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营饭店,经常来这里吃饭,老板都和姜冉冉他们熟了。
看到他们进来,笑道:“同志,收摊了?”
姜冉冉点点头,饭点过去了,一楼没多少人,他们直接在一楼坐下。
包林康来到忙完店铺的事情,走进店里,眨眼就瞅到了裴年奇,“三叔,你咋在这?”
裴晓敏拉着包林康坐下,叨他一嘴,“我三叔来吃饭啊,你快坐下吧。”
在他们注视下,包林康闭上嘴,乖乖地坐下来吃饭,趁吃饭的功夫,给姜冉冉说了一下店铺装修的情况,明天就可以收尾了,选个好日子就可以开业了。
裴年奇吃着饭支棱着耳朵,听得迷迷糊糊,但前后推断一下,大体疏通了一下,笑道:“以前觉得干个体户没前途,今天看见你们卖货,的确是我孤陋寡闻。”
客户来了一批又一批,摊位上的东西越来越少,现在还整起了店铺。
之前,裴永信还想着和他们那些狐朋狗友鼓弄这些东西呢,裴年奇没同意,就裴永信那德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赔的苦茶子都剩不下。
一旁,包林康凑到裴晓敏跟前,低声道:“三叔是不是想给裴永信那混小子搭线啊?让咱们带他一起挣钱?”
裴晓敏瞪他一眼,“你寻思啥呢,三叔心中拎得清,他挺喜欢陈哥的,就是长辈对小辈的欣赏。”
一个怂包儿子和一个能吃苦的同志,搁谁谁也知道那个讨喜!
吃完饭,裴年奇走的时候,给陈旭说了一声,开业了让裴晓敏通知他,过来沾沾喜气。
陈旭点了点头,不是什么过分的要求,可以接受。
回到四合院,临近9点多钟,姜冉冉瞅了瞅日历,看着那个时间合适?
陈旭则去了库房,孟琳和周小可盘点了一下仓库。
摆摊一周,抓住了致富的头,冰箱、洗衣机、电风扇、录音机、电视机、电饭锅这些电器卖出去了三分之二。
明天打算给王小文去个电话,相机啥的也弄一些过来。
周小可这边扒拉着衣服,孟琳这边带着笔计数。
头顶上一台微亮的灯泡忽闪忽闪的,三个人各司其职,忙活着手中的事情。
“孟姐,内衣还剩下50套,小码的居多,下次多生产一些中码和大码吧。”
“好!”
“收腰棉袄大码40件、中码50件,小码55件。”
“好!”
“等等……”
这时姜冉冉走进来,稍微更正了一下她们统计货的方式,告诉周小可不能这么笼统,款式的颜色、尺码都要讲清楚,这样才知道那个颜色受欢迎。
点了错误的一点,也要表扬一下,辛苦大家了。
周小可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表示一定努力改正,争取做的更好。
姜冉冉走到陈旭那边,看他愁眉不展的模样,关心道,“咋了?出什么事了吗?”
“货卖的太好了,我得再补一批货。”
凡尔赛本赛,姜冉冉也不甘示弱,笑道,“我的衣服也卖的不错,这次你找羊城那边的人订货,看看有没有自行车,多弄一些自行车过来,咱们开业的时候抽奖送礼。”
姜冉冉说了一下自己的开业计划,到时候去广告公司弄一些白纸黑字的单页,年代技术有限,这时候没有彩页,黑白的也不错,印刷个几千张。
找个噱头,设个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参与奖,只要买东西的都不让他们空手而归。
陈旭听完,眼睛瞬间亮了,紧紧地握住姜冉冉的手,“媳妇儿,你真聪明。”
“明天我就给羊城那边去一个电话,多订一些货。”
姜冉冉点头,“嗯,明天我也给赵红兵打个电话,问问他衣服库存有多少,让他都弄到北城。”
日子她已经看好了,六天之后的日子,适合开业,这些事情就要抓紧去办,安庆那边往这边运衣服快,但羊城往这边弄家电的时间?
陈旭知道姜冉冉的担心,点了点头,“没事,这事我明天上午就办,那边两三天就有货进港,海上没有货,商贸会那边也有存货,去他们那边拿货贵一丢丢,但重在安全,利润也就少个5‰。”
5‰?
还行,至少这些货在明路,姜冉冉颔首,“行,咱们明天各忙各的,休息一天,不摆摊了。”
——
第二天一早,不摆摊,大家伙睡了一个懒觉,周小可起得早,猫在厨房做大家伙的早饭,黄三他们也起得早,习惯了,到点了就睡不着了。
“三哥,你们咋起这么早,今天不用摆摊的。”
黄三蹲在厨房门口,看着里面那团小小身影,搓一把脸,裹了裹身上的衣服,“睡不着了,你起的也挺早,今吃什么?”
家里没有菜,周小可一大早去供销社买了许多地瓜和蔬菜,锅里熬得是地瓜大碴子粥,上次蒸了一些地瓜和大包子,闷在锅里,人多差不多可以开饭。
“地瓜大碴子粥,我再弄点萝卜咸菜,配粥可下饭了。”
黄三点头,冬天喝粥暖胃,这几天都在外面吃饭,吃点清淡点的好!
8点,陆陆续续的差不多都起来,姜冉冉喝着热乎乎的地瓜粥,满意地点头,“这粥很好喝啊。”
“姐,你喜欢,我天天熬。”
姜冉冉差点呛到,摆摆手,“别,老是和容易腻,串换着吃,昨天早晨的片粥也好喝,小可,你家是北方的吗?”
看她的做饭习惯,姜冉冉猜测她应该是北方的姑娘。
周小可点头,“嗯,黑辽那边的,我家乡冬天可冷了,零下二十多度呢。”
姜冉冉才想起周小可是逃出来的,压根没有身份证之类的。
忙完这段时间,到时候去派出所问问能不能给她重新办个身份证落在北城,以后好歹也是为‘京姐’。
这年头落户在北城容易,那像后世买房子都不一定有北城的户口,早落户早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