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是来自哪座贤村?”二人已经进入了酒楼,张明表情很平静,虽然这是人生第一次来到这种地方。
“在下来自小圣村。”
“公子这边请。”灵儿看着很是有活力,显然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虽听闻张明来自小圣村,脸上也没有流露出什么鄙夷的神色。
这里空间很大,周围繁植种类极多,花香四散,来往之人都身穿锦绣衣袍,腰白玉之环,烨然如神人,张明一身朴素的装扮倒是显得很是穷酸了。
已经开始了,他随便找了个位置静静地坐下,没有惊动一个人。
“噫吁,吾道之不存兮!复天下之人……”
若是两年前的张明来此,听这些人摆弄文骚绝对如听天文,但今夕不同往日,他之学问不弱于在场任何人。
所谓文会自然是文人墨客齐聚,共述骚人之气,这个世界练气士为人上之人,有文化的读书人在凡人中间也是人中龙凤。
而有文化的读书人和练气士在这个世界都可谓是大佬级别的人物。
头戴儒冠,青衣飘飘,脸上皱纹密布却不失双眼之**。
“今我南华大半才子齐聚烟花楼,可谓是一场盛会。”
“今日吾等立三碑传世,一为天下苍生!”
“二为诸位前程!”
“三为诸位倩丽!”
“遵小山先生之意。”众生行礼,小山先生微微还礼。
好家伙,接下来可谓是尽显古礼之风。
张明倒是受过白一子的交代,一一做就是了。
轮到他的时候,众人齐齐注目。
“这位可是小圣村的贤才?”小山先生拱了拱手道。
张明回礼,道:“白先生脱不开身,小生有幸来此盛会。”
说罢,他又向众人行了礼,众人又赶忙回礼。
“先生请。”
前面已经出现名章几篇,他听后多有感触,既为天下苍生而著,必然要通民意,知民心,他阅历不多,怎能做出此等名篇。
自己多阅太古往事,算是完成了自己立的第一个目标,为通古。
“小生出山不久,怎敢言苍生,此题恕小生难答。”
此言一出,一些人的脸色瞬间就有些不好看了。
你这意思是我等不出茅庐,随意谈语苍生就是轻浮喽?
当下便有人走向前,反驳道。
“不知先生可曾听闻大才者不出茅庐舍门,便可知天下事?”
“先生若读书多,何事谈不得?”
张明微微笑着摇头,退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很快就进行到了第二层,诗诸位前程。
这一次,在场众人更是猖狂了起来,大有老子第二,爷无人敢说第一的架势。
特别是其中一位竟然作了这么一句:“天下练气皆三滥,唯有才子斗乾坤。”
此言一出当真是激发在场的热情,众人一一赞叹道:“我等少贤当有此等魄力,练气士算什么,一群粗人罢了!”
又轮到张明了,这一次显然多了一些不耐的注视。
他缓缓端起桌上的酒盏,一饮而尽。
指着酒盏说道:“金樽清酒斗十千!”
紧接着随手拿起一个灵果:“玉盘珍羞直万钱!”
将食物缓缓放下,抽起腰间儒木剑:“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话到此刻,他目光凌厉地看着周围。
“欲度清河血雨然,将登太古天峰山!”
他将木剑随手一扔,作出垂钓的姿态。
“闲来垂钓浣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紧接着他又长叹一口气:“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大手一挥,青衫飘飘:“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好!好一个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小山先生,大笑道。
诸位才子一一震惊,没想到眼前这个名不见传的山野小子竟然有如此大才。
咏诗不仅仅是站在那说,而是要配合着身体动作,让一切都充满诗意,此间自有大道之意,传说这是从太古时代龙凤两族的传统中传下来的。
“此篇一出当可谓是此次名篇之首,老夫那几篇倒是有些不堪入目了。”
“小山先生倒是折煞小生了。”张明整了整衣衫,一股文气直上心头,他想起了那块不离身的金色碎片。
是它!
“后生可畏啊,后生可畏啊,呵呵,不知此篇何名?”
张明微微笑道:“行路难。”
“妙哉妙哉,行路难行路难,一句话就就述说了我等求学之人的一生之路。”
之前出言嘲讽的那位倒是不再言语了,只是静静地看着,一脸沉阴。
三为天下倩丽,作歌纪名篇。
一曲动人的琴萧声响起,烟花楼倩丽长袖莲舞而入,那名叫灵儿的姑娘也在其中,舞姿优美,随着花瓣在空中洒洒而落,舞曲一体,不染人间俗气,曲闭,云柚轻收,微微伏身,静静翩立角落。
张明欣赏着,心中感叹,书中描绘岂能有眼前所见惊艳。
“诸丽歇作,吾等岂不要作词一曲。”
“好!”
“我先来……”
好家伙不愧是一群文骚,作词之惊艳更盛前两篇,文辞用作当真是华丽至极。
这一次张明实在是没有什么想说的,这是一场文会,对于他来说是一次开拓眼界与外界接入的机会。
但没办法,该来的终归会是要来的,既如此,再曲一首就是!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恰巧不巧,词到最后一句,张明正好对视灵儿姑娘,惹得佳人面含羞。
“看来张先生也是痴情之人啊。”
“为伊消得人憔悴,当年老夫可是辜负了她。”
“是啊,我不该让你等了。”
才子因文动情,一一唏嘘。
始作俑者此刻缓缓坐下,端起茶盏轻抿一口,很是超然。
这一日,南华文人才子之位,张明算是站稳了!
三日后,张明再次回到城门前,杨老牛车上堆满了货物,这一次是为小圣村过冬而准备,下一次再来就是明年春日了。
坐在牛车上,拿着手中的一块玉佩,他微微有些失神。
临走之前是那位灵儿姑娘让人赠予,转言是:“我等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