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见宋苓如此夸下海口,便也不再打算给她留些面子,顺着她的话便说道:“那第三个就是那大相国寺有一本珍藏的经书,我一直想要借阅只可惜那住持对此看护的严,并未同意。”
“好,我明白了,此事我自会尽全力替您办到,只希望您能消消火,莫要再生我的气。”宋苓点点头,这大相国寺的名声极大,许多人都是这个寺庙的信徒,当然也包括这张氏在内。那日宋苓在街上拦住张氏的马车时,张氏便是刚从这离京城不远的大相国寺回京。
张氏见宋苓答应的这般爽快,不由得开口问道:“你可莫要当这几件事好办,若是你做不成,又该如何呢?”
没想到宋苓却是莞尔一笑,对着张氏道:“张老夫人您放心,我不是那喜欢画饼的人,既然已经答应了您必然是要想尽办法去做到,您只放心在府中等待便可。只不过这菜豆我近日安排人手去替您种上,待到收货的时候也要过些时日,不如劳您先带我去府中的后厨看一看?说不定能先将您孙子吃菜的问题解决了。”
张氏看着宋苓这般胸有成竹的模样,不由得有些半信半疑的起身,料她也不敢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动什么手脚,便带着她来到这府中的后厨。这里不像李家的那般规矩多,每个主子的院子都有一个小厨房。这御史府里本来人丁就不多,再加上张氏成日吃斋念佛,对吃食的要求并不高,所以统共只有一个大厨房,两个主厨和几个杂役来回忙碌着。
见到张氏带着一个陌生的女子进了后厨,这两人也是有些不明所以。宋苓一进去便直奔那囤菜的地方,选了几个她以前常做的蔬菜。她之所以这般有底气,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她小时候同这张氏的小孙子有些出奇的相似。
她小时候也不喜欢吃素菜,成日盯着那桌上的鸡鸭鱼肉,绿叶菜在她眼里几乎成了毒药般的存在,为此就算是每天都要挨上一顿揍,但还是死倔着不张口。为此她的家人也是绞尽脑汁,成日研究些菜谱,最后还竟然真的把素菜做成了肉味,她稀里糊涂的吃完一顿后才得知真相,从那以后便不再挑食,对那几个菜谱也是了如指掌,独居后更是时不时的就会做给自己吃,也算是有些家的味道。
张氏站在门口示意那两位大厨不要干预,便见这宋苓从那菜缸中选了一个冬瓜和一把香菇,十分熟练的放到砧板上将冬瓜去皮,又切成了寸长的方块,在表面划了个十字花刀。几人看的都是一头雾水,这又是个什么吃法?
只见宋苓抄起一瓶酱油,一点点的倒在那切了花刀的一面,对着摸不着头脑的张氏解释道:“张老夫人,这道菜在我年幼时家里曾经做过,因为那时候比较穷,买不起鲜肉,便常常用蔬菜代替。”
“你的意思是把蔬菜做成肉的模样?”张氏有些疑惑的道,这两个大厨也曾经这样想过,用那土豆专门雕成鸡肉块的模样,二人足足耗了一个时辰才研究出一道素烧鸡,只可惜虽然模样像,但口感还是土豆,她那孙子一尝便尽数吐了出来。
宋苓却是摇摇头道:“不光是模样,这口感也同肉没有什么两样,而且还更加爽口嫩滑。”
只见她十分熟练的起锅烧油,将那浸了酱油的一面冬瓜贴着锅底煎了起来,直到那冬瓜有些变了色,才又放入各种调味料和方才切碎的香菇,最后待到入味的差不多了又倒入一壶开水慢炖,等到汤汁烧浓后才关火。
这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就仿佛宋苓本人就是一名厨子一般,正在做着自己的拿手菜,十分的得心应手。那铁锅一开盖,就连常年不吃肉的张氏都有些心动,只见宋苓一个个的将冬瓜夹出来,开了花刀的那一面朝上,再配上香菇的点缀,就像是那名菜东坡肉一样的色泽晶莹剔透,再加上冬瓜原本滑嫩的口感,便是入口即化,张氏对宋苓也有些刮目相看起来。
这眼见着到了饭点,宋苓的这道“素东坡肉”便也随着一起端上了菜桌,果然不出宋苓所料,张氏的小孙子一见到这道菜后是吃的满嘴流油,就连一旁用真的鲜猪肉做的菜也是一口都没夹,眨眼间就将这素东坡肉一扫而光,两碗米饭都如此见了底。
张氏看着心里也是开心的紧,连带着她也多吃了几口。宋苓在一旁看着张氏心情不错,想着或多或少应该也消了点气,便在侧室一直等到张氏用完膳后才对她道:“张老夫人,我见您孙子那菜喜欢吃的紧,就将菜谱写了下来,若是以后还想吃,您府中的大厨定是会做的比我还好。”
张氏心情自然是不错的,想着她小孙子竟然破天荒的开口吃了菜,连带着对宋苓说话都缓和了几分,轻声道:“今日之事还多谢了你,让我那孙子破天荒的吃了素菜,不知你可还有其他的菜谱?”
宋苓仔细想了想,有倒是有,但她却不想如此一下子全部拿出来,便轻声道:“这冬瓜对于以前的我家来说也不是什么便宜的菜,我们家也只做过这一道,不过我看您孙子十分喜欢,这几日我便回府研究着,若是做出了新菜谱定第一时间送过来给您。”
张氏满意的点了点头,竟是一副与宋苓冰释前嫌的模样道:“那还是多谢你了。”
如此,宋苓非但没有被这张氏如何处置,反倒是被御史府的人送了回去,消息传到李氏耳朵里,愣是气的连晚饭都一股脑的掀翻在地。
虽然如此逃过一劫,但宋苓却也是半点没有放松警惕,刚一回到府里就火速书信一封寄回给张婶,让她即日便种些菜豆,提前几日收获给她安排些人手运送过来。然后又拖李承祯仔细调查了一番那大相国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