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了官府门口不久,燕儿便对公输璃说道:“原来爷爷是去为太子治病了,那我们什么时候去太子府上找爷爷呀?”
公输璃想了想,回答说:“你的爷爷既然去为太子治病,暂时不会有什么危险。三日之后,各路抗秦人士要去太子殿汇合,到那个时候我再帮你打听你爷爷的消息吧。”
“好的,那就劳烦公输姐姐费心啦。”
二人回到了客栈,把齐医师的消息告诉了和平。这时的和平在公输璃的一番乔装打扮之后,已经换了一副模样,加上他又换了一套衣服,现在那些官府的官兵已经认不出来了。
三日之后,夏都城太子府上的议事厅内,人头攒动,此时已经聚集了十几名宾客,他们便是各地赶来的抗秦人士。
过不多时,和平和公输璃也赶到了太子府。经过了乔装打扮的和平,宣称自己是一名抗秦剑客,与公输璃一起顺利通过了门卫的检查,得以入内。燕儿除了擅长医术,并没有其他特别的一技之长,便没有与他们同来,而是留在了客栈等候。
和平进入议事厅,轻轻环视了一下里面的众人。只见这十几个人中,各色人等参差不齐。其中多数都是些身材高大魁梧的大汉,每个人的手里面拿着不同的兵器,一个个看上去都十分骁勇,他们三三两两地围成一团不知在讨论着什么。
突然,和平发现在他的旁边不远处站着一高一矮两个人,其中个子相对较矮的那个人的身影,看上去十分熟悉,他仔细一看,赫然发现那人竟是他的老师——庚仓子!
只见庚仓子头戴斗笠,遮住了大半张脸,身上仍是穿着平日那身浅灰色粗布长袍,后背背着一柄长剑。
在他的身旁站着一位身高八尺的大汉,那名大汉看起来长得十分强壮,满脸的络腮胡须,眉目生威,背上也背着一柄长剑。
和平正要过去跟老师打招呼,忽然想起自己已经进行了乔装打扮,换了一副模样,怪不得进来这许久,师父也没有认出自己。如果他这时候贸然去和庚仓子相认,恐怕会暴露自己的身份,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他按捺下激动的心情,暂时不动声色。
除了老师和那名大汉之外,他又发现了一对很奇怪的组合。只见在庚仓子旁边不远处,又站了两个人。
说这两个人奇怪,是因为这两个人无论从相貌,身材来看,彼此之间都相去甚远。其中一个长得十分高大,身高足足九尺有余,满身横肉,一看便是一名力大无穷的大力士,他的右手中提着一只硕大无比的铁锤,看看那只铁锤的个头,足足有百余斤重。
而站在他旁边的另一个人,却是又瘦又小,一副书生模样打扮,看起来似乎弱不禁风,手无缚鸡之力。然而这名书生的身材虽然矮小,却是相貌堂堂,气宇非凡。只见他长得眉清目秀,虽然身上穿的只是普通的粗布衣服,但在顾盼之间,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种非常高贵的气质。而站在他旁边的那名九尺大汉,在言语之间,也对他毕恭毕敬。
正在此时,门口忽然有人高声喊道:“太子大人到。”
听到太子大人要到了,议事厅里面的众人都停止了交谈,渐渐安静了下来。人们不约而同地看向门口。
随着一阵阵咳嗽的声音,一名衣着华贵,身材略显消瘦的中年男子,在两名侍卫的保护下,缓步走了进来。想来这人便是燕国的太子丹殿下了。
议事厅里面的众人见到了太子,一起鞠下躬来,齐声说到:“参见太子殿下。”
太子摆了摆手,说道:“各位义士,免礼了。”
一名卫兵搬来了一把椅子,太子丹又咳嗽了几声,坐了下来。只听他开口说道:“各位义士,现在我燕国所处的情势,想必各位己经清楚了。秦国势大,己占据大半个中原,今在我国南部易水河畔集结重兵,对我燕国国土虎视眈眈。而我燕国经过连年争战,国力日渐衰微,人民生活困苦不勘,已经没有与强秦正面作战的实力了。”
说到这里,他深深叹了一口气,又咳嗽了几下,接着讲道:“我们虽然不能与强大的秦军正面交战,但可以釆用其它方法迫使秦军退兵,如果能够把秦王嬴政刺杀,秦国必定群龙无首,至少在几年之内不会进犯我国。我这次召集各位来,便是想和各位商讨一个刺杀秦王嬴政的方法。”
此言一出,议事厅内一阵轻轻地骚动,许多人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太子丹又咳嗽几声,待得众人重新安静下来,接着说道:“今日与诸位第一次见面,便以此等重任相托,实在是情况危急,迫不得已。对于如何刺杀秦王,各位有何良策?还请报上姓名,一一道来。”
话音刚落,一个手持长弓的壮汉从众人中走了出来,对太子丹鞠了一躬,说道:“在下赵田,赵国人氏,擅于弓箭,我可以潜入秦国,趁秦王外出之时,暗中射箭,将他射死。”
听了他的话,太子丹低头思考了起来。这时,在人群中的那名书生,微微摇了摇头,往前走了几步,对太子丹行了一礼,说道:“以在下之见,这个方法不是很妥当。那秦王嬴政平日都处在深宫内院,很少外出。即便偶尔外出,也必定戒备森严。而且我听说他乘坐的马车,是由特殊的木料制成,比寻常的马车要结实数倍,无论是怎样的强弓利弩都无法射穿。不仅如此,据说他的身上还穿着金丝软甲,即便被弓箭射中,也伤不了他。”
听了这位书生的话,太子丹微微点了点头,说道:“此话言之有理啊。请问,这位书生是何人?我想听听你的高见。”
只见那位书生说道:“在下张良,乃昔日韩国宰相张平之子。几年之前,韩国被秦国所灭,在下无家可归,便四处漂泊,希望结识一些有志之士,共同商讨灭秦大计,以报国仇家恨。以在下愚见,刺杀秦王嬴政,此事非同小可,绝非三日两日可以成功,需长谋远虑,想好一个万全之策,才有成功的可能。在在下看来,刺杀秦王的方法不外乎两种。一种是让我们的刺客先取得秦王的信任,能够靠近秦王,再将他刺杀。另一种方法便是在秦王外出之时,做好埋伏,不用弓箭,而改用巨石,或者其它重物,砸向他的马车,那马车虽然坚固,但终究是由木料做成,只能抵挡弓弩而已,若被巨石或者大块的铜铁击中,秦王必死无疑。”
太子丹点了点头,问道:“那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刺客接近秦王呢?”
不等张良作答,一名瘦高的男子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对太子丹行了一礼,说道:“在下有一个计策,可以靠近秦王。”
太子丹连忙问道:“什么计策?”
只听那人说道:“在下高渐离,乃是一名乐师,善于击筑。我听说秦王是个喜欢音律的人。我可以去秦国,把自己推荐给秦王,为他演奏乐器。取得他的信任之后,再想办法行刺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