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掌柜的自知无理,便痛痛快快的退了堂食的费用,一路道着歉将宋苓等人送上马车。
几人没吃好早饭,却已都没了用膳的心情。正打算驾车离开,方才那被大汉一掌打晕的店小二此时却扶着脑袋一路小跑跑出来。
只见那店小二连忙拦住宋苓的马车,对着坐在架板上的宋苓就是鞠了一躬,从怀中拿出几个包好的热气腾腾的包子道:“多谢几位出手相救,差点害得几位贵人被我连累,我这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
“想必方才都没吃好饭吧?”那店小二有些不好意思的道:“这是我今早的伙食,还没拆开。几位要是不嫌弃,便吃了垫垫肚子吧。”
宋苓哪会收了人家的早餐,婉拒道:“不碍事,正巧我家这两个孩子还有别的想吃的东西,我们直接过去就好。这包子你留着吃吧,净干些体力活,还是吃饱了比较好。”
店小二眼神微微一动,里面竟是微微泛出了泪光,默默将包子收回来轻声道:“多谢几位贵人,我人微言轻,方才又被打晕,这刚缓过神来就瞅见您几位要走……”
“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感谢,您几位便受小的一拜!”语毕,那店小二竟是退后一步,结结实实的给宋苓几人磕了个响头,然后头也不回的便回了客栈。
这一跪可给宋苓和张婶搞的有些懵,自己虽说初衷是想帮这店小二,可也用不着他一跪来表示感谢吧?
宋苓摇摇头,只怕这也是位命运多舛的苦命人,碰到陌生人如此关心自己,情到深处了吧。
宋苓轻叹一声,这才驱车离开。
几人折腾这一路,又换了家看起来不错的摊位吃早餐。杏花和梁舒嚷着接着逛街,宋苓寻思索性也没有事情,便也就由着她们来。
从东城一路逛到了西城,若不是马车里东西多的放不下脚,只怕是宋苓还要接着大采买下去。如此一折腾,也到了下午,这街上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小商小贩也都开始全力叫卖起来。
宋苓反应过来,今日便是花朝节,这花朝节一整晚的重头戏便是这晚上的放花灯。男男女女有放花灯给自己祈求一个好姻缘的,也有给自己同家人求个平安得财的,也有的是专门用来祭祀的花灯,放在河里顺着水流飘走,以此祈愿那在另一个世界的故人能够收到。
“苓丫头,我们把马车停在这,下去走走吧?”张婶提议道。
几人便交了几文钱让这附近的车夫帮忙看管着,一人领着一个孩子便下了车。
这儿的人流极多,宋苓和张婶不由得紧紧拉住两个孩子的手,生怕跑丢了。两人还约定,若是走散了,便在这马车集合。
“姑娘,买个花灯吧?”一个手持几串大花灯的婆婆步履蹒跚的走过来,冲着宋苓问道。
宋苓本就要买,再加上杏花和梁舒喜欢的紧,便将那婆婆手上的六串花灯都买了下来,给两个孩子一人两个,自己和张婶一人一个。
“谢谢姑娘。”那婆婆似乎也是不太富裕,见自己手工做的花灯如此快的就被宋苓包揽,也是乐得合不拢嘴,连忙夸道:“姑娘,你可真是人美心善,看着面相日后定是大富大贵之人,今日借着这花灯,给自己求个好姻缘吧!”
“多谢婆婆。”宋苓笑道。
好姻缘吗?她最不期待的就是这个,若这起伏真的有用,她第一个便是要许全家平平安安,第二个是自己日后能够求财得财,至于这姻缘,若是有便有,没有那就算了。
几人顺着人流的方向走去,此时已经有不少人都聚在一起祈愿放花灯了。
杏花忍不住去凑热闹,拽着张婶就往前走,宋苓也拉着梁舒连忙跟上去。
看着其他人的动作,宋苓才发现那几盏花灯里都有不同的内容,求财、求平安、求姻缘、悼念逝者的内容都是早早的写在花灯里面,而自己手中的则是那个悼念逝者的花灯。
罢了,宋苓也懒得换,从旁边取了支笔,洋洋洒洒的写下了宋苓二字,趁几人不注意,连忙将自己的花灯扔进河中。瞅着那花灯越飘越远,心里也是感慨万分。
原书中对宋苓的描写,自她被周家赶出来后便戛然而止,不过换个角度想想,也只怕这原本的宋苓如此回了宋家,能活的日子也不长久。她能如此寄生到宋苓的身上,也只怕是原身早就遭遇不幸。
既然现在以人家的名义好好活着,那便给人家祈个福、道个谢。
一旁的张婶手里是求平安的花灯,可惜她不认字,便让宋苓代笔,将她们几人的名字写在上面,双手合十念叨了好几遍才放走。
几人其乐融融,丝毫没注意自己的花灯早已随着水流飘走。
在河的中间,一条木雕两层小船惹出阵阵涟漪,再路过那一排排花灯时,一直白皙健壮的手臂探出,轻轻一挥,那几只花灯就十分精准的飞了过去。
李承祯轻倚在船内的软榻上,旁边的几只花灯淅淅沥沥的嘀嗒着水,他也毫不在意,拿起一个花灯拆开就看着上面的内容。
身旁的李缜嘴角抽了抽,这李承祯怎么愈发的不像他自己了?搬去那山村里,让他们日日在路途上就要花费不少精力不说,怎的如今做起梁上君子,开始偷别人的花灯了?
“堂哥,这人家上游放花灯,你在中游收,不太好吧?”李缜有些看不下去,哀怨的问道。
李承祯没回话,手里夹着宋苓的那盏花灯,面色有些凝重。如玉般的指尖在那名字上面点了点,开口问道:“你会在祭祀花灯上面写自己的名字吗?”
“啊?”李缜一愣,随后像拨浪鼓一般连忙摇了摇头:“不吉利,太不吉利了!”
李承祯也点了点头,透过船上的窗户,远远瞥见宋苓同张婶几人玩得开心,淡淡的道:“是啊,实在是不吉利。可有人就是不信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