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缓和了语气说道:“不过,如果你真的对《山海经》感兴趣,本宫也可以把你送到你李夫子那儿去。但是你其余的功课,还是不许落下。”
宋曦月听后,眼中闪过一丝亮光,抬头看向苏贵妃:“真的可以吗,母妃?”
苏贵妃点了点头:“嗯,只要你能帮着本宫在皇上面前争宠,本宫不会束缚你太多。”
“谢谢母妃!”宋曦月开心地不行,赶紧行礼,感到心中的烦恼似乎减轻了不少。
当天晚上,苏贵妃派人去李夫子那里,希望他能在空闲时间为宋曦月讲解一些《山海经》的内容。李夫子听后欣然答应,贵妃娘娘发话,他岂能不听?
第二天早上,宋曦月一改往日的不快,满脸兴奋地来到书房。见到李夫子时,她行了一个礼:“夫子早!”
李夫子笑着点了点头:“贵妃娘娘已经和臣打过招呼了,五公主有这份兴趣是好事。”
“多谢夫子。”宋曦月高兴的说。
宋九月此时刚从外面走进来,准备上课了。看到宋曦月站在这里,她疑惑地看着宋曦月。
“五姐姐,你怎么来了?”她好奇地问道。
宋曦月得意地笑了笑:“告诉你吧,我也是来听李夫子给我讲《山海经》的故事的,以后咱们两个就一起听课了!”
宋九月眨了眨眼,愣了一下,然后笑说:“贵妃娘娘同意了?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一起吧!”
宋九月放学后,兴冲冲地跑回了母妃的宫中。慧贵人已经在等候,看到宋九月回来,微笑着迎了上去:“今天学得怎么样?”
宋九月一边喘着气,一边迫不及待地说道:“阿娘,你猜怎么着?今天五姐姐也来李夫子那儿听《山海经》了!我们以后就一起上课了。”
慧贵人听了,不禁惊讶地睁大了眼睛:“什么?五公主也去听《山海经》了?”她微微蹙眉,显然是没有想到苏贵妃会同意这样的事情。
“对啊,她早上还一脸得意地说,她是特意让贵妃娘娘安排的。”宋九月解释道,“现在五姐姐每天在李夫子那里听完《山海经》后,还要去上书房听四书五经,她也不嫌累的慌。”
慧贵人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轻声说道:“苏贵妃自也有她的考量。她有没有欺负你啊?”她担心的问宋九月。
“没有,估计她也不敢作妖,她如果继续想听故事的话,一定得乖乖的。不然的话,苏贵妃肯定是要把她绑回上书房的。”
第二天,宋曦月一早便来到了上书房,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高兴。
李夫子见到两位公主,温和地笑着说:“今天我们继续讲《南山经》。”
宋九月坐下来,拿起《山海经》,翻开昨天标记的那一页。“夫子,这里说到的青丘狐是怎么一回事?”她好奇地问。
李夫子点点头,指着手中的书册:“青丘之国的狐狸非常灵巧,它们据说可以化作人形。传说在远古时期,有一位狐族美女名叫涂山氏,她便是其中之一。”
“涂山氏是谁?她很厉害吗?”宋曦月听得十分认真,也不由自主地加入讨论。
李夫子点了点头,继续讲解:“据传,涂山氏是大禹的妻子,她的智慧和美丽为当时所称赞。她在帮助大禹治水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是一代贤后。”
宋九月眼睛亮了起来,感叹道:“原来还有这么传奇的故事,我以前都没听说过!”
宋曦月冷哼一声,嘲笑宋九月的孤陋寡闻,补充道:“我听说过这个名字,但不知道细节。原来如此神奇。”
下课后,宋九月和宋曦月走出书房,走在宫里的小路上。她们一路上谈论着刚刚听过的那些神话故事,难得宋曦月没和宋九月作对。
宋九月笑着说:“我觉得这本书太有意思了,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那么吸引人。”
宋曦月点头赞同:“是啊,尤其是那些奇异的生物,简直像是另一个世界。”
她们正聊得起劲时,忽然看到宋儒典走了过来。皇上看见两个人,面露笑容,停下脚步问道:“你们俩怎么一起下学了?小五你不是应该还在上书房吗?”
宋曦月急忙上前行礼:“父皇,儿臣和九妹妹刚从李夫子那儿上课回来,儿臣现在正要去上书房呢。”
宋九月也跟着行礼,恭恭敬敬地说:“父皇,夫子给我们讲了很多有趣的神话故事,儿臣非常喜欢。”
皇上闻言,目光温和地看了看两个孩子,笑道:“你们俩能喜欢这些故事,朕也高兴。小五,你先去上书房吧,等会儿放学了,朕可是要考你功课的,不能因为听故事,而耽误了自己的功课。”
宋曦月身子一抖,赶紧答应了下来。
放学后,御书房。
宋儒典考校了宋曦月这段时间的功课,还好,宋曦月最近生怕功课落下,到时候苏贵妃不让她去听《山海经》了,一点都没敢放松,所以还算是对答如流。
这让皇上很是满意。
苏贵妃听到宫女的回报,得知皇上今儿考校宋曦月的事,宋曦月不止对答如流,还令皇上对她赞赏有加,不由得更加得意了。
她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嘴角上扬:“看样子这个决定是对的。五公主有了学习的热情,也能为本宫在皇上面前争宠不少。”
当晚,苏贵妃来到书房,看着正在埋头苦读的宋曦月,语气温和地说:“曦月,你在学习上的表现很好,本宫很满意。”
宋曦月抬起头,眼中有掩饰不住的欣喜:“谢谢母妃!我一定会更加努力,不让母妃失望。”
苏贵妃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鼓励道:“好孩子,你有这份心就好了。记住,你的成长也是本宫的希望。”
接下来的几天里,皇上一直都宿在苏贵妃的宫中,对宋曦月的进步表示赞赏。这让苏贵妃越发觉得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一天放学后,宋九月拉着宋正彧一起回了永和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