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夫君你也抽空写个仙女下凡拯救落难秀才的话本子?”
见他感性,显然心中依然有疑虑,芊娆歪头笑着,故意调侃他。
反正只要她不认,他就拿她没办法。
怀疑没证据,时间长了也就会习惯了。
“再说。”
楚默云看了她一眼,突然表情别扭地转开目光,嘴角却微微勾起。
芊娆惊讶地看着他,眼尖地发现他居然有些脸红。
“看路啦,看我作什么。”
这时,楚默云突然嗔了一句,伸出手将她朝自己那边搂了搂。
芊娆看向前方,就见一辆马车迎面驶过来。
路上没有多少行人,并没有制造危险。
不过被自家男人呵护着,芊娆还是很开心。
俩人说说笑笑就走到了镇口,并未看见大舅。
芊娆顿时有些懊恼。
“来早了,咱们应该去逛逛杂货铺的。”
上回来镇上赚到钱就买了急需的东西,这次赚到钱还没花过一个子儿呢。
“下次再逛吧,家里边的纸还未用完,下回不用再买了。”
“正好那天又是集日,咱们去镇西转转。”
楚默云连忙提议。
“下次?集日?”芊娆看着他。
“何先生说我们这一次是十三天,下一次是二十前后,我就说了二十这天。”
楚默云连忙解释:“他们急需第三册话本子,以后就不用这么忙了。”
“嗯,以后我可以一月一册来交稿,但钱不嫌多,我也可以写一册留一册在家。”
“等腾出时间来,再写一个新的故事。”
芊娆心里已经想着,用哪个故事为原型来改编,才不招人起疑。
“有了!”
一个念头闪过,她突然笑容灿烂地晃了晃楚默云的手。
“等本天才娘子熟读医书之后,就写个神医娘子!”
“《神医娘子秀才郎》,怎样?!”
楚默云……
他为何会有种莫名熟悉的感觉?
“你们已经到啦!”
这时,远处传来张春山笑眯眯地喊声。
“我还想着,要不要去东边街头,看能不能遇见你们呢。”
“大舅!”芊娆扭头,开心地喊了起来。
大舅总算来了。
既然不能逛街,她当然想赶紧回家。
赶紧把医书都看一遍,以后行医治疗也有个由头。
说话间驴车来到近前。
看到他们将竹纸往驴车上放,张春山突然“啊呀”了一声。
“小柏让我带一刀纸回去,我给忘了。”
“我买了两刀,可以给他一刀。”楚默云连忙说。
张小柏是二舅家的,是比他小两个月的表弟,也是去年的童生。
在他腿疾不能继续科举以后,小柏和他说过。
要连着他的份儿一起,更加努力刻苦读书,一定要到那金榜上瞧瞧风光。
之后听说小柏读书如入魔一般,确实十分刻苦。
为了能增长常识、开阔见闻,也在墨香书局接誊写活儿。
与他为多赚钱只接蒙学书册不同,小柏专接有利科举的书册,既赚了笔墨钱,又不用花钱买书。
只是没想到,这家伙读书已经忙到连来镇上买纸张都没空儿了吗。
“好,那我先收着了,不然回去要失信于那小子了。”
张春山松了口气,实在是忙忘了。
“上回你们也买了两刀,这次又买这么多,写故事这么忙吗?”
张春山等俩人上车坐好后,又看了一眼他们的背篓,好奇地问。
张小柏来镇上交稿时也没见用这么大的背篓。
少时提只小篮,多时才换只小背篓。
为的是不将书纸压坏,为了保持平整纸面,才用这些东西来装书稿的。
张小柏一个月才来一次,慢时可能两个月。
楚默云这是十几天就来一次,一个月岂不得两次?
这是没日没夜奋笔疾书的辛苦,才有这么多书稿要交吧。
“想要多写点换钱。”楚默云没有多解释。
回到楚家,张春山先去把今天送货的钱算一算,楚家的那一份给他们。
楚默云和芊娆回屋,芊娆把书送去书房,想着以后要当着男人的面儿刻苦读下书,才更有说服力。
“小柏明年也要参加院试,我先把去年的策论给他读,过些日子再去拿回来。”
楚默云想了想,还是希望帮那读成疯魔的小子一点。
明年他们表兄弟一起去参加院试,希望都能考中。
“嗯,书够读就好,闲着也是闲着,合理利用才不浪费。”
芊娆对此没有异议。
楚默云就拿着书去找大舅,再把欠张家的钱还掉十五两,说好剩下三两多等下次再还。
上次有剩下二两多,不过拿给大哥去买炉子和锅了,还有做木车架的费用。
剩下的就流入公帐了,他也不能再去娘那里要回这钱。
见他不到一个月就赚到十五两,楚张氏自然不会再从公帐拿钱给他。
还债这件事,虽是那天为分家说起来的,但到现在也是即成事实了。
以后无债一身轻,其他都不重要了。
楚默云也和家里人说好,还完债后,他不会再这么拼地每天想着怎么写小故事。
他还是想多些时间读书,就算不考科举了,他也还是个读书人。
不能考科举是楚家人的痛,楚默云本来就有读书天份,自然没人阻止他这个愿望。
就算是楚袁氏心里嘲讽,一个瘸子读再多书也还是个瘸子。
但这样的话,到底是不敢说出来的。
正好也到了中午,张春山留下来吃饭,一大家人又商量了如何做皮蛋的事。
张春山去镇西开杂货铺的许家,可不是去探望亲家。
而是要买做皮蛋的一些材料,家里边杂货铺也要进一些货。
这些材料是帮楚家采买的,由楚张氏付了钱。
家里边没有鸭蛋,下午要去收一些鸭蛋回来,但……
“二媳妇,这皮蛋什么的不能像豆皮、绿豆糕那样即刻见效,万一做砸了……”
“做砸了可是几十上百个鸭蛋呢。”楚袁氏立刻在旁阴阳怪气地说。
芊娆直接无视她,装作想了一下才开口。
“这个是一次做得越多,越能拉低成本。”
“若是怕做砸了亏本,先做一百个吧。”
“若是做成了,有买家收货时也别嫌货少,等下一批货,少说得一个月后了。”
反正话都明白说了,你不敢冒险也能理解,但也要能承担另一种结果。
又想得到,又怕付出,啥风险都不想担,世间哪有这么好的事?
“这成本确实高,就不知到时好卖不。”
楚张氏忍不住咽了下口水,有些迟疑地说。
芊娆只让大舅去买材料,并未说具体做法,对楚家人来说,确实还很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