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彦琛一离开饭馆前台,几个村民便聚在一起,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你们看陆大哥对宁筠同·志那么上心,是不是对她有意思啊?”一个村民悄声说道。
另一个村民接着说:“我看也是,每次宁筠同·志有困难,陆大哥总是第一个冲上去帮忙。不过,你们记得吧,陆大哥家里以前可是被定为黑五类,这样的家庭背景……”
“嘘,小声点,别让人听见了。”第三个村民紧张地看了看四周,小声提醒。
陆彦琛正准备走出来,耳边却不小心捕捉到了那些村民的私语。他们的话语像是针扎一样刺入他的心,让他的心情顿时沉重起来。他一直努力想要摆脱过去的阴影,却没想到在村民的心中,那些旧标签依旧如影随形。
他默默地转身,想要尽快离开这个让他感到窒息的环境。就在这时,一辆光鲜的小车缓缓驶来,停在了饭馆的门口。车门打开,张国栋意气风发地走了出来,他的出现无疑让陆彦琛的心情更加复杂。
张国栋穿着考究,一身西装笔挺,与陆彦琛朴素的衣着形成了鲜明对比。他的到来似乎提醒了陆彦琛他们之间的社会地位差异,这种落差让他的心情更加沉重。
宁筠注意到了陆彦琛的异样,他们的谈话声虽然低,但还是被宁筠无意中听到了。那陆彦琛也一定听到了。
宁筠的脸色微微一变,她心中有些不是滋味。虽然陆彦琛的家庭背景在那个年代确实有些敏·感,但她知道陆彦琛是个正直善良的人,那些过去的标签不应该成为评价一个人的标准。
宁筠深吸了一口气,决定出声制止这些无谓的议论。
她走到那几个村民身边,认真地说:“各位,陆同·志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们比我清楚。平时谁家有事他不是热情帮忙,他乐于助人,心地善良,那些过去的标签早就不应该影响我们对他的看法。我们应该看人看本质,而不是过去。你们这么说路同·志真的合适吗?”
村民们听了宁筠的话,都有些羞愧地低下了头。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议论有些过分,纷纷表示歉意。
“宁筠同·志,你说得对,我们不该这样背后议论人。”一个村民不好意思地说。
宁筠点了点头,语气温和:“大家都是一个村的,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帮助。陆同·志今天帮了我们大忙,我们应该感激他,而不是去计较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村民们纷纷表示赞同,他们的态度也变得更加友好和尊重。宁筠的话语不仅为陆彦琛正了名,也让村民们意识到了团结和谐的重要性。
宁筠走出饭馆,关切地问道:“陆同·志,是不是那些话让你不开心了?你真的不用在意他们说了什么的。”
陆彦琛苦笑了一下,摇了摇头:“宁筠同·志,没事的,我只是突然有点累,想早点回家休息。”
宁筠看着陆彦琛,眼中充满了担忧:“你别太在意那些话,他们不了解你。在我心里,你一直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陆彦琛感激地看了宁筠一眼,轻声说:“谢谢你,宁筠同·志。但有些事情,我还是需要时间去消化。”
张国栋此时也注意到了这边的情况,他走了过来,礼貌地对宁筠说:“宁筠同·志,您好。我是来吃饭的,不知道有没有什么推荐的菜肴?”
宁筠礼貌地回答:“张厂长,欢迎您光临。我们这里的红烧肉和清蒸鱼都是招牌菜,您一定会喜欢的。”
张国栋点了点头,表示感谢,然后转身走进了饭馆。陆彦琛看着张国栋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自己不能让别人的议论和眼光影响自己的生活,他需要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方向。
深吸一口气,陆彦琛调整了一下心情,向宁筠告别:“宁筠同·志,我先回去了,你接着忙。”
宁筠点了点头,目送陆彦琛离去的背影,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一个人的过去并不能定义他的现在和未来。陆彦琛的善良和努力,值得被更多人看见和尊重。
陆彦琛独自坐在家中的旧木桌旁,手中的茶杯散发着袅袅热气,他却无心品尝。白天在饭馆的那些议论声,像顽石一般压在他的心头,让他的心情沉重。
“他们说得对吗?我这样的人,真的能给宁筠带来幸福吗?”陆彦琛自言自语,眉头紧锁。
他回想起与宁筠相识以来的点点滴滴,那些共同度过的艰难时光,以及彼此间日益深厚的情感。然而,张国栋的出现,以及他那光鲜亮丽的形象,让陆彦琛不禁开始怀疑自己。
“或许,张国栋才是能给她更好生活的人?”陆彦琛心中涌起一阵无力感,他知道自己在物质条件上无法与张国栋相比。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敲门声,打断了陆彦琛的沉思。
“陆同·志,是我,宁筠。”门外传来宁筠温和的声音。
陆彦琛起身开门,看到宁筠站在门口,脸上带着关切的神情。
“宁筠同·志,这么晚了,你怎么来了?”陆彦琛有些惊讶。
宁筠走进屋子,目光坚定地看着陆彦琛:“我看你走的时候状态实在不好,有点担心,就想过来看看你。”
陆彦琛深情地看着宁筠,眼中的阴霾逐渐散去:“谢谢你,宁筠。我没事,你能来我真的挺感动的。我也就是需要消化消化消沉的情绪。你赶紧回家吧,也忙了一天了。”
宁筠微笑着说:“看你这状态确实好多了,那我就先回家了。你也早点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