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人以为青赤黄白黑分别代表春、夏、长夏、秋、冬,因为青色乃是春天之主色。
便在晌午于门口或窗户悬挂起来,以示迎春过节,人间百事与天地同色之意。
如此一来,在门上画上虎头,自然是鬼若入门,就是自投虎口,可以避邪。
书“聻”字,鬼都会害怕。只是动动笔墨。
对这即尚武也尚文的大堂来说完全是个小事,不到中午,家家门前已是各种花里胡哨,墨迹淋漓。
潘伟和小光头在大街上流连四顾,小玄智乡下出身,哪里见过这样的热闹。
潘伟离开长安已有十多年,却是在这洛阳城找到了些儿时的记忆,一时间看得不亦乐乎,感受着扑面而来的人间佳节气息。
到了下午,又有个重头大戏上场,那就是“驱傩”
“驱傩”,便是在春节期间举行的一种驱除疫鬼的仪式。如果身在长安帝都,今日却有“国傩”可以看。
那是由国傩由太常寺主持,于下午时分在紫宸殿前,出十几岁的童男童女“侲子”五百人,穿着朱褶素襦,戴着鬼神面具,六人一列,列阵于紫宸殿前。
再由专门的太史监官员,穿着熊皮大袄,戴上高冠和画着四只眼睛的黄金面具,手执戈盾,扮为逐疫驱鬼之神“方相”。
在周围十二个手执麻鞭朱衣傩子的伴随下,一齐歌舞作势,驱邪避灾。
这场大戏在宫中举办,但普通百姓这一日也能进宫,皇帝坐在高处的楼宇伞盖之下,与万民同聚同乐,也算是一件好事。
东都洛阳自然比不得长安,但民间的傩戏形式上也差不太多,就在大街上来回起舞,周围人潮如海。
潘伟与小玄智看得如痴如醉,兴之所至,也和那些在一边的年轻人一样,冲到傩舞群中,一起载歌载舞,其乐融融。
不多时,肚子发空,不过早已从那刺史大人的后厨拿来酒肉,两人坐在高处边看边吃,将一应什么魔染、什么鬼国全都丢到九宵云外,今天就是过年开心而已。
快到傍晚,人群渐渐散去,各自回家,摆上平时舍不得吃的美食果品,斟满美酒佳酿,这也是大堂除夕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为守岁。
大堂的守岁便是如此,一夜不眠,每个住人的房间都要点起烛火,通宵不灭,大家喝酒闲聊,宴饮直到天明。
一众顽童会在庭院中点起篝火,叫作“燃庭燎”,然后把带着点青绿的竹子丢进去烧,听那噼啪的爆鸣声,称之为“爆仗”或者“爆竿”。
若是在帝都长安,那些简在帝心、品阶较高的官员还有可能被皇帝叫去宫中,与圣人一同吃喝玩乐,也有猜枚,藏钩等小游戏,当然皇帝开心时也会诗兴大发。
留下墨宝,本朝太宗文皇帝就写过一道叫作《守岁》的诗。
潘伟和小玄智自然全都不会错过,一面吃喝,一面也找来青竹不少,小光头在坊中街口燃起一大堆“燃庭燎”,引来周围孩童无数。
一根根青竹丢将进去,与一众孩子一起随着噼啪声鼓掌大笑,哪里还有半分小和尚的模样,一边的潘伟也是兴高采烈。
天色已黑,不觉间浓云密布,却没有一点风起,过了几刻之后,一片、两片,鹅毛大的雪花忽然落了下来,而且纷纷扬扬越下越大。
无数的洛阳百姓来到庭院,用手用脸接着这些雪花,这是天降的吉兆。预示着明年的大好收成,让这开元以来的全盛之日再多延续几年。
只是潘伟却觉得一颗心渐渐沉了下去,这不是寻常的白雪,片片雪花落地之后隐隐现出了幽幽的绿色,阴气竟然在这洛阳城中弥散开来。
他抬头一看,天空犹如一块黑铁,没有一点光亮,此时只是酉时末,天空已黑成这样,有点不对!
下一刻,如同听到号令,他和小玄智同时猛一转头,看向北方,那里空无一人的城外荒原中,星星点点的鬼火正夹杂着隐隐约约的绿光,铺天盖地而来。
“阴兵过境?难道又是阴兵过境!?”潘伟惊疑不定,身形闪动间已向洛阳北城急掠而去。
小玄智紧紧跟在身后,受到雪中阴气的激发,他的皮肤似有隐隐金光泛起,天空飘下的片片雪花还未及身就已蒸发不见,发出嗤嗤的微响。
除夕之夜,城墙上也挂上了灯笼和春幡,但有点地位和官阶的都回家守岁,留在此处坚守的只有寥寥几个老弱。
而这些凡人却看不到已在七八里外的那道阴气洪流,只是觉得心头发慌,遍体生寒,不住地向火盆靠去。
片刻之间,潘伟和玄智已经来到这玉族中心城洛阳城北的安喜门,并肩站在城楼上的飞檐处,忧心忡忡地看向那还在不断前行的点点幽光。
这次来袭的阴兵洪流比上次在帝都长安所见更多,竟似是看不到边际一样。
玉族中心城不比帝都,此处也不知有没有天微神捕司那样的力量,以人类自己的力量对抗这些邪祟之物几无可能,特别又是在这一年最末。
阴气最重的除夕之夜,难怪自古过年都以驱鬼和辟邪为头等大事。
潘伟转头看看城内家家户户门口的虎头和“聻”字,心中也是苦笑,年年准备,看来今年是要用上了。
只是不同于长安乃是是人间帝都,皇城设在此处,有百灵护佑,无须再单设神灵殿宇。
这玉族中心城洛阳却是有城隍的,正是在西关之东,距此也不过三里远近,下午傩戏时也用专门祭祀城隍的环节,难道身负护佑之责的这些神灵真得只是泥塑木雕不成?
潘伟的疑惑没有答案,此时就在那三里外这城隍庙中,高大的威灵殿堪称肃穆庄严,庙中的香火更是通宵不灭,但奈何无论是凡眼肉身或是天眼灵目都看不到一丝丝神灵之气。
大殿中间所供奉的城隍威灵公,他座下的判官、速报二神皆是真正的泥塑木雕,仿佛从来也不曾有过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