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三他们起了一个大早,围着城墙根逛了一圈,回来的时候带了早餐。
屋里,陈旭醒来,看着睡得香甜的女人,掖了掖她的被子,轻声轻脚的下了炕。
“呕~”
进入堂屋,就瞅到他们面前放着一碗豆汁,陈旭看到这碗东西,死的记忆再次袭来,问道:“这是谁买的?”
黄三和他的小弟们,你看我,我看你,看到好多人摆摊,买了一碗,本来冬天鼻子就不敏感,看到好多人围着一个摊位,凑过去,看他们喝的挺香,就打了一碗回来。
谁知道它这么的‘好喝’?
那帮老头和老太太怎么喝下去的。
“陈哥,我们买的,北城的特色,你要不要尝一口?”
陈旭退后半步,摇头道:“不用,我吃其他的。”
桌子上还放着其他早饭,大包子、糖油饼、烤白薯……
他拿起一个糖油饼,这炸的金黄酥透,咬一口后,黄白黑三色分明,黄的是炸焦黄的外皮;白的是糯米的皮料,有嚼头,又不粘牙;黑的就是甜甜的豆沙馅,很好吃!
孟琳伸着懒腰走进来,没看到姜冉冉,估摸着姐妹昨天累坏了,起不来了。
看到好几个男人围着一碗豆汁,好奇凑过去,问道:“这碗豆汁有什么说法吗?需要做个祷告才能吃?”
孟琳的话引来一阵哄笑,黄三解释道:“这是老北京的特色早点,我们也是听人推荐才买来尝尝的。”
孟琳疑惑地看着他们,心想难道不好喝吗?她端起碗,闻了闻,一股酸臭味扑鼻而来。
“这能喝吗?”孟琳忍不住皱眉,但还是鼓起勇气抿了一小口。
“哇,好难喝!”她立刻吐了出来,一脸痛苦。
最后,那碗豆汁被孤零零地放在桌上,无人问津,后来,包林康过来,那碗豆汁才被解决。
大家还是选择吃些正常的食物,比如陈旭手中美味的糖油饼。
姜冉冉起来的时候,大家正准备往皮卡上搬东西,前面就是一个大广场,广场对面正是百货大楼,今天打算去广场摆摊。
百货大楼卖的贵,有了对比,摊位上便宜,到时候就会吸引顾客过来。
“媳妇儿,你起了!”
准备好水盆,让媳妇儿洗刷,“媳妇儿,我给你留了糖油饼和烤白薯,外面还有摆摊的,你想吃什么,咱到时候再买。”
昨天吃的挺多,现在不怎么饿,“垫吧点东西就行。”
“现在就去摆摊吗?”
现在快要9点,街上已经不少行人,时间正合适,“嗯,你要是累,在家休息就行。”
“那怎么成,我必须去。”
姜冉冉招呼着黄三他们过来,瞅了一眼他们身上的穿着,进到库房,拿了几件衣服出来,让他们穿上。
这年头,穿着花格子衬衫、和红色喇叭裤,带上蛤蟆镜,肩膀头子上扛着录音机,你就是广场上最亮的仔。
“花格子衬衫穿上,里面穿着厚毛衣,多了不要穿,影响美感,快点进度换上。”
不一会儿,他们换完衣服出来,姜冉冉左右瞅了几眼,总感觉少点什么,“陈旭,这次你去羊城,有没有弄到什么摩丝,抹头上的?”
陈旭点点头,“有。”
在库房拿出存货,姜冉冉让他们喷在自己身上,竖子往后一竖,对,瞬间就是精神小伙那个味了。
到了广场,姜冉冉他们找了一个空白旷阔的地方,皮卡停在后面,地上铺上花布,把所有的衣服和电器发放在上面。
摆摊第一步,自然是吸引客户。
“黄三,这些录音机给你们,放在肩膀上,”又想起什么,姜冉冉问道:“会扭吗?”
黄三:“???”
摇了摇头,“小姐,我没懂你的意思。”
姜冉冉叹了一口气,把录音机弄开,随着里面音乐响起,现场给他们‘舞’了一曲。
最简单的以头、肩、背、膝为重心,迅速旋转、翻滚的,舞蹈才可以称为“霹雳”。
实在跳不了这么大动作的,往前走两步,往后退两步……
时髦的男青年一边跳着霹雳舞,一边穿着喇叭裤、戴着蛤蟆镜,这就是这个年代的“时尚”。
“能懂了吗?”
黄三他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然后跟着音乐的节奏,模仿着姜冉冉的动作跳了起来。
尽管舞姿有些生疏,但他们的热情很快感染了周围的人们。
音乐响起,配上奇怪的舞姿,一些路人好奇地围拢过来,姜冉冉和孟琳、周小可身上都穿着摊上的衣服。
陈旭和包林康两人负责电器,她们三人负责服装。
“最新款的港货产品,单卡双卡录音机、小霸王游戏机、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电视机、电饭锅”
“丝袜、内衣、梳子、头绳、假领子、蛤蟆镜、香水、口红、牙膏、泡沫摩丝……”
“米国最新款的喇叭裤、夹克棉袄,走一走看一看,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
有一个大爷过来询问价格,惊讶道:“双卡录音机才700块?大楼里面一个还要850呢,你这便宜啊,质量有保证吗?”
陈旭搬过一台录音机递到大爷面前,拿出磁带放在里面,“大爷,你随便摆弄,出现质量问题,我白送你一台。”
见状,好几个人围了上来。
在大楼里,服务员可不敢让客人随便这么操作,弄坏一个可不好交代。
大爷白弄了好几下,换了好几个磁带,完全没试出任何问题,第一次见到如此大方摆摊的人,当即现场订了一台,“小伙子,这台录音机给我留着,我回去取钱。”
退休了在家闲着没事干,他不喜欢大早上在广场上提溜着鸟笼子遛鸟,看着那些小伙子扛着录音机,跳舞挺有意思,决定买一台回去,晚上没事,在家跳跳舞,听听音乐,挺滋!
不一会儿,越来越多的人驻足观看,有人问有人买,陈旭这边忙的连口水都顾不上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