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铁头
曹给非2024-09-28 17:303,062

   在贾鲁在黄河边上复勘的时候,在大都的脱脱也在为治河做准备。

   治河工程浩大,要耗费的钱财自然也是巨大,可国库常年亏空,以现在的存量看,莫说是治河,就是朝廷正常的开支都难以维持。

   元朝的疆域是前朝南宋的数倍,可吊诡的是,拥有如此广阔的国土,元朝的收入和国库的存量,连小小南宋的一半都不到,元朝的武功可谓浩大空前,可在文治上,差南宋太远,故而大而不富。

   国库本就有限,可历代的元朝皇帝,从第一个元世祖忽必烈,到当今的顺帝,没有一个不剩大手大脚花钱的。元朝皇帝爱赏赐,皇室成员,蒙古王公,后宫宠妃及其家族,色目和汉族的贵族,朝中重臣和近臣,吐蕃和西域的僧侣,全国各地的寺院和道观,若论大方,没有一个朝代的皇帝比得上元朝。这些赏赐的钱财从何而来,当然是国库。

   顺帝重新掌权后,就大肆封赏,脱脱内心觉得不妥,但没有劝谏,皇帝赏赐臣下,这算是元朝的传统,而且脱脱执政,要提推行新政,必须顺帝全力支持他,那就要照顾到顺帝的脸面和情绪。

   脱脱在野这五年,元朝进入了灾患高发期,北边发大水,西边闹干旱,南边蝗虫疯,东边海潮狂,为稳定统治,安抚人心,朝廷不得不一次次的赈灾,国库就像给挤干了汁水的橘子皮。

   在确定治河总方案后不久,脱脱就叫来了主管财政的户部和相关部门的官员来商议,如何以财政手段支撑治河的费用开支。左司都事武琪建议变钞,主管财政的吏部尚书偰哲笃也支持变钞。

   听到“变钞”这个字眼,脱脱就想起了他第一次执政时,曾同铁木儿塔识、哈麻、吴直方、贾鲁、欧阳玄等人在书房里,就议过这变钞解决财政困难的话题,铁木儿塔识明确反对,吴直方则将自古因发大钱或变钞导致的国困命苦的历史,叙述了一番,脱脱这才明白,钞是不能随意变的。

   元朝是唯一以钞为主体货币的朝代,禁止流通金、银、铜等重金属,只能用朝廷发的中统钞。可自元世祖晚期起,为付军事开支,纸币发行猛增,不断贬值,这还是第一任皇帝,后世历代元帝,当遇到财政困难时,就会大量印钞。中统钞已大为贬值,虽律法规定只能用钞,可实际上,民间都在偷偷用铜钱铁钱进行交易,贵族和官僚们则用白银交易。

   理财是脱脱的一大弱项,在野期间,他研读过一些前代理财的书籍,他深知大元的钞法已经败坏,否则上至官家下至民间,为何都不愿用钞呢?

   钞法有弊病,可治河更为重要,若是再发大水,黄河淮河泛滥,这大元朝说不定就被冲垮了。

   武琪和偰哲笃提出了变钞法,目前的情况下,是解决朝廷财政和储备治河经费的唯一突破口,脱脱遂会集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及集贤、翰林两院官,召开了关于变钞的会议。

   吏部尚书偰哲笃提出了他的变钞法,以面值一千文的楮币为母,铜钱为子。

   众官都知道脱脱为了治河以及解决财政危机,想尽了法子,偰哲笃提出的变钞法实际是脱脱首肯的,众官都不敢得罪脱脱,皆不吭声。

   见没人反对,偰哲笃得意洋洋的坐了下来,他刚坐下,一个站了起来,问道:“自古以来哪有以故纸为父而立铜为子的?”

   偰哲笃听了脸色瞬间发白,有的官员忍不住窃笑起来。

   见这人站出来反对,脱脱有些意外,这人是集贤学士兼国子祭酒吕思诚,更始新政时,他支持脱脱,还是宋辽金三史的编著者之一。

   只听吕思诚又朗声说道:“钱钞用法,看起来一致,只是以虚换实。现在历代的钱、至正钱、中统钞、至元钞、交钞共五项,恐怕百姓知道,藏其实而弃其虚,不利于国家。”

   契哲笃应道:“至元钞很多伪造,所以才变更。”

   吕思诚摇摇头,轻笑道说:“至元钞并不伪,是人为的伪。交钞如果出现,也就成为伪钞了。况且至元钞就像是老亲戚,家中的儿童、奴仆都认识;交钞就像是新亲戚,虽然不敢不亲,可是人们并不认识,其伪反而会更多。况且祖宗的规定,是不可轻易改变的。”

   契哲笃随即反驳:“祖宗之法有弊端,也可以改。”

   吕思诚正色道:“你们变法,又要上诬世皇,是你与世皇争高下。而且自世皇以来,诸位皇帝都劝人行孝,改其成规,能说是孝么?”

   契哲笃一时无言以对,脱脱心头叫苦,其他人反对,他都不怕,这吕思诚可是著名的铁头官,皇帝他都不怕,何况一个尚书。

   这吕思诚在朝野名气都很大,刚直倔强,直言敢谏,众所周知。文宗还在位时,吕思诚任翰林国史院检阅官。一次,文宗在奎章阁,传旨取国史阅览,左右把书柜抬去,国史院正副院长等无人敢说。吕思诚位在同僚之末,他却当众提出了反对意见,“国史记载当代人君的善恶,自古以来的天子都是不看的。”元文宗也就不要求看了。

   这个皇帝都不怕的官,在朝廷里,宰辅级的官员,他敢上疏弹劾,到了地方上,只有他看到地方大员有违法乱纪、鱼肉百姓的,也必然上疏朝廷。百姓们称吕思诚为青天,好友和学生们也敬重他的为人品行,可达官显贵却很是厌恶吕思诚,处处排挤他,所以吕思诚自中进士入朝为官,都快三十年了,他的官一直都做得不大,且无实权。

   可是,吕思诚这个没有实权的中级官员,很多重臣都怕他。

   契哲笃不甘在大庭广众下失败,又提到了钱钞同时流通,就没问题。吕思诚马上反驳:“钱钞同时流通,轻重不分,哪个是母,哪个是子,你不懂古今,道听途说,怎么能行?”

   这下契哲笃彻底没招了,一甩袖子说:“我们的策略既然不可行,那么你有何策?”

   吕思诚比出三根指头:“我有三字策:行不得!行不得!”

   众官中又有人忍不住笑了起来,契哲笃和脱脱的脸色都很不好看,脱脱的弟弟也先帖木儿,现任御史大夫,他出来指着吕思诚,“吕祭酒之言或许有理,但不应在庙堂之上大声厉色,成何体统?”

   吕思聪呵呵笑道:“变乱成法,道理不通,就成体统了?”

   也先帖木儿顿时大怒,要严辞呵斥吕思聪,脱脱站了起来,将其阻止了,他说今日就商议到这里,变钞法以后再议。

   脱脱悒悒不乐的回了他的书房,刚进去,哈麻和也先帖木儿就进来了,也先帖木儿对哈麻很有好感,两人经常一起,就如兄弟一般。哈麻也参加了刚才的会议,他和也先帖木儿都认为,不能因为吕思诚用言辞挫败了契哲笃就犹豫不行,现在除了变钞,没其他任何法子为治河筹资,难不成叫王公大臣们捐出自己的家资?

   “我知道了,你们先下去吧。”

   听了弟弟和哈麻的话,脱脱并没有马上表态,等二人出去后,脱脱拿起那把拆纸的小刀,用力插在了桌案上。

   一份中书省的文书送到了顺帝手里,上面写着变钞的具体办法。其一,印造“至正交钞”,新钞一贯合铜钱一千文,或至元宝钞二贯,而至正交钞的价值比至元宝钞提高了一倍,两钞则并行通用。其二,发行“至正通宝钱”,与历代旧币通行,使钱钞通行,并以钱来实钞法。

   顺帝拿起毛笔,点着朱砂,在这份文书上写下同意的意见。

   批准中书省的变钞方案后,顺帝马上将御史台的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侍御史、监察御史一众官员叫来了大明殿,来了一番训话,朝堂要有风纪,为官要有官样,不要做汉朝的祢衡,要做识大体能办事的实干官员。

   祢衡是汉末名士,恃才傲物,狂浪不羁,谁都不放在眼里。御史台的一些官员都是一头雾水,皇帝叫他们来,说了一番莫名其妙的话,还忽然提及祢衡,这是何意?

   有几个监察御史已听出了顺帝的意思,他们望向了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儿,这时也先帖木儿在暗自窃笑,也先帖木儿心如明镜,顺帝口里的祢衡,就是指吕思诚。

   第二天就有几个监察御史上疏弹劾吕思诚,应予以处罚,夺其诰命和所赐玉带,调任他到外地,不能因他而阻挡治河与变钞等大事。顺帝准奏,吕思诚被夺其诰命和所赐玉带,调到湖北去了。

   变钞法施行后,新钞与通宝同时发行,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国库很快充实起来,可脱脱担忧的另一面也是立竿见影,中书省不断收到地方上报来的市场情况。

   “行之未久,物价腾踊,价逾十倍。”

   “京师料钞十锭,易斗粟不可得。”

   “所在郡县,皆以物货相贸易,公私所积之钞,遂俱不行。”

   脱脱苦涩的笑笑,他将这些公文叠在一起,放进一个小柜子里。

    

  

继续阅读:145、灭派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风雷七扇门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