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孩子中,素芬住得最远,见面机会也最少。
素芬让三庆陪父亲聊天,自己则去厨房准备饭菜。
尽管父亲说不吃,素芬还是继续烹饪。
饭菜准备好后,看到父亲脸色依旧苍白,素芬便劝父亲吃些热腾腾的汤面暖身,还端上了粉条炒豆腐,让三庆陪着父亲小酌几杯。
老爹拒绝接过碗,表示自己在来的路上已经用过餐,完全不觉得饿。
三庆邀请岳父共饮,但岳父并未举杯。他们只是交谈,其中谈论最多的是他将女儿远嫁他乡,对此感到愧对素芬和妻子。
素芬即将步入四十,年轻时对父亲的决定感到不解,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刘三庆的关怀和孩子们的成熟,那份埋怨早已被岁月的风尘所掩埋。
老爹询问素芬是否怨恨当年远嫁他乡。
素芬坦诚地回答,年轻时确实很愤怒,因此婚后头两年未曾回娘家。
但随着时间推移,她逐渐理解了,无论在哪里生活都是一样的。
三庆虽然有些固执,但性格温和,孩子们也变得懂事,她感到很满足,并感激父亲当年的决定。
唯一让她感到遗憾的是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
听到这些,老爹紧锁的眉头终于慢慢放松了。
素芬注视着父亲,疑惑地询问为何他今日穿上了那件多年未动的中山装,记得他曾言要将它留作最后的纪念。
父亲低头审视着自己的装束,脸上洋溢着自豪之情,他轻抚着衣襟,却未直接回应素芬的问题。
他自言自语道,岁月匆匆,这衣服依旧合身,真是不易,真是不易。
话音未落,他从口袋中取出一个被蓝色手帕包裹的物件,递给了素芬。
素芬打开手帕,发现里面是一叠钱,既有新钞也有旧钞,包括一分两分、一角五角、一元两元,最大的钞票是三元。
父亲解释说,这些钱是他们和母亲积攒的,特意为她这个小女儿留下的。
他提到自己和老伴年纪大了,花销不多。
素芬明白娘家的经济状况不如自己家,于是她将手帕重新包好,还给了父亲,表示她和三庆目前经济尚可,这些钱还是让他们自己留着用。
父亲对三庆说,当初订婚时,他并未见过三庆,只因三庆的父亲与他情同手足,曾冒死救过他的命。
一次酒后冲动,两位父亲便为孩子们定下了婚事,幸运的是三庆和素芬并未让他们失望。
他只希望三庆和素芬能常带孩子们回娘家探望。
三庆连连点头,承诺孩子们现在上中学了,有空就会回来,等到假期时,还会带着孩子们一同回来。
正当交谈之际,张老五邻居敲响了门,请求借用煤油。
三庆热情地邀请老五上炕共饮,但老五表示有事在身,改日再聚。
素芬注意到,尽管在炕上暖和了许久,父亲的身体依旧透着寒意,面色也始终苍白。
她询问父亲健康状况,父亲回答说一切安好,无甚大碍。
夜深人静时分,素芬整理完餐具,让父亲安睡于炕头。
翌日清晨,素芬早起,发现父亲的被褥依旧整洁,且触感冰凉,便出门寻找,但四周并未发现父亲的踪迹。
张老五邻居询问素芬在寻找何人,素芬回答在找她的父亲,老五表示未曾见到,并询问素芬父亲何时到来。
素芬斜睨了老五一眼,答道昨晚父亲就在这里,你来借煤油时,他正和三庆在炕上喝酒。
老五显得困惑,挠头说,我记得昨晚只有你和三庆在炕上,不见其他人。
素芬拿起身旁的扫帚,威胁老五,若再胡言乱语,便要敲打他的头。
随后,她进屋唤醒三庆。
张老五呆立当场,皱眉思索,挠头后,也继续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三庆与素芬忙碌了整个上午,却始终未能寻见老爹。
他们猜想老爹可能去了某个村庄探望老友,也没有立即返回娘家。
正当他们讨论之际,院外响起了马匹的嘶鸣声。
三庆急忙走出院子,发现来访者是二舅哥,便立刻请进屋内。
二舅哥透露,昨日傍晚,老爹在用餐时突然昏厥,口中不断含糊地呼唤素芬的名字。
他因此连夜赶来,由于天色已晚,便在镇上停留了一夜,所以现在才到达。
素芬与三庆听后,面面相觑。
素芬向二舅哥讲述了昨晚老爹来访的情况,但二舅哥表示怀疑,认为素芬过于思念父母。
三庆也证实了素芬的话,只是老爹既不进食也不饮酒,声称已在路上吃喝过。
二舅哥听后惊讶不已。素芬再次向邻居老五求证,老五确实没有见到老爹在炕上。
素芬感到事情不妙,没有准备马车,而是让三庆骑马带她迅速赶往娘家。
刚进村,他们便看到了门外悬挂的白布。
进屋后,素芬见到老爹穿着那件深蓝色的中山装,戴着那顶新买的帽子,仿佛就是昨晚在她家炕上的模样,只是老爹的眼睛永远地闭上了。
在极度悲痛中,素芬与兄弟姐妹们一同处理了老爹的后事。
素芬的母亲后来告诉她,父亲这三年来一直念叨着对小女儿的歉意,因为她嫁得那么远,他不知道她是否思念家人,也未曾回家探望。
在这三年里,父亲节衣缩食,为小女儿积攒了一些积蓄。
话音刚落,她从柜中取出一块蓝色手帕。
素芬双手颤抖地接过并打开,正是那个夜晚,父亲给她的那叠钱,既有新钞也有旧钞,包括一分、两分、一角、五角、一元和两元的,最大的也不过三元。
素芬没有拒绝,收下了手帕和钱。
那天,她在父亲的坟前哭了很久。
素芬对三庆说,那晚发生的事,或许只是他们俩的一场梦。
三庆和素芬决定,把母亲接到自己家中,一直住到第二年春天。
从此以后,无论多忙,素芬和三庆每年都会回娘家两次。
素芬希望在梦中见到父亲,但父亲从未出现。
或许是因为心中的牵挂已了,他在人间再无牵挂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