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武面色阴沉地推门进来,马月仙扫了一眼,冷冷地说:“这么早就回来了?摆着那副臭脸给谁看?今天我身体不适,你自己动手做点吃的吧!”
“我黄武娶你为妻,可曾亏待过你?你为何与那柳公子做出不轨之事?事已至此,我不想让事情闹大,以免丢人现眼,你带着你肚子里的孩子离开吧。”
“你这卑鄙小人,竟然骗我说去卖货,实际上却躲在家里偷听?”
“哼!我成了小人?你走吧,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我黄武这小地方容不下你这尊大佛。”
马月仙气愤地返回娘家,父亲得知女儿的糊涂行为,愤怒地将她赶出家门,走投无路的马月仙只好前往柳府求助,开门的瞬间,一个大腹便便的女子出现,正是柳公子的正室刘玉瑶。
“马月仙,你真是阴魂不散啊?王管家,去把柳公子叫出来。”刘玉瑶命令身边的管家。
“夫人,求您了,成全我和柳公子吧,我已经怀了他的孩子,哪怕让我留在柳府做个仆人也行。”
刘玉瑶见丈夫走了出来,转头质问:“相公,这是你惹的祸吗?”
“娘子,听我解释,是这个女人硬要缠着我,我只爱你啊!马月仙,你这个无耻的女人,还不快滚。”柳公子指着马月仙斥责道。
“你怎么能这样对我?我怀的可是你的孩子,是你柳家的血脉,你这个负心汉,我会让你后悔的。”
“你这无耻的女人,别污蔑我,你肚子里的孩子和我柳家毫无关系,来人,把她赶出去,娘子别生气,你还在孕期,若有个闪失,我怎么活下去?父母也不会放过我的。”柳公子扶着妻子回房,仆人将马月仙拒之门外。
马月仙越想越气愤,既不能回家,娘家也不愿收留,一怒之下投河自尽,直到次日有人发现河中漂浮着一具女尸,才报了官,官兵下水打捞,却发现马月仙的尸体仿佛被什么固定住,怎么也拉不动。
马月仙的父亲在得知消息后,深感懊悔,自责未能留住女儿,但人已逝去,无法复生,只得安排后事,便去求助秦五爷打捞遗体。
恰巧秦五爷抱病在身,朱贵便主动请缨去捞尸。他抵达河边,划船至浮尸所在之处,只见马月仙面朝上,腹部微凸。朱贵用浸有黑狗血的绳索系于腰间,潜入水中。突然,平静的水面涌起巨大漩涡,将女尸和朱贵一同卷入水底。
幸运的是,到了水底,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朱贵勇敢地将绳索一端系在女尸腰上,慢慢向上拉,但拉到一半时,他发现自己动弹不得,连腰间的绳索也解不开。若不及时上岸,他恐怕会命丧河中。
朱贵感到自己仿佛被束缚,心中充满恐惧。在危急关头,他咬破手指,这才恢复了力气,能够自由活动。他解开了腰间的绳索,游回船上。
“朱贵,迅速将船划回。”师父在对岸呼唤,朱贵上岸后,详细地向师父报告,并透露那具女尸似乎怀有身孕。
秦五爷闻言怒火中烧,领着徒弟欲离去,却被马父急忙拦下,恳求道:“五爷,这姑娘命途多舛,我不愿她沉尸冰冷河底。”
“你让我徒弟去捞尸,却隐瞒真相,差点害他丧命。幸亏他仍是童子之身,咬破手指才得以脱险。为何不告知你女儿已孕?若溺水时间过长,将化为母子煞,届时无人能安宁。”
马父听后悲痛欲绝,向秦五爷坦白了女儿马月仙的遭遇。
“解铃还需系铃人,唤来柳公子,我将带他去捞尸。只有平息那母子的怨气,她才会离水上岸。”
柳公子得知马月仙化为怨尸,坚决不肯前往,朱贵只得独自返回,秦五爷面色阴沉地说:“既然如此,柳公子只能听天由命了。”
就在此刻,一个声音响起,转身一看,原来是马月仙的丈夫黄武。
“夫妻情深,死者为大,我愿意随你去捞尸。”黄武坚定地说。
“好,那就试试看吧。”秦五爷取出一支浸过黑狗血的大笔,在纸上画符,随后焚烧成灰,撒入河中。
朱贵带着黄武来到马月仙落水的地方,朱贵再次潜入水中,眼看即将拉起马月仙,却像之前一样无法拉动。黄武见状,立刻上前帮忙,在船上用力拉扯绳索,但两个壮汉仍旧无法拉动。
黄武松开绳索,沉思片刻后说道:“娘子,听我一言,放下怨恨上岸吧。为了一个负心汉不值得,若有来世,愿你投生良家,我不再怨你,听我的劝告好吗?”
朱贵没想到自己拼尽全力也拉不上来,黄武的几句话却轻易地让马月仙上岸。朱贵将绳索系在船上,拖着马月仙上了岸。
秦五爷抚须道:“幸亏黄武明大义,否则河中又添一对冤魂。如今上岸,也可安息了。”
黄武与岳父安葬了马月仙后,继续他的走街串巷叫卖生涯。一天,突如其来的大雨让他早早归家,喝了两杯酒后,感到头晕,不知不觉睡去。不知睡了多久,他听到有人呼唤自己的名字。
黄武起身下床,打开门,眼前站着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妻子马月仙。
“夫君,我深感歉意,此生已无法补偿,唯有期待来世再续前缘。你命中注定会再娶,那时我们自会重逢。感谢你让我释怀仇恨,否则我将永远困于冰冷的水域,无法解脱。”马月仙言毕,身影渐渐消散。黄武惊醒,浑身冷汗,从床上坐起,意识到自己只是做了一场梦。
黄武的故事并未被人嘲笑,反而赢得了人们的尊敬,认为他是个真正的勇士。不久,媒人来访,向他介绍了一位名叫雪兰的姑娘。一年后,雪兰为他诞下一女,孩子的手臂上赫然出现一块梅花形的胎记,与已故妻子的胎记如出一辙。
马月仙虽然遭遇不幸,却并不值得怜悯,她的结局是自己一手造成的。然而,她又是幸运的,因为黄武不追究旧怨,使她得以重新开始。
在辽东的一片区域,居住着一位名叫薛三贵的老者。某天,他上山拾柴时,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狐狸。心怀怜悯的他,用自己身上的皮衣将狐狸裹起,并带回了自己的家。
经过三个月的悉心照料,小狐狸在薛老汉的看护下完全康复。他决定将其释放回大自然,但出乎意料的是,小狐狸总是自己找路返回。经过几次反复,薛老汉也就不再驱赶,既然它不愿离去,便让它留在身边。于是,薛老汉整理了仓房,小狐狸便在此安家落户。
薛家虽然贫穷,但薛老汉的儿子薛子阳相貌堂堂,却始终没有女子愿意嫁给他。这让薛老汉非常焦虑,他常常在外四处游说,希望有人能为儿子牵线搭桥。
“父亲,我与金玉瑶情投意合,我们已经私下许诺终身,您不必再为我的婚事操心了。”
“子阳,玉瑶是个好姑娘,但她身体虚弱,金家如今只剩她一人,真是命运多舛。如果她愿意嫁入我们家,我们一定要好好待她。”薛老汉这样回答。
“太好了!我还担心您会反对呢,我明天就去告诉玉瑶,尽快把她娶进门。”
不久,子阳和玉瑶喜结连理,子阳的细心照料让玉瑶的健康状况大为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