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并不是没有欣赏过现代的霓裳羽衣曲的群体表演。怎么形容呢?在烟雾和灯光的艺术配合下,只觉相去几十米远的舞台俨然是仙境的入口——仙乐飘飘,美女如云,如梦如真!
如今沅沅在舞台上跳的则是传说中的独舞,据说,霓裳羽衣舞最初本是独舞,杨贵妃最善此舞。相传,当年唐玄宗李隆基梦游月宫时,听到天上有仙乐奏曲,身穿霓赏羽衣的仙子翩翩起舞。仙女的歌声玄妙优美,跳舞的仙女舞姿翩翩。李隆基醒来后,对梦中的情景记忆犹新,便依此作出了《霓裳羽衣曲》。
唐玄宗作《霓裳羽衣曲》后,能歌善舞的杨玉环稍加浏览,便依韵而舞,翩若天女散花,飘渺神奇。她还曾写过一首七绝:“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嫋嫋秋烟里。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来形容此舞。
遗憾的是安史之乱后《霓裳羽衣曲》失传,到中唐时期,已被世人淡忘。随着唐朝的衰落崩溃,一代名曲竟“寂不传矣”。
五代十国时,南唐后主李煜意外寻得残谱与皇后周娥皇凭着自身的音乐天赋,和乐师曹生按谱寻声,补缀成曲,并一度整理排演,复原了失传200年的《霓裳羽衣曲》。
堪称音乐史上一大奇迹,却也失去了当年唐玄宗和杨贵妃共创辉煌的原滋原味。
此时沅沅跳的可不是那复原后的《霓裳羽衣曲》,而是由唐玄宗和她共同创造的辉煌,“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磬萧筝笛递相搀,击擫弹吹声迤逦。”
在场的众人无一不是张大了眼睛,一瞬不瞬的盯着舞台上随着音乐轻歌曼舞的娇俏身影,生怕自己错过任何一个精美绝伦的飘逸舞姿。此刻,绝不是可以用单纯的惊艳而是震惊震撼——绝色冠华,宛如月宫仙女,舞姿柔媚,技法超群,足以傲视群芳,无不任务绝不比当年杨贵妃的舞姿逊色几分,然而谁都没有想到站在面前的就是几百年前的杨贵妃。
难怪白居易当初观此舞是“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萧爻和在场众人深有同感!
节拍由缓而急,剧情忽而如凌云般凌波微步,忽而似雪花般轻舞飞扬,刚柔并济缓急交错,形成动静对比的独特美感。
“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随着曲调的急促铿锵,她的舞姿变得迅捷灵动,当节拍渐缓而停,鸾凤舞罢收翅,曲终一声长引,好像天空中一声鹤唳。沅沅蓦然回眸凝盼,巧笑倩兮,秋水流波。一时间,天籁俱静,众人叹为观止,久久不能走出那飘渺柔美的意境。
萧爻傻傻的站在边上,任由自己石化下去——原来这就是“来复来兮飞燕,去复去兮惊鸿!”
直到李狄率先响起了掌声,清脆的声音打破全场忘我的空寂。随之传来的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虽然在场的没有几个人,但是无一不是报以热烈的掌声回报沅沅惊人的表演。
萧爻回过神,沅沅这一舞,那可是用自己的生命在舞,为自己,为唐玄宗,为大唐,更为那逝去的爱情,更加为自己那生生世世红颜祸水的命运而舞……
此时的沅沅早已失神的瘫坐在舞台的中央,给人一种没落的寂寞感觉,已丝毫没有刚刚秀舞中的感觉,小菀萧爻快步的走了过去,只见沅沅彷如大病初愈一样,脸色苍白,哪里还有那炯炯有神的双眼,取而代之的是空洞无神的双眼和没落的泪水。
“姐姐,姐姐,你别吓唬我啊。”一看沅沅已是这样,小菀一时慌了起来,“萧爻,咋办啊,你倒是告诉我咋办?”
萧爻一时也没了主意,蹲下去一把就把沅沅抱着怀里,忙拉起沅沅的芊芊玉手,咋感觉那么冰凉呢?转头对李狄说:“二哥,赶紧弄点热水来,快!”
“妹妹,萧爻,你们别担心,我只是累了,真的,休息一下就好。”沅沅有气无力的说道。
“姐姐,你这是何苦呢?至于这样对自己吗?”小菀哽咽的埋怨着,同时也赶紧卸掉沅沅头上的头饰,以减轻负担。
“妹妹,别担心,我真的没事,只是好久没这么跳了,有点累了一时,就像萧爻说的那句话,我为自己活着。”说完沅沅依旧用着坚信的眼神看着萧爻,仿佛在告诉萧爻,我做到了!
萧爻什么都没说,只是紧紧的抱着沅沅,他能清楚的感觉得到,刚刚那一舞,对于沅沅来说不单单是一个舞蹈那么简单,她刚刚是在用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心,竭尽全力的去演示完,用来祭奠那自己逝去的爱情。
对于眼前的女子,除了美丽,萧爻感觉得到了一种自信与坚定的信念,只是点点头,用手紧握了一下沅沅的双手,无言的信息在彼此二人之间传递。
看着萧爻如此紧张沅沅,小菀的心扉再次被无言的酸楚所浸彻,此时此刻,小菀有点渴望萧爻怀里抱着的人是自己,而不是沅沅,小菀也不知自己这是怎么了,反正就是看萧爻如此的紧张沅沅有一点点酸意,有一点点嫉妒,一个人只好静静的在那里平复自己那酸楚的心,同时看向萧爻的眼神多少有了一丝的埋怨与责怪。
这一切的变化,萧爻都丝毫没有感觉到,此时此刻他的心全部在沅沅身上,用心去体会沅沅的感伤。
其实萧爻沅沅还有一些人没有从沅沅的身上感觉得到,他们不知道,那就是,从这一刻起,过去的杨贵妃已经真正的逝去,世上再没有这一个人了。
沅沅也在这一刻脱茧重生,那一舞对于沅沅来说承载的太多太多,所以才会令她虚脱,不过众人更加没想到的是,这一舞,也因为沅沅的重生而成为了绝唱,从此以后,沅沅再也没有跳过霓裳羽衣舞,不过这已经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