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遇难(下)
拳小将2025-10-29 10:022,419

三郎迅速拿起一根木棍,打算进屋捉拿盗贼,却听见秀娟笑嘻嘻地说:别担心!陈三郎不会回来的,他最听我的话了,还夸我贤惠呢,哈哈……

你这丫头,真是机灵,这样也好,我们俩可以成为一对长久的夫妻,屋内的男子说道。

小姐无法容忍我,秀娟我也真是命苦,还得这样偷偷摸摸地见面,只听屋内秀娟在抱怨男子。

男子又说:这事也不难,找个机会除掉那个小木匠,你就成了丧夫之人,到时候我们还需要偷偷摸摸吗?

这个东西你拿着,放在床榻下面,等他回来的时候,放在酒里让他喝下,他就不会再碍事了,哈哈……

公子,这倒是个好主意,说完秀娟依偎在男人的怀中,这一幕被门外的陈三郎全部听见看见!

他悔恨自己为何如此愚笨,竟然被这毒妇玩弄在掌心之中。

陈三郎挥舞大棒,将房门砸开,吓得秀娟与男人傻站了起来,陈三郎刚要挥起木棒砸向二人,他仔细一看这男人倒是熟人,就不就是唐公子吗!

怪不得让我在府中居住,这是调虎离山之计啊!

此刻的唐公子见事不妙,翻窗而逃,留下了秀娟与陈三郎在屋里,秀娟扑通一声跪在三郎面前:三郎,你听我解释,不是你想的那样,我是被逼迫的。

那天,唐公子携仆人至我家,欲聘你为工,他觊觎我的美貌,趁你外出时对我施暴,若我反抗,他便威胁要对你不利,因此我……

三郎,看在我们夫妻情深的份上,请你原谅我,我发誓今后会与你好好生活,秀娟此刻满面哀求。

我陈三郎何曾亏待过你?

你竟还想欺骗我,别以为我没听见,你与唐公子早有旧情,你如此狠毒,竟欲加害于我,陈三郎从床下翻出一包粉末状物品,质问秀娟,你解释一下,这是什么?

这……这是用来毒老鼠的,你不在家时,夜晚老鼠太多,我感到害怕,所以……

事到如今,你还在狡辩,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陈三郎拽着秀娟,直接前往官府,秀娟在官府极力否认。

县令见此女企图谋害亲夫,深感愤慨,便下令对她施以三十大板,秀娟这才吐露真相。

原来秀娟本是大户人家的侍女,与柳小姐一同嫁入唐府,不料却引诱了小姐的夫君,小姐虽怒,但念及旧情。

毕竟秀娟自七岁起便陪伴在侧,柳小姐思量再三,决定让家丁为她找个婆家,以免今后再有纠葛,也算是对她的照顾。

因此,就有了最初的一幕,老木匠欲为秀娟赎身时,家丁却不同意,因为柳小姐早有指示,要为秀娟找个年轻的男子,也算尽了主仆之情。

不料唐公子雇佣陈三郎做工,偶然又遇见了秀娟,两人旧情复燃,唐公子与秀娟密谋,先将你引开,然后秘密相会,共同策划了杀害陈三郎的阴谋。

只是隔墙有耳,恰巧被邻村来讨水的老妇人听到,她不敢泄露,便急忙离开,某日老妇人因饮水之事而忧愁,恰巧遇到了热心的陈三郎,他帮助了老妇人。

因此,陈三郎被提醒要小心娘子,这让他发现了秀娟和唐公子的私情,否则他可能会无辜地死去,命丧黄泉。

真是个心狠手辣的女人,来人,把她关进监狱,严加看守,她犯了谋杀亲夫的罪,秋后处决。

秀娟听到县令的判决,立刻倒地昏迷,不省人事,被两名差役带走了。

不久,唐公子也被捕归案,他皮肤白皙,哪里受得了严刑逼供,不到一会儿,就全盘托出,供词与秀娟所说的完全吻合,两人一同被关进了大牢。

陈三郎回到家里,心情沉重至极,反思自己的一生,既幸运又悲哀,幸运的是遇到了恩师,不幸的是常被人视为不祥之人,还娶了这样一个妻子,人生的意义何在?

于是,他独自一人前往小树林,打算结束自己的生命,他将一尺白绫挂在树枝上,正准备自尽。

三郎啊,别做傻事,快点下来吧。原来是太婆,她蹒跚地走来,气喘吁吁。

她担心三郎,便去家里探望。邻居告诉她三郎去了南山,于是她急忙追来。

太婆走到三郎面前,给了他一巴掌。

三郎颓废地坐在地上,自言自语:太婆,就让我走吧!这世上我已无牵无挂,或许我真的是个不祥之人。

我这老太婆都没你这么消极,你应该感到庆幸,能早些看清一切。

这样做,对得起你的师父吗?

听到这话,陈三郎忍不住大哭起来:是的,我对不起师父。

师父希望我成家立业,过上幸福生活,但我却让他失望了。

太婆,我错了,我这就跟你回去,好好生活。

从那以后,陈三郎变得更加勤奋工作,虽然独自一人,但他把家里整理得井井有条,养了一些花草和宠物,生活得非常快乐。

有一天,太婆来访,带来了一位女子。

这位女子名叫孟瑶,是太婆的干女儿。

孟瑶的父母已经去世,她远道而来投靠太婆。

没想到太婆家境衰落,孟瑶非常难过,决定留下来和太婆一起生活,以便照顾她。

太婆忆起陈三郎,便向孟瑶提及他的境况,孟瑶听后心生怜悯,太婆征询孟瑶意见后,便携孟瑶前往陈三郎家,期望两人能结为连理。

陈三郎与孟瑶姑娘一见钟情,不久便举行了婚礼,婚后两年,他们喜得一子一女,夫妻俩见太婆年事已高,便将她接回家中奉养,一家五口生活温馨和睦。

陈三郎技艺精湛,求他做工的人络绎不绝,生活过得相当富足,令村中人羡慕不已。

自那以后,人们纷纷称赞陈三郎福气深厚,再无人提及他过去的不幸。

孟瑶贤惠无比,一双儿女聪明伶俐,加上太婆帮忙照看孩子和家务,真是家有老者,如获至宝,陈三郎的故事在乡间广为流传,成为美谈。

陈三郎的人生道路充满艰辛,他未获得父母的疼爱,甚至被视作不吉之人,最终父母双亡,他遭受旁人的非议。

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位慈祥的老木匠,从他那里学到了手艺。

老木匠心地仁慈,对待三郎如同自己的孩子,竭尽全力为他安排婚事。

由于老木匠无嗣,陈三郎最终为他守孝送终,这正体现了以心换心的真谛。

秀娟背弃了她的主人柳小姐,但柳小姐念及旧日情谊,命家丁为她寻觅良缘。

然而秀娟并未悔改,反而与旧情人重燃旧情,再次背叛了丈夫和主人。

如果她能及时回头,珍惜与陈三郎的生活,她的未来本可以幸福美满。

秀娟却不知悔改,继续与旧情人纠缠不清,再次背叛了她的丈夫。

如果她能及时醒悟,与陈三郎共同生活,她的后半生本可以是幸福的。

太婆遭遇困境,年迈体弱又逢干旱,饮水成了难题。

幸得陈三郎伸出援手,太婆便提醒三郎提防自己的妻子,陈三郎因此避免了一场灾难,这说明帮助他人有时也是在帮助自己。

陈三郎后来重拾信心,娶了太婆的义女为妻,并且有了两个可爱的孩子,同时收养了太婆。这证明了善有善报,好人终将得到好报。

继续阅读:第二百一十七章:捞尸人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在东北当第六仙儿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