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洛默默的看着满朝堂的大臣,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们如果还是执迷不悟只好让朱元璋强压了。
那样顾然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但是会不会发生意外就不清楚了。
有在此地经营颇久家族大臣,想站出来说话不舍的离开,想出去说句话然后被身边看出什么的同僚拉了回去。
寂静的朝堂没有人站出来反对。也没有站出来支持。
挺尴尬的,林洛硬着头皮道:“请皇上下旨迁都。”
朱元璋也是古怪的笑道:“你等等朕这就写圣旨。”
这时一个大臣终于忍不住了,站出来准备说话然后被身边的同僚死死拉住,一个用力挣脱一个用力拉住同僚。
然后没站稳同时一个踉跄,林洛等人被他们的动作吸引了目光,那个准备站出来大臣这时也反应过来,眼前提出这个提出此事的认识是谁。
恐怕这时皇上也有参与,这么一想他感觉背后直冒冷汗,给同僚一个感激的眼神。
大臣呵呵一笑道:“在下没什么事就是为恭喜皇上,江山永固。”
林洛撇了撇嘴,真是老油条一点都不好逮住他们。
朱元璋将手里的圣旨写完,将手里的圣旨扔给林洛,林洛接到手里看都没看道:“皇上,臣还有要事请奏。”
“说。”朱元璋疑惑的道。这个不在之前商量的事情里面的。
林洛拱手弯腰行李道:“皇上今天下初定,各方面都事情多而繁杂。”
朱元璋暗暗心道,这话说的很有道理。
林洛拱手一礼道:“臣请皇上另设一部门,用来决策不重要的事情。”
刘基这是站不住了,走出来默默向朱元璋行礼后道:“今皇上杀逆贼、罢丞相、设内阁,侯爷此言又失严谨。”
林洛没有急着反驳,而是慢条斯理的道:“可内阁没有决策权。”
刘基道:“内阁已有票拟权。”
林洛摇摇头道:“还不够,内阁才多少人?不过四五人而已,我的意思是至少1000人,已策群力,如有作奸犯科、危害天下的决策通过,就惩罚全体人员,并且这些人来自各乡各县由锦衣卫、东西厂监督,由当地人选举产生,如有干扰选举的人或事立惩不怠。”
陈瑾立马扭头看着林洛,目光深邃。刘基也瞪大了眼睛,似乎被林洛的话惊到了。
林洛继续道:“还请皇上不要动怒,今后这个部门只管政事,如果您的后代遇到和亲之类的涉及政事的事件,就交给皇室自己处理,其他人不许插手。另还请皇上立宪法,作为以后皇帝的治国之道。”
林洛从袖子里拿出一本足有30厘米高的书,上面写着宪法。
朱元璋皱起了眉头,这事他可不能轻易下决断,这时陈瑾也走了出来,拜倒在地道:“臣恳请皇上三思而定,此事事关我大明朝百年基业。”
这次朝堂上炸锅了,林洛他们还不清楚但是陈勤还是知道的,朱元璋打天下的大功臣,每遇战事总是身先士卒,处事严谨竟然也说话了。
朱元璋冷哼一声,一甩袖子道:“退朝。林洛、陈勤、刘基留下,随朕来。”说完就当先走了出去。
“恭送皇上。”众大臣纷纷拜倒在地。
然后等林洛三人一起出去后,大臣们也纷纷退出大殿。
在大殿外的广场上三五成群的开始议论纷纷。
另一边皇上的书房,林洛昂首战立,刘基和陈勤大气都不敢喘,垂手站在下面,宁明站在朱元璋身后鼻观眼眼观心。
朱元璋指着林洛大发脾气,“你说说你怎么做事也不跟朕说一声,是,你是朕的朋友但是这是不仅仅事关天下黎明,也事关这天下到底姓什么,你就不能为朕考虑考虑,你到底还把朕当不当朋友。”
这话听的下面两人脸皮直抽搐,事关天下归属,朱元璋竟然这么淡定,不过两人也都明白这是给林洛一个解释机会。
林洛淡然的道:“八重,你信我吗?”
朱元璋没想到是这么一个问题,思考半饷道:“朕不信你。”
林洛笑道:“这事你一定要信我,你是能力不凡,能掌控天下,请你好好想想,近说后代,你认为朝堂之上这君强臣弱的局面能维持几代?远说你认为大明江山能维持多久?”
一连两个问题让朱元璋沉默了,这问题他不是没想过但是他不知道怎么办,哪个皇帝又不希望这江山一直属于自己的家族呢?
林洛直言不讳的道:“外有鞑靼做乱,内有大臣虎视眈眈就等皇帝犯错,然后进谏皇上,最好闹到死谏那样他们就可以青史留名了,这点你难道一点都没看出来?”
朱元璋长叹一声,苦笑道:“子坤啊,你以为我不知道?我也担心可我也没办法啊,我知道你不是孟浪之人,但…唉。”最后一声道尽他的无奈。
林洛点点头表示理解,在儒道横行的现在,推行法治无异于举世皆敌,不光大臣们不同意,就连天下士子也不会同意,自古以来明儒暗法就是因为法制难以等台。
林洛微笑道:“所以建国之初,我就上奏建立东西厂和锦衣卫。文人的脾气很小一部分又臭又硬、一大部分爱慕虚荣所以他们会反对但当刀架在脖子上时,他们就难以下得了台面,如果有人带头臣服那么其他人也会臣服,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人有,但绝不是他们。”
林洛的笑让刘基深寒不已,他知道皇上动心了,也许以后皇权大幅度减少,但是更加深入人心以后这天下反而更加安定了,以后这天下在想更名改姓就只能颠覆这天下了。
朱元璋沉默了,然后深吸一口气道:“还有什么?”
“设五级法院,任何犯法行为都交由法院审理,先交由五级法院审理,如果对结果不满意犯人和受害人可以继续前往四级法院告,如果还不满意就前往三级法院告这次为最终审判,无论满不满意都是这个结果,一二级法院由皇上召开,二级法院皇室人员审理,一级法院由皇上审理……”林洛渐渐把后世的制度全部说了出来,办理法学院,军事学院,医学院……一系列的举动让朱元璋等人目瞪口呆。
最后当林洛说完后,朱元璋深吸一口气苦笑道:“看来朕还是给自己找了个大麻烦,以后真是有的忙了。”
林洛又从另一个袖子里拿出一本书,这个只有20厘米厚,“八重,这里记载了我所有提及的东西,还请保管好。”
宁明上前双手接过,林洛深深一鞠躬道:“我知道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但是哪怕是一百年也要完成这些,这不仅仅是为了您,也是为了这天下不在重演前元的悲剧。”
……
这次议事直接到临近黄昏,之后的事天下没有人知道,刘基、陈勤、林洛、宁明哪怕是朱元璋都没对自己的太子说出来。
但是等林洛等人一出宫门,一道道圣旨、一张张告示就传遍天下。
以后依法治国,百姓共治这天下,南京城四门前立五丈石碑上刻宪法为证。
林洛,名扬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