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法则的基石
日更三万2025-10-12 10:522,782

死寂。

一种比尘埃更厚重、比时间更古老的死寂,在路承舟话音落下的瞬间,彻底笼罩了这间资料室。

邱老呆立在原地,像一尊被风化了千年的石像。

他那副厚重的老花镜,此刻已无法聚焦,镜片后的世界,连同他脑海中那座由数十年经验与固执堆砌而成的壁垒,一同被那句平淡的话语,震得分崩离析,化作齑粉。

德国MAN公司的图纸,是挑战过去的巅峰。

苏联V54发动机的资料,是挖掘惨痛的失败。

这两者,虽然惊世骇俗,却依旧停留在“术”的层面,是在讨论如何制造一件具体的“物”。

然而,当“国家公差与配合标准”这几个字从路承舟口中说出时,整个问题的性质,发生了一种天倾地覆般的跃迁。

那不再是“术”,而是“道”。

那不是在讨论如何制造一件“物”,而是在定义制造万物的“法”!

这一刻,邱老终于明白了。

眼前这个年轻人那看似疯狂的举动背后,究竟隐藏着何等恐怖的、深不见底的宏大图谋。

他要的根本不是一台柴油机,他要的是建立一个全新的工业王国,而他,路承舟,将是这个王国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立法者。

这个认知,像一道贯穿天地的闪电,劈开了邱老混沌的头脑,让他浑身剧颤,一股寒意混杂着难以言喻的战栗,从尾椎骨直冲天灵盖。

路承舟却没有理会这位已经处于失魂状态的守墓人。

他将那两份从历史棺材中取出的、决定着项目未来的核心资料,轻轻地放在桌面上。

他的动作沉稳而专注,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

他解开包裹的油布,小心翼翼地展开那张泛黄的、带着浓重历史气息的德国总装图。

他的目光,如同一台超高精度的扫描仪,在那繁复如星海的线条与德文注释上缓缓掠过。

他的手指,没有触碰图纸本身,只是在半空中,以一种肉眼难以捕捉的微小幅度,凌空描摹着某个关键部件的轮廓。

他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那个由数据、逻辑和冰冷机械构成的绝对领域。

外界的一切,包括邱老那几乎要凝固的惊骇,都无法在他的心湖中激起一丝涟漪。

“你……你到底……”

许久,邱老才从喉咙深处,挤出了几个干涩嘶哑的音节。

他的声音,因为极度的震惊而微微发颤,“你要这些……这些最基础的标准……做什么?”

他无法理解。

在他看来,那些国家标准,不过是一堆躺在书本里的、枯燥死板的理论。

在实际生产中,真正起作用的,永远是老师傅们那双比卡尺更精准的手,是他们代代相传的、只可意会的经验。

标准?

那不过是写给外行看的废纸罢了。

路承舟的目光,终于从图纸上移开。

他抬起头,平静地看向邱老,那双深邃的眼眸里,没有解释的耐心,只有一种陈述事实的、不容置疑的冷静。

“因为你们所谓的‘经验’,是一堆无法量化、无法复制、无法传承的垃圾。”

一句话,如同一柄烧红的铁锥,狠狠地扎进了邱老的心脏。

“你……”

邱老气得浑身发抖,脸色涨成了猪肝色,几十年来引以为傲的一切,被对方一句话就贬低得一文不值。

路承舟却不给他反驳的机会,他伸出一根手指,轻轻点在了那张德国图纸的标题栏上。

“你看这台MAN公司的柴油机,它的每一个零件,从一颗螺丝的螺纹深度,到一个活塞环的弹力系数,都不是设计师凭空想出来的。它们都建立在一套完整而严苛的工业标准之上,那就是德国的DIN标准。”

他又指向另一份苏联资料。

“再看这台V54发动机,它的铝合金缸体为何我们屡试屡败?因为我们只看到了它的形状,却没有看到它背后那套同样庞大复杂的GOST标准体系。材料的牌号,浇筑的温度曲线,冷却的速度,每一个环节,都被标准定义得死死的。”

他的声音不高,却像一记记重锤,砸在邱老的心坎上,将他那套陈旧的认知体系砸得寸寸龟裂。

“你们拿着这些图纸,就像一个不识字的孩童,捧着一本微积分的教材。你们能看到的,只有那些鬼画符般的线条,却永远无法理解其背后构建起整个世界的底层逻辑。”

“而我们自己的GB标准,”

路承舟的目光变得锐利如刀,“虽然它还很稚嫩,很粗糙,甚至有很多空白。但它,是我们唯一能用来读懂这个世界的语言!是我们建立自己工业逻辑的唯一基石!”

“我要做的,不是去模仿他们的产品,而是用我们的语言,去破译、去吸收、去重构他们的逻辑!然后,建立起一套完全属于我们自己的、能够自我进化、自我迭代的工业法则!”

轰!

邱老的脑海中,仿佛有亿万吨炸药被同时引爆。

破译!

吸收!

重构!

这已经不是工程师的思维,这是战略家,是文明的奠基者才有的视野!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那单薄的身影在昏暗的灯光下,竟显得无比巍峨,仿佛一位正准备为混沌初开的世界,颁布第一部法典的创世神。

他那点可怜的、关于“手艺”和“传承”的骄傲,在这宏伟的蓝图面前,渺小得如同一粒尘埃。

“我……”

邱老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什么都说不出来。

他那颗早已枯寂的心,此刻竟被一种久违的、名为“使命感”的火焰,重新点燃,灼烧得他热血沸腾。

“那些标准手册,都在……都在最里面的三号柜。”

他的声音不再有丝毫抵触,反而带上了一丝急切与恭敬,“我这就去给您拿!”

“不急。”

路承舟摆了摆手,他的目光重新落回到邱老的身上,那眼神,让邱老心中猛地一突。

“找出来,只是第一步。”

路承舟的语气依旧平淡,“从现在起,你的任务,就是带领资料室所有的人,放下手里的一切工作。”

他将那两份德、苏资料,和一叠空白的稿纸,推到了邱老的面前。

“我要你们,在四十八小时之内,完成三件事。”

“第一,将这两套图纸和资料里,所有涉及到的、我们看不懂的工艺术语、材料牌号、技术标准,全部整理出来,分门别类。”

“第二,对照我们现有的GB标准,找出每一个我们能够对应的条目,也找出每一个我们标准中存在的空白和缺失。”

“第三,基于以上对比,给我写一份报告。一份关于‘我们的世界与他们的世界之间,究竟存在多少条鸿沟’的差距分析报告。”

路承舟说完,便重新坐下,端起桌上那杯不知是谁留下、早已冰凉的茶水,轻轻抿了一口,仿佛他刚刚布置的,不是一个足以让整个技术科都崩溃的疯狂任务,而只是让邱老去整理一下报纸。

四十八小时。

又是一个令人窒息的、魔鬼般的时限。

邱老看着面前那堆积如山的外文资料和空白稿纸,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

这工作量,别说四十八小时,就算给他四十八天,都未必能完成!

然而,当他抬起头,看向路承舟那双平静无波的眼睛时,所有的抱怨、所有的“不可能”,都硬生生地卡在了喉咙里。

他忽然明白了江建国和刘师傅的选择。

当一个人,向你展示了一个你连做梦都不敢想象的、辉煌壮丽的新世界时,他所提出的任何要求,无论多么苛刻,多么不近人情,都会变成一种考验。

一种,你是否有资格,踏入那个新世界的考验。

“是!”

邱老猛地挺直了自己那早已佝偻的腰杆,用尽全身力气,吼出了这个字。

他那浑浊的老眼里,第一次,迸发出了与三号车间那些工人们如出一辙的、混杂着疯狂与狂热的火焰。

他没有再多说一句废话,抱起那两份沉重如山的“天书”,转身就冲出了资料室,那背影竟像一个重新奔赴战场的年轻士兵。

一场在故纸堆里打响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就此拉开序幕。

而这场战争的胜负,将直接决定三号车间那两座钢铁地狱里,无数人正在燃烧的生命,究竟是会铸就奇迹,还是会化为灰烬。

继续阅读:第139章 法则的信徒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被儿女冻死后,窝囊老爹重生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