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林卫,那是先帝受早年叛乱的教训,特意成立起来监管百官和民间的机构!他们有密监百官、先斩后奏的特权。
早些年羽林卫斩杀官员和剿灭的江湖势力,简直不能用血腥二字形容,应该叫地狱使者,实在叫人闻风丧胆。
众人更没想到,统领羽林卫的竟然只是个十多岁的少年。
也难怪马县丞看到忠武候的大名,露出那一副又敬又畏的神情。
不过先帝在位十多年,在朝堂上行事虽然狠辣,对待大臣严法专横,却让百姓休养生息为主。
民间百姓对先帝,都是爱戴和尊敬的。此刻听到这位忠武候的悲惨身世,对他也是同情居多。
此时众人的眼光都忍不住问躬身垂首的陈益:
“陈掌柜,你……你宾鸿酒楼的幕后东家,和忠武候有交情?”
从昨日傍晚收到竹潭村的委托开始到现在,陈益连眼都不敢合一下。可他依旧很精神,打了无数鸡血一般的精神。
陈益挺起腰来,眼里闪动着强行按捺住的火苗,傲然回道:
“宾鸿酒楼是忠武候老夫人的陪嫁,如今自然是忠武候名下的产业。只是忠武候名下产业太多,似宾鸿这般镇子上的小酒楼,一直未入侯爷的眼。”
“这次托范解元的福,宾鸿酒楼也算在侯爷跟前挂上了号,鄙下先谢过范解元。”
说着,陈益恭敬地向范志远躬身行礼,范志远则连声推辞,只说是缘分。
以前陈益听命与一位唐总管,只知东家是个京城里了不得的人物。直到昨夜收到荐书后他才知晓,原来自己东家竟有如此强大的身份背景。
向着一脸颓色的商言瞥一眼,陈益只想畅快大笑一场!喜客来背后的陈家,如今只能算个P。
只是宣凌栩为何要为范志远写荐书,陈益也不知道原因。但无论如何,印有宣凌栩私章的荐书,程大学士必然会接收。
在一波一波的震惊中,终于席散,宾主尽欢意满而归。
许林带着慕容小三和江雁儿姐妹先回了学堂。
两人一进书房,慕容小三见江雁儿去厨房烧水,终于忍不住一把掰过许林肩膀追问道:
“阿栩,说实话,你中意的不会是雁儿……不,是江姑娘吧!”
话说到一半,慕容小三就硬生生被许林冷冰冰的眼神逼得唤了称呼,疑问也变成了肯定。
“哈,真是千防万防,没防住身边这个。她一个傻乎乎的丑姑娘,虽然还算可爱,但有什么本事把你迷得神魂颠倒的?”
“就因为她菜做得好吃?那带在身边做厨娘便是,也不必要拼着自己的性命去喜欢的。”
慕容小三对江雁儿的感觉其实不错,但他无法理解许林一次次为了她失去控制的非理智行为。
感觉到慕容小三对江雁儿并无男女之意,许林这才拂开慕容小三的手,淡淡道:
“看来,你还没喜欢过哪个姑娘。”
“呵!谁说小爷我没喜欢过姑娘。我母妃早就寻了屋里人给我,那叫一个暖香温玉。啧啧,那滋味……”
“咳咳……”
终于想起来对至今只能做和尚的许林炫耀这个,实在太不人道。慕容小三觉得自己做人挺厚道,忍下了后面的话。
不然把许林说得气血翻涌,晚上还得累着自己给他多扎针。
许林似乎没听见他说的话,翩然在茶桌旁坐下,烧上炭炉泡茶。
“你眼里只看见皮囊,没看见女子内在,那不算真喜欢。不过江姑娘的好,你不需要都看到,我能看到就行。”
“这话说得,你在讽刺小爷我肤浅?不过小爷我不会与你计较,只可怜你堂堂大男人,连肤浅的机会都没有。哎!真是可怜。”
慕容小三一手摇起他的招牌折扇,摇头叹息着。
“许先生什么事情可怜呀?要不说出来,我们一起出出主意。”
听了半句话的江雁儿撩开门帘,捧着切好的秋梨和一份茶点进来,不由关切地问道。
许林倒茶的手微微一顿,深邃的眸光悄然一缩,只快速盯住手中的水杯,目不转睛。
“哈哈!这事我们可帮不了。江姑娘,小爷我今日吃得有些撑了,能麻烦你帮我熬一碗消食汤吗?”
慕容小三不露痕迹地挡住了江雁儿的视线,找了个理由就将她支开。他决定,不能让江雁儿太靠近许林,直到许林等到寒莓以后再说。
江雁儿未觉有异,点点头转身又去了。
抬眼看着江雁儿的背影消失在门口,许林这才转头看向慕容小三,眼里有一丝不满,冷冷提醒道:
“以后别使唤她,你使唤不起。”
一口气憋在慕容小三嗓子眼,噎得他半晌说不出话来。这个见色忘友的家伙,一点都不体谅自己的苦心。
但慕容小三岂是会轻易退缩的人,他才不会放任他们二人私下相处,便死皮赖脸地守在书房里,看着后来江雁儿姐妹过来跟许林识字。
一转眼,夜色降临。
学堂门口传来扣门声,江莺儿连忙跑去开门,来人却是一脸笑意的范志远和弟弟范志学。
范志远一进门,便对着许林深深鞠了一礼,眼里有一丝红意。
“许兄,小弟今日特来拜会,谢过许兄的指点。倘若没有许兄的指点,我……我必是考不上解元的。”
许林连忙起身迎上,一把托住他的手臂扶起,淡淡笑道:
“我们之间不必多礼。志远兄本身才学出众,我不过稍加提醒罢了,当不起你的大礼。快请坐下!”
几人互相见过礼,这才各自在座位上坐下。
江雁儿带着妹妹也和范志远行过礼,这才在一旁的书桌上,继续练字。不过,她就时不时会听听他们聊什么。
就听四个男人从学业聊到科考,从科考聊到朝堂,再从朝堂聊到如今天下各国的形势,可是让江雁儿长了不少见识。
“据闻我朝与邯步国又有兵事摩擦,可怜边境百姓今夏刚受了蝗灾,此季又受战乱,今冬怕是难免出现一波不小的难民潮了。”
范志远说起他在县城听见的消息,不免眉头紧锁,忧心忡忡。
一旦形成难民潮,首当其冲的就是他们所在的嘉临郡,到时候郡内百姓必然会受影响。
“哎!百姓不过图吃一口饱饭,可这口饱饭,真是不容易啊!”
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太过低下,粮食产量不足,即使是朝庭有心让百姓安居乐业,往往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说到这沉重的话题,三人不由得静默不语。
江雁儿心里突然想起以前看过的一句话,一时感叹,便下意识轻声说了出来。
“果然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