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楼办公室内,杨霖拿出一个信封,摆在罗仁义面前。
“罗兄,这次的合作我很满意,这是八千块货款,点点。”
话音落下,罗仁义抽出信封里的钱,只用拇指和食指捻了捻。
便揣进兜中,笑呵呵道:“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啦。”
这一手捻钱辨数的功夫,罗仁义还是十分自信的。
走南闯北见识的多,有些情况下,实在不方便点钱。
随即,他搓搓手,嘿嘿笑道:
“到省城就听说石山县要搞市场试点啦,真系大手笔呢。”
“我想跟兄弟你打听打听啦,有没有发财的好机会啦。”
“有钱大家一起赚,笑口常开好朋友啦。”
罗仁义期待的说道,从进入县城那一刻开始。
他发现石山县的变化,较之其他北方城市,真是天差地别。
不仅有一路沿街叫卖的商贩,更有若干家待装修改造的商铺。
这等全民经商热潮的氛围,让他嗅到了飘荡在空气中的金钱味道。
这种环境,对罗仁义这种一门心思搞钱的主,可谓是洞天福地。
来都来了,要不找几门生意做做,那可真是亏大发了。
“罗兄,石山县的闭环试点,是不能对外扩开合作的。”
“你要真想在这边找生意做,除非过来开个门店,要不然……”
“不系吧兄弟,你们县城虽然大,但市场很有限啊。”
“国营加上你们民营,一分之下,还有多少钱能赚?”
罗仁义有些着急,自己大本营在深市,主要做的是中介生意。
按照他的设想,从这边拿到资源,再合理分配到需要的地方。
就这么一倒手,光中介费就足够狠狠赚上一笔了。
毕竟民营企业没有计划生产的约束,货自然能多多的拿。
见他这样,杨霖微微一笑,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着急也没有用,现在政策下,所有民营经商的范围。”
“只限于在石山、石林、石泉三县,外地是不允许流通的。”
“这种情况,少说也要维持一年左右,你就别惦记了。”
按照既定历史进程,全国逐步放开经商环境,是在1983年。
这一年内,国家发文取消人民公社,全面施行包产到户。
从而解放大批劳动力,使得工业进展突飞猛进。
现在石山县直接跳过萌芽阶段,进入全面鼓励经商地步。
一年时间,无论是要验证什么,都已经足够了。
届时就有极大机率,冲出三县,将生意做到外面去。
至于现在,不管是谁,哪怕利益再大,也不敢打外面市场的主意。
罗仁义满脸失望,深深叹了一口气,这么个好环境都赚不到钱。
那真是比杀了他都难受!
“罗兄也不要气馁,以后咱们合作的地方还是很多的。”
“就比如这半自动封装机,要是还有渠道,我还是很愿意买的。”
一听这话,罗仁义脸色才算好看了许多,道:
“放心啦兄弟,回头我就四处撒消息,有合适的我一定给你拿下!”
毕竟这玩意儿不是大白菜,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搞来。
这时,黄诚推开门,笑呵呵道:
“别待在这了,咱们先去泡澡桑拿,然后去我饭店,好好搓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