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互相竞争啊
“他们也很好,我回去的时候要买一点糖果和饼干给他们带回去的,你们不用担心了,这些都是你们吃的。好吧。都吃了它。”
父亲走后,我们又将剩下的一些饼干和糖果给了一点蓉蓉和罗明、杜芸等尝了尝。
罗明说:“你这个家伙,有福气啊,内外都有好东西吃啊。还是要靠真本事吃饭哇……”
“你说内外都有吃的是什么意思啊?”我问他。
杜芸笑:“这你应明白啊,是说你你爸爸送糖果你吃,这是家内的人给你吃好东西吧。那外面有好东西吃,就更明显了……”
我笑:“你是说方峰海给好东西我吃,是啊。”
罗明笑着点头。
我说:“那是他要求我给他指点作文啊。”
罗明说:“你也给我帮帮忙哩,你从三年级跳到四年级来了,我的作文老上不去。”
“你可以啊,你的作文都在75、76分以上。”我说。
罗明说:“真的啊,我的作文,还没得过80分,这是优秀的最低分数啊,我做梦都想作文得80分啊。”
“那就想想对你感兴趣去的事啊!”我说,“实际上,我们在二队那些时候,还是有好多很好玩子的事啊。还有很有意思的人,都可以写写的。就像我们学校的事,这新校区也是能写出好作文来的。”
“那好啊,我就想把‘柯疤子’这个家伙写一下的,他是莫样的拐,我们又是如何想办法与他斗智斗勇的。”罗明说,“这些事写出来,怕有味道啊。”
我说:“肯定有人看的,说不定黄老师要在班上念你的作文的。”
“那我可不敢,但是我要尽最大的努力将这些事写出来。”罗明说,“好哇!就写。”我说,“一定可以拿个好分数的。”
“我写了你帮我看看,好吧?”罗明征求我的意见。
“我学习一下吧。”
“你谦虚了。”杜芸笑。
我说:“谦虚使人进步啊。”
“这是毛主席说的。”蓉蓉也走了过来,“庙生,,我明年也要写作文啊,你教教我吧。”
我说:“那有老师教你哇。我还是一个小学生哩。我的小姐姐。”
罗明和杜芸听了都笑起来。对蓉蓉说:“你可是小姐姐啊!”
“庙生讽刺我的,这……你们也不懂。”
我说:“你现在把语文学好。到了你读三年级的时候,再说吧。好不好,我能帮助你,就尽力给你点一点。这总可以唦。”
“要得。咱们先说好。这样我也就有底了。”蓉蓉很高兴地点点头。
在镇上,也有一所小学。都是当地镇里和村里的细伢在读书。听说比我们要差一点,但有几百学生,还有六年级,而我们最高的是五年级,他们学校也经常和我们走动,来往。用如今的话来说,是竞争。他们学校主动提出,要和我们几个年纪的分别搞一次作文竞赛,说起来理由很好听。说是向我们矿上上的子弟学校学习,而实际上,是想拿作文将我们比下去,因为我们两个学校都是属于县里管理的,县教育局一个学期都要来几次,检查我们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的。
叶校长和他们学校的校长在一起开过几次会的,都挺熟的。对方一说起这事,叶校长就答应了,他也晓得对方的真正用意。他与黄老师商量了几次,就将我们这边参加作文写作的名单定了下来,一共有三个人,不分年级,我一个,还有方峰海和罗明。啊们那学校的名单我们就不得而知了。黄老师又具体去了一次那镇上的小学,双方就对一些具体的比赛事宜也商量定了下来,确定在下个星期天在我们学校举行,一边出三个学生。并且是男女女不分,年纪不问,都代表自的学校参赛。作文题目也放宽一下,写一个记事的作文,再就是一篇写人的作文。题目由参赛的学生自己定,但不能跑题,字数要求至少800字以上。能写到1300字至1500字也可以,但也不要太长,不超过2000字。黄老师回来后,就将我们三个人找到一起,说了这些很具体很详细的事。我一听就很紧张,说:“我怕写不好啊。”
方峰海说:“黄老师,还是换别人来参加吧。我要是写不好,就丢了咱们学校的脸啊。”
罗明也慌张地说:“黄老师,我没有底啊,写不好就砸了咱们学校的名声,很丢人的。”
黄老师看了看我们:“你们说说,叫谁换你们去参加比赛呢?”
我们一时都傻了眼,要说作文,我们都写的不怎么样,但让我们再挑几个写的还可以的同学,还真难再选几个出来。我们几个都低下了头。
“你们紧张、害怕。我看他们学校的学生说不定更紧张啊。我跟你们说一件事。”黄老师很温和地说,“就是龙苗生的那篇作文,我给他们学校五年级的语文老师看了一下,他说,他们学校那边还没有看到有学生写出这样的作文。不论从结构、立意和人物的的事迹,都很写的不错。还有方峰海那篇,那个老师,看了以后,也说,这很教育人,主题立意很好,人也写的很生动的。你看看,我们还是有底子啊,不要一听说参赛,就紧张,只要你们参加了一两回这样的比赛,就有经验了,就再不紧张的了,事情都有第一次的。”
他这一说,我的心里就好受一些,也不太紧张了,没想到我的作文还受到对方学校老师的表扬和肯定啊。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啊。我的情绪也平和了好多。
黄老师又说:“你,方峰海,就从你爸爸身上再发掘一下,写写他的战斗故事啊,那你也是很好的。很能打动人的。也可以写现在……,他看了看我和罗明,又说,你们也可以写过去的人和事啊,可以写自己的亲人,也可以写别人,别的事啊,但有一条,一定要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