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什么胡话,刚说过纯友谊,这会有这么说。”
“朋友难道就不能想念了吗?非得要搞对象才能这么说,难道你和我想的不一样吗?”
苏禾有种被噎住了的感觉,“我不懂你的意思。”
“那以后你会懂的,最近宜安县变化很大,县城中心正在盖一个大商场,以后哪里会卖各种东西,等你来了宜安上学,我带你去玩呀。”
“没事挂了啊,电话费可贵了,别浪费电话费。”
“等一下,我还有话要嘱咐,苏禾,虽然我们离的远,但是有人欺负你了要告诉我,我去帮你出气。”
“知道了,都是我欺负别人,以后别再打电话过来了,打了我也不会接的。”说完这句话,苏禾忙挂了电话,不给江湛北再说话的机会。
星期日的上午,苏禾带着苏麦来到了江湛北的小院子。
站在墙外,就能看到那棵打枣树,红红的大枣像颗红玛瑙一样,在阳光下的照耀下,更加的色泽诱人。
“姐,这是谁家呀?”
苏禾一边开门一边说,“这是我同学的家。”
“你为什么会有他的钥匙?不是你偷的吧。”
“当然不是,你姐我是那种人吗?这是他给我的,你不是想吃枣吗?要想吃枣就别问那么多问题。”
“哦。”
苏禾打开院子的门,院子里的地上有很多的落叶,墙角处结了很多蜘蛛网,没人住的院子有些荒凉。
我看到这景象,苏禾忍不住拿起笤帚扫起地来“我先把这里打扫干净,然后把这些枣儿用竹竿打下来。”
苏麦帮着一起干活,不一会小院子就等变得整洁干净,枣树上硕果累累,苏麦觉得她们带了两个篮子不一定装的下。
“姐,我回家拿个麻袋吧。”
“先不用去,一会我们在这里找找有没有麻袋。”
苏禾拿起竹竿,对着枣树使劲儿的打,“树上的枣像雨点一样哗啦啦的往下掉。”
苏麦拿着篮子开始捡地上的枣,几颗枣儿咚咚咚的打到了苏麦的脑袋上,“哎哟……疼。”
苏禾说到“你急啥,等一会儿再捡不行啊。”
苏麦发现一颗比较大的枣儿,拿着枣儿在身上擦了一下,放在嘴里咬了一口,“我的妈呀,可真甜呀。”
地上的枣儿装了满满两个篮子,地上还有一些装不下。
苏禾来到窗户边看了一眼,然后拿出那串钥匙,试了两把钥匙后,打开了屋子的门。
没有住人的屋子有些阴凉,苏禾四处寻找袋子,终于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一个麻袋。准备离开房间的时候,注意到角落里的书柜,她来到书柜前看了看,书架上的书全部都是关于医学的,苏禾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的医术。
“姐,找到袋子了吗?”苏麦在门口勾着脑袋问。
“找到了。”苏禾拿着麻袋出了门。
把大枣装进麻袋里面,把麻袋放到自行车后座上,苏麦,提着两个篮子空跟在苏禾后面。
苏麦开始犯愁,“这么多的枣子我们怎么吃的完呀?”
苏禾说道,“我们可以让咱妈给我们做枣泥发糕吃。”
苏麦用商量的语气说道,“我可以带给我的同学一些吗?”
苏禾答道,“当然可以啦。”
把大枣装进麻袋里,把麻袋放在自行车的后座是上,推着自行车离开了小院子。
天气越来越凉,离中秋也越来越近,街上已经有人开始卖月饼了,苏麦看着摊位上的月饼停下脚步,苏禾说道,“我没带钱,回家一趟再来买。”
“回家你就不来了。”苏禾不依不饶。
“那你在这里等着吧,我先回去。”
苏麦看了看月饼,又看了看离去的苏禾,追了出去,“等等吧。”
回到家,苏麦发现赵秋月已经买了月饼,她一口气吃了两个,中午吃饭的时候,她吃不下饭了。
苏禾和赵秋月坐在桌子旁吃饭,两人商量着中秋节的事,赵秋月说道,“等你放假以后,我带着你们去姥爷家,中秋节那几天正好赶上他们家收稻子。”
苏禾说道,“好呀,我早就想去了。”
赵秋月又说道,“今年中秋不回村里,省得招惹那么多的烦心事。”
苏禾答应道,“不去就不去,我也不想回去。”
傍晚的时候,苏文良从猪场回来了,他一直和赵秋月商量八月十五回家吃团圆饭的事情,赵秋月不愿意回老院子。
苏文良愁的在屋里来回渡着步子,转头对赵秋月说道,“你们都不去咱爸心里该不高兴,老人年纪大了,还能团圆多少次呀。”
“每次吃团圆饭都闹得不愉快,我现在就害怕这过年过节的,明明都都不想坐在一起,偏偏非要挤在一块,这是干嘛呢。”
“毕竟是一家人,谁要是找你的麻烦,我替你出气。”
“哼……我才不信。”赵秋月歪着脑袋,不理会苏文良。
苏禾从屋里出来,“上次我奶可说了?我回去要找我的麻烦呢,我妈可能是担心才是不敢回去。”。
苏文良说道,“你奶她不敢。”
赵秋月提议,“今年我爸种的水稻收割比较早,趁着中秋我还要回去帮忙呢,要不我带着孩子去石桥村,你去你妈那,咱们兵分两路怎么样?”
苏文良沉思了一会儿,“这样吧,我们先去老院子,从老院子回来以后,我们再去石桥村,你想在石桥村呆几天就呆几天,行吗?”
赵秋月说道,“回了老院子,还要忙着做饭,看你妈的脸色,看你弟媳的脸色,哎……想想就头疼。”
苏文良眸光一转,忽然有了新的注意,“那要不咱去饭店吧,我开着拖拉机把大家都给带到柳江镇来,上次大哥提过一次,咱不在家吃饭,咱去柳江饭店,这样也不用让你做饭,这总行了吧。”
赵秋月想了一下,“行吧,你愿意干嘛就干嘛,我还有很多事要忙呢。”
一些亲戚的关系就是这样,即使关系不怎么好,即使和对方有很深的隔阂,哪怕成了仇人,也要纠缠在一起。
八月十五这天,苏文良开着拖拉机把人从水湾村带到了柳江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