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馆的后厨热气腾腾,锅碗瓢盆的交响乐中,宁筠和顾长定忙碌着准备晚餐。顾长定虽然不是专业的厨师,但在母亲的指点下,逐渐展现出了不俗的厨艺天分。
“长定,你看这个火候,要掌握得恰到好处,这样炒出来的菜才会有锅气。”宁筠一边指导,一边观察着儿子的动作。
顾长定认真地听着,手法逐渐变得熟练,他翻炒的菜肴色泽鲜艳,香气扑鼻。宁筠看着儿子的认真模样,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欣慰。
“妈,我觉得我越来越喜欢做菜了。”顾长定兴奋地说,他发现自己在厨房里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乐趣和成就感。
宁筠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她突然有了一个想法:“长定,既然你对做菜这么有天赋,不如你正式跟我学厨吧。这样,将来你也可以独当一面,成为我们家饭馆的大厨。”
顾长定一愣,随即眼中露出了惊喜和疑惑:“妈,您是认真的吗?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一个厨师。”
“当然认真。”宁筠坚定地点头,“你的天分和热情,让我觉得你有这个潜力。而且,我们家的饭馆也需要更多的人才。”
桂芬在一旁听到这话,虽然心中有些复杂,但还是为丈夫感到高兴:“长定,如果你真的喜欢,那就去试试吧。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得很好。”
顾长定点头,眼中充满了决心:“妈,谢谢您给我这个机会。我会努力学习,不辜负您的期望。”
从那天起,顾长定开始在宁筠的指导下认真学习厨艺。随着顾长定在饭馆中的厨艺逐渐展露,宁筠的提议让他正式学习厨艺,以便未来能更好地帮助家庭。然而,这个决定在家庭中引起了一些微妙的波动。
一天晚上,当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宁筠提出了让顾长定跟随她学习厨艺的想法。顾长定虽然兴奋,但也显得有些疲惫,毕竟他在饭馆的工作已经相当繁重。
桂芬看着丈夫疲惫的面容,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心疼。她轻声说道:“妈,长定最近确实很累,他在饭馆帮忙已经够辛苦的了,还要学习厨艺,我怕他身体吃不消。”
宁筠点了点头,表示理解:“桂芬,你的担心我知道。但长定有这个天分,不培养可惜了。我们可以慢慢来,不急于一时。”
桂芬微微低头,斟酌着言辞:“妈,我理解您的好意。只是,我们三房也有自己的难处。长定现在做的事情比大嫂家多,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嗯,调整一下家庭的分担?”
宁筠眉头微微一皱,她听出了桂芬话中未尽之意。她知道家庭和谐至关重要,便温和地回应:“桂芬,你的意思我懂。家里的事情,我们可以坐下来好好商量。我们都希望家里每个人都能过得好,不是吗?”
桂芬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宁筠的决定让气氛缓和了不少,但她心中的小九九并未完全放下。她只是暂时选择了沉默,等待更合适的时机再次提出自己的建议。
晚饭后,宁筠召集了全家人,提出了重新分配家庭责任和收益的计划。她强调了公平和合理,同时也表达了对每个家庭成员努力工作的认可。经过一番讨论,大家达成了共识,决定根据各自的贡献和家庭需要,重新调整分配方案。
桂芬虽然对结果并不是完全满意,但她也明白这事也急不得,她决定暂时放下心中的不满。
饭馆的生意越来越好,宁筠在后厨忙碌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励家人,让大家更加团结协作。她注意到顾长定在厨房里的表现越来越出色,便有了一个想法。
一天晚上,全家人围坐在饭桌旁,宁筠提出了她的计划:“长定,我看到你在厨房里的努力和进步,你的厨艺已经大有长进。我想,如果你能独立负责一部分菜肴,我会单独给你一份奖励。”
顾长定听了母亲的话,眼中闪过惊喜和疑惑:“妈,您是说,我如果能自己烧菜,就会有额外的收入?”
宁筠点了点头,认真地说:“是的,长定。你的努力和成果应该得到相应的回报。而且,这也能鼓励你继续提高自己的厨艺。”
桂芬听到这里,很是开心,这样只要丈夫能够通过这个获得更多的收入,对他们的小家庭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顾长顺和李·梅也对宁筠的决定表示支持,他们认为这样能够激发家庭成员的积极性,让每个人都更加努力工作。
宁筠环视了一圈围坐在饭桌旁的家人,微笑着说:“我们都是一家人,我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努力,让我们的饭馆越来越好。长定的厨艺提升,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
顾长定站起身,坚定地说:“妈,谢谢您的信任和鼓励。我会更加努力,不辜负您的期望。”
自从宁筠提出给予顾长定学习厨艺的额外奖励后,他像是被注入了新的动力。每天饭馆打烊后,他都会留在厨房里,向母亲宁筠请教烹饪的技巧,从最基本的刀工到调味的秘诀,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宁筠看着儿子如此勤奋,心中既感动又骄傲。她耐心地指导顾长定,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厨艺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她知道,这样的努力不仅能提升顾长定的技能,更能增强他对家庭的责任感。
顾长定的进步速度令人惊叹。不久,他就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菜肴,而且味道也得到了家人的一致好评。他不仅学会了如何烹饪传统的家常菜,还尝试着创新,结合当地人的口味,推出了几道新的特色菜。
随着顾长定的厨艺日益精进,饭馆的生意更加红火。宁筠看着儿子的成长和饭馆的繁荣,心中充满了满足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