老夫也是不能认得呀!”说完黄石老人将那铜葫芦还给了公输璃。
听了黄石老人的话,原本一脸期待的公输璃顿时感到有些失望,她叹了口气,又将手中的帛书轻轻展开,递给了黄石老人,同时说道:“那您再看一下这上面的字能够认得吗?”
黄石老人拿过公输璃手中的帛书,翻看了几下说道:“这上面的文字与那铜葫芦底部的文字是同样一种文字,老夫虽然不认识这些文字,却知道有一个朋友能认识他们。”
听了黄石老人的话,公输璃急切地问道:“请问您的这个朋友是谁?我们在哪里能够找到他呢?”
黄石老人略一沉吟,点头说道:“我的这位朋友,在一个隐秘的山谷中隐居多年了,世人常常称他为鬼谷先生。此人学贯古今,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这些上古象形文字,他一定是认得的。”
听到这里,和平好奇的问道:“请问我们如何才能找到这位鬼谷先生?他隐居地地方在哪里啊?”
黄石老人低头思索,仿佛在回忆着什么,良久之后才抬头说道:“我和这个鬼谷先生最后一次见面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他的隐居之地在之前赵国的阳城一带。阳城郊外有一座山谷,丘高沟深,林木茂盛,奇怪的是每到了晚上,里面便有鬼火闪动,幽不可测,不像人住的地方,因此被人称为“鬼谷岭”。我的这位朋友便隐居在这座山谷里面,鬼谷子的名号也因此而来。几十年前我曾经到过那里拜访过他,现在不知道他是否还在那里隐居,你们可以去那里试着找找看。”
听了黄石老人的话,公输璃的心中感到有了一线希望。那黄石老人说到这里,忽然对他们三人说道:“对了,刚才我听你们说,你们三个这次去狐山是为了寻找一份竹简,想必你们要找的竹简也是十分重要吧,你们要这份竹简是做什么用,可以告诉老夫吗?”
公输璃知他是世外高人,便不再隐瞒,把他们受张良之托,寻找这份竹简来做投石车刺杀秦王的事情告诉了黄石老人。
黄石老人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微微点了点头,对于他们三人说道:“数年前老夫也曾在秦国做官,因看不惯秦国的所作所为,才辞掉官职,隐居于下邳附近黄山之上的黄华洞中,潜心修炼道术。现在的秦王嬴政,不以仁爱治国,而是四处征战杀戮无数,实是一代暴君啊!也难怪你们这位张良朋友,想要刺杀他。只是这天下战乱,乃是应劫而生,在老夫看来,即便是真的刺杀了秦王,天下也未必就因此而太平。”说到这里,黄石老人捻着胡须摇了摇头,又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公输璃说道:“刺杀秦王嬴政,纵然不能使天下永远太平,至少可以减缓一下秦国吞并其他国家的步伐啊!而且将他刺杀,也可以警告一下其他国家的国君,使他们不敢像秦国一样,四处侵略其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