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2006年,记忆中寒假最短的一年,短暂到连元宵节都没来得及过就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
元宵节当天,正赶上过礼拜,离家近的老师们都回家团圆去了,李老师家在省城,坐车也方便,不知她为何没有回家。后来,肖飞知道了,原来是家人逼婚,她嫌烦有意躲着。
有关李老师的婚恋,这里就不细说了,下文会提到的。
得知李老师没有回家,肖飞爸妈热情地把她请到家里来一起过节,肖占福和赵新梅打心里感谢李老师对儿子的教诲,为儿子遇到这样的好老师感到幸运。
饭后,肖飞打电话给晋儿,同时又约了班上几个要好的同学,他们一起看花车、看烟火表演。
每年正月十五,县城里都会燃放一次隆重的烟火,预示着来年繁华似锦。热闹的场面总会吸引大批市民前去观看,肖飞他们拼死拼活地挤在人群中,为得是那个气氛。
色彩斑斓的烟火在漆黑的夜空中美丽地绽放着,耀眼的光芒洒向人间,写在每个人脸上,大家都在仰望天空,有谁会注意到私下的小动作。肖飞悄悄牵起晋儿的手,藏在棉袄暖和的衣兜里,相依相偎,仿佛这个隆重的烟火是为了他俩而举行。
那一刻,岁月静好,花好月圆。
转过“旺火”,爱热闹的李老师不觉尽兴,又组织大家明天晚上到她宿舍包饺子。
第二天,李老师的宿舍里。
屋外天寒地冻,屋内暖意融融,朦朦雾水挂在玻璃上,汇集成细流缓缓淌下,流到铁框结成冰。
宿舍里,因为有了孩子们的到来充盈着欢笑声,仔细听还有李老师焦头烂额的叮嘱声,这帮没有生活经验的熊孩子们,把李老师折腾的够呛。
“把这几个土豆的皮削了,注意别削到手。”
“你去拣蒜苔,掐头去尾留中间,折成段然后洗一下。”
“唉!和面水倒多了,你再端点干面来,老师和。”
……
李老师刚放下手中拌好的饺馅,紧接着又把手插入面粉盆。
“老师,我来炒鸡蛋吧,我想试试。”
“炒过吗?”
“没有。”
“还是老师来吧,你且学着。”
李老师麻溜地揉好面团,又去炒鸡蛋。
“肖飞,大家都忙成这样,你好意思干看着?”晋儿双手摆弄着李老师和好的面说。
“我倒是想做点什么来着,可我不会呀。”肖飞振振有词。
“不会可以学嘛,我交你,过来。”晋儿在手上敷了一层干面,神气地说,“给你小露两手,学着点。”
肖飞嗤之以鼻,来到晋儿身旁专心地看着,还从未见过她做饭呢。
晋儿展示开了:她拿起刀,首先把一整块面团均匀地切成份儿,然后搓成圆儿,再揪成段儿,压成饼儿,擀成片儿,最后就是一个完美的饺子皮儿。手法之娴熟令肖飞叹为观止,只晓得她学习好,没想到生活上也是一把好手,肖飞暗自窃喜:可是捞着了!
“怎么样?”晋儿抖着一张擀好的饺皮得意地说,“学会了吗?”
“不错……”肖飞拍着手凑到晋儿耳边悄声说,“有你这心灵手巧的媳妇,我还用得着学嘛。”
“想的美!”晋儿“啪”地一声将饺皮拍到肖飞脸上。
“小白脸……”蔚然幸灾乐祸地指着肖飞说。
肖飞抓起一把干面往蔚然脸上抹,给大家逗乐了。
“别闹了,菜都好了,就等着你们的饺子了。”李老师收起炒锅,换了口煮锅,添上水,转身过来包饺子,看到肖飞和蔚然的脸也忍不住笑了,她对着游手好闲的肖飞说,“你也过来搭把手。”
“这个我不会,嘿嘿……”肖飞挠头憨笑着说。
“不会多看看。”李老师说。
“哎!”肖飞点点头,站在一旁又这么干看着,他不会也就得了,居然对别人的作品评头论足起来,他指着蔚然包好的饺子说,“老师,你看蔚然包的饺子,难看死了。”
蔚然不满了,给自己护短说:”饺子不是用来看的,是用来吃的。”
“看都看不下去,还怎么吃!”肖飞矫情地说。
“滚边儿去,懒得理你。”蔚然翻白眼说。
“闲则生事,我看你就是闲不住的主,摆碗筷去。”李老师说。
“得!我忙我的去。”肖飞闪人,去摆他的碗筷。
……
“老师,杯子在哪儿?我再辛苦辛苦,一次性给安顿好喽。”肖飞摆好最后一双筷子说。
“就会往自个儿脸上贴金,好像我们不辛苦似的。”晋儿指着一大盘包好的饺子说。
“悠着点,别把您老给累坏了。”蔚然损着说。
“哈哈……”大伙儿逗笑了。
“杯子……”李老师想着说,“新年联欢会用完剩下一些,我好像放……放在某个柜子里了,你找找看吧,就那几个柜子。”
总共三个柜子,肖飞挨着一个一个地找,在书柜下面的储物柜里肖飞找到了一包未开封的一次性纸杯,同时在柜角发现了一件看似被遗忘的东西,就外包装应该是一件乐器,肖飞好奇地取出来,打开……
“哇!葫芦丝!老师会吹葫芦丝?”肖飞嘀咕着。
“嗨!蹲那干嘛呢?”晋儿朝他喊着。
“看我发现了什么?”肖飞回过头,摇着葫芦丝说。
“呦!葫芦丝呀,是老师的吗?”晋儿惊喜地跑过来夺在手里说。
“我看看……”蔚然等其他人也围过来。
“肯定是老师的,在她柜子里发现的。”肖飞说。
“咱让老师吹一曲吧。”晋儿提议。
“就是……”大家一致赞同,把葫芦丝捧到李老师面前。
“怎么把它给找出来了?”李老师幽幽地舒了一口起,平静地接过去,轻轻地抚着,就像抚着沉睡中的婴儿那样小心,那样富有情感。
当时,肖飞是不能够理解的。
“老师,你怎么不吹呢?”肖飞说。
“很久没动过了,恐怕早已忘了。”李老师捏了捏鼻梁骨说:”还是给你们讲讲葫芦丝的传说吧,想听吗?”
“想!”
“相传在云南,有一次山洪爆发,一位勇敢的傣家小仆帽抱起一个大葫芦,闯过惊涛骇浪救出了自己心爱的姑娘,他忠贞不渝的爱情感动了佛主,佛主把竹管插进金葫芦,送给勇敢的小伙子,小伙子捧起金葫芦,吹出了美妙的乐声,顿时,风平浪静,鲜花盛开,孔雀开屏,祝福这对情侣吉祥、幸福,从此,葫芦丝在傣族人家世代相传。”李老师像总结,又像是在感慨,“所以,葫芦丝不只是件乐器,更是代表了对爱情的勇敢追求和忠贞不渝!”
肖飞和晋儿听得特别认真,似懂非懂。
不久,晋儿便网购了一只送给肖飞,让肖飞吹给她听,她想听到幸福、吉祥的声音。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肖飞左右为难只好求助于李老师,李老师笑说他是不务正业,还是把学习搞好才是要紧的。
此后,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