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要是没有其他事,那就退朝吧!”
又一天早朝,周啸等没有大臣再开口后说道。
上次的事情之后,在方和同和六部尚书的大力支持下,他依然继续监国。
而且在与方和同和六部尚书一番交谈后,如今的周啸已经不再是之前那种糊弄的状态。
尤其是在意识到周昊和武皇很可能回不来的情况下,周啸更加不敢掉以轻心。
唯一让他有些郁闷的是,他对于处理政务的确没有经验和天赋,很多事情放到面前之后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当然,好在有方和同和六部尚书替他出谋划策,这段时间也算安稳。
目光扫过下方的一众大臣,见大臣们的确没有开口的意思,周啸便准备起身离开。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突然响起。
“二哥,我有话说!”
听到这道声音,周啸的脸色瞬间阴沉下去,冷冷地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这道声音不是别人的,正是出自周铭之口。
对周啸来说,经过上次的事情后,周铭再也不是他的兄弟,而是他的仇人。
“什么事?”
周啸冷冷地问道,脸上闪过一抹警惕,同时向方和同和六部尚书所在的方向看了一眼。
上次周铭在早朝上开口,直接将他最隐秘的事情公之于众。
这一次,不知道又要闹什么幺蛾子!
方和同和六部尚书也紧张起来,齐齐看向周铭。
如今的周铭,已经将朝中将近一半的大臣拉拢到了麾下。
他们有时候做了决定让下面的人执行,都还要费一番周折。
可以说,哪怕周啸有武皇的监国命令,现在的周铭也不容小觑!
周铭感受到这些警惕的目光,得意一笑。
这些人终于感受到了自己的强大,知道紧张了!
一时间,周铭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周行还是太子的时候,他需要蛰伏,所以根本不敢展露自己的实力。
好不容易熬到周行急于求成被关起来,周昊却又异军突起,而且还得到了武皇的赏识。
他策划的几起针对周昊的手段,却全都被周昊化解,甚至他还为此付出了不少代价。
那个时候的他,甚至比周行时期还要更惨。
好在周昊那小子贪功冒进,竟然想趁着旱灾一举拿下南梁。
现在好了,那小子被困在南梁,甚至还让武皇也被困住,终于到了他大展身手的时候!
目光从周啸和方和同等人身上掠过,周铭心中越发得意。
他停顿的这几个呼吸,这几人的神色越来越凝重。
这就是随意玩弄他人的感觉么?
周铭有种想要放声大笑的感觉。
周啸等了一会,却没有等到周铭开口,忍不住道:“三皇子,你到底有什么事?”
周铭这才淡淡一笑:“二哥,我要说的事,是关于再次种植红薯的事情。”
周啸一愣,连忙看向方和同。
他对打仗颇为精通,但对政务,尤其是农耕一窍不通。
这件事情,他是交给方和同和户部尚书寇安宁一起处理的。
方和同听周铭提起红薯的事情,立刻警惕起来。
此前周铭就有过前往随州试图争抢功劳的前科,如今再次提起这件事情,很可能想要故技重施。
毕竟,红薯可是事关天下百姓,功劳不是一般的大!
“不知三皇子对再次种植红薯有什么想法?”
寇安宁此时皱眉问道。
他的想法和方和同一模一样,也觉得周铭肯定又打起了歪主意。
听到寇安宁开口询问,周铭呵呵一笑,反问道:“寇大人,你身为户部尚书,难道不知道本宫要说的是什么?”
“要是这样的话,你这个户部尚书完全不合格!”
说到这里,周铭扭头看了沈湖平一眼:“依本宫看,应该让有能力的人来当。”
寇安宁的脸色立刻难看起来。
周铭这几句话完全就是故意针对他。
他是户部尚书不假,但却不是算命先生,更不是周铭肚子里的蛔虫,怎么可能知道周铭要说什么?
而且就算他真的说对了,周铭也不可能承认,到时候还是这一套说辞。
他可不会觉得周铭真的为天下着想。
这么贬低他,无非是想要提拔沈湖平罢了!
“红薯一事事关重大,三皇子请接着说这件事吧。”
方和同此时开口,将话题重新转圜回去。
周铭瞥了方和同一眼,并没有继续在这个话题上多做纠结。
对于寇安宁,他可以随便打击,但方和同就不一样了。
方和同当了将近二十年丞相,在朝中门生故吏众多,要是直接针对他,说不定会引起公愤。
当然,这也只是现在不好针对而已。
等他登上大位,第一个要清算的,就是方和同和敢支持方和同的那些人!
“本宫觉得,将红薯种在南境这一计划,绝对不可行!”
此话一出,方和同不由得一阵愕然。
寇安宁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先看了周啸一眼,见周啸微微颔首,便立刻开口。
“三皇子觉得这个计划有什么问题?”
问完这个问题,寇安宁不等周铭回答,便接着道:“我北凉大部分区域如今气温已经下降,只有南境那一块区域尚且温暖,能够使红薯在最快时间里再次成熟。”
“下官想请问三皇子,难道三皇子还能找出第二块如此好的地方?”
周铭瞥了寇安宁一眼,摇了摇头:“本宫找不到。”
寇安宁皱起眉头,显然没想到周铭回答得如此干脆,便向方和同看了一眼。
方和同此时也正在沉思,周铭的回答同样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找不到类似的替换地方,周铭竟然还提出这件事,他到底想干什么?
其他大臣们也纷纷交换着眼神,不太明白周铭的意思。
只有沈湖平十分平静的站在那里,等接收到周铭的眼神之后,向前跨了一大步,来到前列。
“臣觉得三皇子所言极是,是该换个地方!”
众人的目光,立刻全都聚集在沈湖平身上。
现在满朝文武谁都知道沈湖平和周铭坐在一条船上,沈湖平的话,其实就是周铭的话。
而这个时候之所以让沈湖平站出来,便是呼应周铭刚刚所说的那句有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