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今天早上起来,小助理就去了晏庄家里送文件,敲了半天门,没人应,然后他就问和晏庄住同一层楼的住户王老太爷,王老太爷就把昨天对黎禹玺说了一遍的话又原封不动的转述给了小助理。
末了说,“小晏怎么回事啊?昨天小黎也来了找小晏呢。”
被王老太爷一番话吓得就要转身逃跑的小助理听见,又转回身来,看着王老太爷,半信半疑的问:“黎总昨晚也来过?”
王老太爷回答:“是啊,那时候挺晚了……诶,水烧开了,小伙子,进来喝茶嘛,这大热天的,屋里还开了空调嘞,凉快的哟,进来坐坐嘛。”
小助理吓得连忙转身,道:“谢谢大爷,不麻烦了。”说完逃一般的跑了。
下了楼,小助理看着手里那份要晏庄签名的文件,无奈的摇了摇头,出了小区,走到公交站,正要打车回去,突然想起黎禹玺的公寓似乎就在附近,心想:小晏总监会不会是在黎总家呢。
晏庄和黎禹玺是同一个学校出来的,两人关系一直很好。这一点他们整个公司的人都知道。
黎禹玺大三的时候,自己开了个工作室,就是他们公司“Bobin”的前身,刚开始的时候,还没什么名气,他一个人倒是也能兼顾过来,后来做了一个学期之后,工作室渐渐的有了一点知名度,一个人就忙不过来了。
在课业和工作室的两者之间,黎禹玺只能选择兼顾一方,加上那时候正是大三最后一个学期,大四就要出去实习了,毕业前的事情都堆积在了一起,学分课业什么的,难免事多。
在朋友们的建议下,黎禹玺决定请个人帮忙替自己看顾一下工作室。
而请的这个人,恰好就是晏庄。那年的晏庄十九岁,还是大一新生,从高中毕业后就不再向家里拿生活费的他,每逢寒暑假,或者学校放假,都会出去找兼职。
晏庄生的好看,脾气性格都好,待人又温和有礼,因此无论和周围的男生还是女生,关系都不错。所以知道他需要找兼职,同学们平时也会帮他介绍介绍。
说来也巧,晏庄和他们宿舍一个人平时玩的好,而这个人的哥哥正好和黎禹玺又是一个社团的,而且两人也是关系不错的朋友。那个同学打电话的时候就和他哥哥顺口提了一句。
正好这时候,黎禹玺正好在为工作室和课业不能兼顾而发愁,那同学的哥哥也顺口提了一句,说,你不如请个人帮忙看一下那边好了,正好,我这里有个和你同系的学弟在找兼职,你考虑考虑?
那段时间的黎禹玺大概也是真的忙的焦头烂额了,连回答都显得很是敷衍,闻言只是点了点头,说,我看看吧。
其实黎禹玺的这个回答是算拒绝的,但那个同学他哥情商和智商可能都不是特别的正常,他把黎禹玺的那句回答理解错了,而且错的还不是一丁半点。
于是在一个没有课的上午,他坐在电脑面前和朋友开着黑的时候,接到了来自弟弟的电话,把自己理解的意思转述给了弟弟,说:“让你那个找兼职的同学,找个时间过来面试。”
后来黎禹玺每次和晏庄说起这件事,都不得不感叹一句阴差阳错。
后来的结局,就不难猜到了。晏庄从同学那里拿到了黎禹玺工作室的地址,找上了门。中间发生了什么不知道,反正最好的结局是——然后黎禹玺留下了他。
黎禹玺大四的时候,碍于家里的原因,工作室的事情几乎全部交给了晏庄,晏庄接手工作室后,工作室的名气与日俱增,和黎禹玺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好。直到晏庄大三,黎禹玺才又重新接手工作室。
那个时候,黎禹玺的工作室的知名度已经打出来了。于是去银行贷了款,把工作室创立成了公司,并且取名为——“Bobin”。
晏庄毕业后,更是接受黎禹玺的邀请,直接进入了公司。起初公司只有他们两人,事情多起来的时候,两人成夜成夜的不睡觉,后来渐渐开始接一些大的订单,也慢慢开始招收员工。
所以,公司的人都知道,名义上,晏庄只是一个设计总监,但事实上,他是除黎禹玺这个老板之外的另一个老板。
就连晏庄现在住的房子,都还是黎禹玺替他找的。
小助理到了黎禹玺的公寓,敲了敲门,没等里面传来回答,门,自己开了。小助理喊了几声,没人回答,走了进去,没看到黎禹玺,不禁暗道奇怪,怎么今天一个个的都不在家。
黎禹玺不在家,小助理找人不到,只好打电话,这一打,一阵惊讶:小晏总监的手机居然关机了?!
正准备打给黎禹玺,就接到了医院的电话,司机小陈醒了!!纳闷许久的小助理像干旱了多年的小草迎来了天降甘露,挂了电话就急匆匆飞奔赶往医院,要找人的事也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安抚了司机小陈,又问了那天发生的的事情,等小助理从医院出来的时候,天已经很晚了,小助理接到家里母亲的电话,准备回家。
小助理的家和黎禹玺他们住的地方是反方向,还不止反一点点,小助理回家是需要经过公司门口。在经过公司的时候,就看见一个外卖小哥停在门口,而公司的大门,正大开着,楼上还亮着灯。
正惊讶之时,一个眼熟的男人从里面走了出来,和外卖小哥说了两句,一手拎着一个外卖盒就往公司楼上走。
小助理认出他,出声喊:“刘总监!”
出场了一章之久,没名没姓只有一个代称的刘财务总监此时此刻终于等到了他的姓——听到声音,刘财务总监停步,转过身来,看见小助理,同样一副惊讶的表情,“肖助理?”
“你怎么在这?”
“你怎么在这?”
两人同时出声。
“你……”小助理正想开口说什么,耳边突然传来一声车鸣,两人同时扭头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