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一落,牙关紧咬,闷哼一声,顿时没了声息。
其余的黑衣人见状,顿时也有样学样,一时之间,院子里摆满了尸首。
蛮人自然也察觉到了动静,出来一看,脸色顿时一沉。
“追杀我的人,他们的衣服上就会有这样的标志。”
蛮人轻车熟路的把黑衣人的衣摆掀起,果不其然,在内里就有一个龙形的卷草纹。
傅谨瑜变了脸色,这样的标志,分明是皇家暗卫专属!
“这些人,还说不是你们派出来的?!”蛮人看着满院子的人,只觉得自己身陷囹圄,摆出了同归于尽的架势,“你们这些汉人!未免太不知足!”
周围的侍卫见他这般模样,纷纷将刀锋对准了那蛮人。
“你先别激动,我们在朝廷当中确实没有接到过这样的指令,”陶青黛就近走到一个黑衣人的尸首旁,一把将胸口的衣服掀开,“若是有人私自发动战争,那么就是里通外国,咱们陛下自会严惩。”
说话之间,又把地上黑衣人的面罩猛的扯了下来,只见那些人身材高大,皮肤黝黑,就连鼻梁都高了许多,可见并不是本朝北方之人。
想起在一书上看到的逸闻志事,陶青黛不再言语,而是往屋子里走去,等在出来之时手上拿了一瓶药水,将药水小心翼翼地涂抹在黑衣人胸口,一阵让人觉得牙酸的滋滋声响起之后,倒了药水的那一处,就显现出色彩斑斓的图腾来。
“你来看看,这个图腾代表着什么?”
陶青黛轻轻挥了挥手,周围严阵以待的侍卫们都退到一边去,蛮人将信将疑的走上前来,等到看清了那图腾,顿时脸色一黑。
“这是匈奴达亚部族的图腾!他们与我们共享草原,是同气连枝的兄弟,一起驱赶过狼群!怎么会做出这种事情!一定是因为这个药水的原因!你们中原人就只会这些妖术来蛊惑人心吗!”
那蛮人眼睛瞪得像是铜铃一般,根本不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是什么,可是在内心深处,却未尝没有自己的判断。
傅谨瑜听到这里几乎都想明白了,匈奴达亚族跟蛮人世代同居在草原之上,那么,他们之间除了是同气连枝的兄弟关系以外,自然还有资源竞争。
牛羊,水源,草地,猎物,甚至还有女人。
草原贫瘠,生活多有不易,如此一来,自然是有竞争。
如果说王朝和蛮人那边打仗,那么相关的匈奴部族,就可以趁机扩大自己的领土。
“像是这样的图腾,在草原上种类繁多,颜色更是繁杂,我们中原人根本就认不出来,只有你们世代生活在那边,才可以一眼辨别。”
傅谨瑜说完又看向陶青黛,后者会意,将刚才的那一瓶药水拿出来,大大方方的当着蛮人的面浇到了自己手上。
没有可怕的滋滋声音,也没有露出任何诡异花纹,甚至陶青黛连一丝一毫的痛苦之色都没有,蛮人看到这一幕,脸皮抽了抽。
“他们的胸口刚才之所以会有滋滋的声音,是因为融化了一层,他们用来掩饰图腾的皮肤。”
事已至此,就算是再不愿相信,如今也不得不相信了。
“他们如果想要水草牛羊,大可以与我们的勇士搏斗,只要胜出,那么自然就是他们!”
蛮人一瞬间想通了,气得眼睛通红,“我要面见你们汉人皇帝!你们朝中竟然有人与匈奴勾连!”
傅谨瑜自然是没有不答应的,连夜收拾好了行囊,又让蛮人乔装打扮一番,只扮作侍从跟在左右,天才刚亮就进宫了。
“你们说,有人里通敌国?”
文宣帝眼里带着几丝戾气,几乎是一字一顿,“有什么证据?”
蛮人上前一步,一把扯下自己的头套,行了一礼,“在下蛮人王子巴特,特来面见汉皇!只是想问,你们为何无故攻打我族?”
见文宣帝冷冷的看着自己,巴特也不恼,只从怀里掏出一卷羊皮来。
“这是你们攻打我族的记录,还有本王子的身份符证看看吧!”
文宣帝也没有懊恼蛮人王子的态度,只将那卷羊皮接过来,就见上面清清楚楚的罗列了攻打日期人数,甚至还有将领的外貌描画,这其中清清楚楚的,都是北方边境的帅旗名号,甚至于样貌描述也大差不离。
“昨日机缘巧合把王子救到别庄,到了晚间就引来了刺客,经过查验,刺客胸口都有匈奴的图腾,然而刺客穿的衣服,一百却绣的是卷草龙纹。”
有能力假传圣旨,让边关的将士相信是从京都来的命令,那么必然就是户部那边的事情。
文宣帝静静的听完了几人说的话,将手中的羊皮收起,转身就从书桌上拿起了几封信件。
“原本以为这件事情还能够往后压一压,不过既然他们如此胆大包天,朕也不必留情面了。”
傅谨瑜一头雾水的接过来,直接将几封信打开都看了,越看脸色越黑,几乎把信纸都快攥烂了。
“这些人真是胆大包天!”
这几封信上并未署名,也没有特别的称呼,然而讨论的事情,大多都是极为离经叛道的,甚至于有关于买官卖爵,以及官员上位交易之类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有几封信裹挟着风沙,打开来满满的都是肃杀之意,那是北境在向上报告状况。
而在信中,口口声声称为皇上,陛下,由此可见,要么是收信的人已有反心,要么就是北京的将领受蒙骗颇深。
“这些事情不是普通小门小户的官员能做的,就算是京城里事物大更深的世家,轻易也做不成。”
“这背后,肯定另有幕后黑手,那才是真凶。”
文宣帝欣慰的看着傅谨瑜,满意的点了点头,又见一旁的巴特定眉定眼地看着自己,一副没有交代就绝不善罢甘休的模样。
“既然他们想要霍乱国政,那就看看他们有没有这个本事。”
“传朕旨意,朕大寿将近,向周边列国广发请柬,开万寿国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