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纪尴尬一笑,叹了口气。
这就是中原女子和扶桑女子的不同。
中原女子喜欢温柔,弄得他偶尔想狂野一下都不行。
看来还是得等欧冶部派大量美人过来,和本田美乃滋竞争,他才能享受到那一套套。
“朕有弄伤你别的地方么?”
陈韵儿摇头,三千发丝如瀑布从肩头滑落。
“没有,陛下倘若喜欢暴力,妾身也不是不可以。”
秦纪轻轻吻了一下她的额头,呵护无比,最后到处摸索,“让朕看看有没有伤到你。”
“不用了,没有,陛下别看了,都是淤青,怕污了您的龙眸。”
紧接着,秦纪安抚一通陈韵儿,她不在哭泣,心情变好。
秦纪让她好好休息,自行起身穿戴整齐,前往议政殿上早朝。
今天的早朝,非同凡响。
世家开始给秦纪施压,要求尽快对燕地局势下决策。
保皇党、女帝党、中立派,互相扯着脖子,吵成一团。
“女帝娘娘,陛下,敢问您二位对燕地有何看法?”
“本帝没什么想法。”宁翊桐似笑非笑的瞥了秦纪一眼。
她能有什么看法?燕地干她屁事?
反正她的十万江南兵已经出发川地,剩下的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秦纪啃不下燕地这块硬骨头,对她来说才是最好的。
“既然娘娘没有看法,那陛下呢?燕地这一块,陛下都已经盯大半年了。
先前说入冬,不好打,要开春等,可是春天过去一半,兵是出了,却又不打?”
“不错,这样下去,粮食何来?都多久了?倘若再没有结果,就要乱套了。”
激情慷慨。
装出一副大仁大义假象的女帝党以及世家门阀在京代言人,咄咄逼人。
这骚操作,跟逼宫有何区别?
深吸一口气,忍住怒火,秦纪开口。
“行了,要怎么打燕地,是朕的事,跟你们有关系么?朕是用国库钱了?还是用朝廷兵了?要你们咸吃萝卜淡操心?
朕有的是钱,有的是粮,有的是武器,都给朕记住,别多管闲事。”
陈国公皱眉,站了出来,不卑不亢的拱手。
“陛下,您怎能这么说?您是大夏天子,什么时候和朝廷分家了?
双帝临朝,是您前年自己下的决策,又岂能为了自己的决策而将罪怪到我等头上,与我等离心离德?
既然您说您有的是钱、粮、武器,又为何不打燕地?”
“朕打不打关你屁事?简直笑话!朕有必要跟你解释?”
说话间,秦纪龙眸如刃,死死瞪着陈国公。
陈国公是陈家门阀的大佬,城府非一般深也,同时也是属于墙头草一类。
今天宁翊桐需要他,他是女帝党。明天秦纪需要他,他就是保皇党。
总之,两边不得罪,中间捞好处。
这时,在宁拓示意下,一个三品大臣站出来当搅屎棍。
“陛下此言差矣,您是大夏天子,即便您有权建立私军,但您没有权利不给文武百官天下百姓一个交代,因为您是大夏之主!
时间过去那么久,关于燕地的事,您至今不愿给出确切消息。
反观,女帝娘娘说干就干,说派兵收复川地就派兵前往收复。
难道泱泱大夏,真的沦为女子做主了么?”
这话,看似是在贬低宁翊桐,实际侧面贬低秦纪!
话里话外的意思,透露着一个信息,你秦纪不如女帝宁翊桐。
“不错,陛下,娘娘做事果决,手腕雷霆,可您磨磨唧唧,究竟还要拖到什么时候?燕地局势是我朝心腹大患。满朝文武,天下百姓,都在等着您的解决之策。”
秦纪勃然大怒,可是世家门阀势力太大,现在逼得他们狗急跳墙,不妥!
捏紧大拳,笑道:“行,那陈国公说,朕要怎么办好?”
陈国公拱手,“陛下,这是您该决策的事情,我哪里敢随便替您下决定?
要不要打,怎么打,或者不打,怎么撤,都该由陛下判断。”
秦纪麻痹的气笑了。
好家伙,说来说去,不还是朕自己的事情么?
既然是朕自己的事情,那你们这些老不死的说个屁?
讲简单些,就是这些老不死的,想看秦纪出糗。
打输了,他背锅!不打,燕地将来越发强大,成为自治区,还是他背锅!怎么着都是遗臭万年。
一众世家门阀显然是想逼迫秦纪当即表态,好想法子做下步举动。
秦纪缓缓起身,高声道:“行,朕就卖你们一个面子,表个态。”
顿时,文武百官,世家门阀,齐刷刷的望着秦纪,表情不一。
世家门阀们内心嗤笑,不管秦纪怎么表态,他们都不亏。
“燕地秦月娅,肯定得死。所以,此战必然要打。”
闻言,众人议论纷纷。
“好吧,既然陛下已经下定决心了,是确定了么?要以武力收复燕地是么?”
秦纪挑眉,“怎么了?问那么清楚干什么?”
陈国公拱手,“老臣有一计策想献给陛下,既可以平息文武、百姓的担忧,也可以解陛下燃眉。”
秦纪瞬间明白,这老贼前头说那么多,就是为这句话做铺垫。
“说。”
“不如让皇龙卫第三梯队,和梁州梁王的梁兵汇集一处,穿越东口,直达草原,合力包围燕地。”
保皇党们瞳孔微缩,脸色齐变。
陈国公是什么意思?
自从老燕王死后,大夏只剩一个捏有兵权的亲王,便是梁王秦观峥!
世家举荐他,不避嫌?还是说秦观峥已和世家同流合污了?
秦纪龙眸一眯,“那粮食呢?”
陈国公呵呵一笑,“粮食问题陛下无需担忧,老臣能保证,在粮食用完前,拿回燕地。”
秦纪眉头一挑,“好大的口气,相当自信啊?难道你老家藏着粮食?可以给朕的大军当口粮?”
陈国公拱手,弯腰一拜。
“没有没有,老臣两袖清风,家里穷的叮当响,陛下就别折煞老臣了。只是老臣有把握,敢立军令状。
倘若没办法,在当前粮食用完前收复燕地,老臣愿以死谢罪,用向上人头做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