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现在村长都讲了吃了这些会等妖病,那可是人传人的妖病,会死成片成片的人。
他一想到到那个场景,立马一个激灵。
"这天打雷劈的事情我们可干不得。”
见孟庆富还是要把她的肉给带走,她哀嚎着:"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
孟庆富对着身后的孟大丫二丫说道:"别管你娘,带着东西去晒谷场。”
孙金花一看,她怎么叫喊也没有用,人都走了她嚎给谁看。
院子就只有这么大,外面的动静不小,屋里的老王氏自然是听见外面的对话。
睡意也没了,想着少了这些野物,最少少了二十文钱,一阵的不好。
翻来覆去的感觉到了脚更疼了。
大火通红,散发着诱人的肉香,不由自主的咽了咽口水,又或者朝着那火光望去。
谁都知道,那是晒谷场烧着大量野物散发出来的。
"真是造孽哟,闻到不能吃。”
床上的人没有好气的喊道:"站在窗子那干什么,还不过来睡觉,瞅着就能吃了吗?”
"不能吃闻闻也好。”
床上的人:"”你块头把肉味都给她挡住了。
孟家村一夜未睡的人很多。
孟初夏就是其中的一个,她将门关好,就进了空间。
空间的种子已経发芽,绿油油的一片,孟初夏终于把大白菜给扒了只剩下一个角落的位置。
半个能种植的空间土地里,被她种下了分之一稻种,三分之一的土豆和红薯,三分之一包括还没有扒掉的大白菜,就种了一些辣椒籽,大葱大蒜等各种佐料。
还好空间里的种植不需要她操心,随便撒都能长的好好的。
当然,她也不是乱撒的,没有看见那一列一列的大白菜,长的多整齐。
她看着这半个足球场地上的各种小绿苗,颇有成就感叹着:
"看,这是朕打下的江山。”
身穿补丁的还没有半人高的孟初夏,甩着头上的两股辫子,好看的眼尾上挑,整个人神气极了。
“可惜了,只有我一个人朕一个人。”
孟初夏感叹了一番,出了空间。
过几日她就能收割庄稼和最爱的土豆等。
第二日。
孟初夏心里有事,起的比平时早了一些。
李氏正在院子里翻土,准备今天拿把院子里的地收拾出来。
李氏才抬眼就看见了一个小身影从不远处走过来。
她停下手上的动作,多看了两眼。
孟初夏摇摇摆摆的走近,李氏笑了笑说:“怎么不多睡一会。”
"睡不着了,娘,爹在哪里,我有事情和他说。”
孟初夏仰着头,眼睛又黑又亮,声音又软又甜。
“你爹和你钱叔虎子叔们一起去镇上看看有什么活计可做的没有。”
李氏眉眼里带着一些担心,他们村子刚遭受了洪灾,田里庄稼基本上算是白费了。
现在是夏季,离着秋收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
要是不抓紧点找点事情来做,光靠着地里重新收拾来种粮食,已经没有多大的效果,可是不种,又不能白白放着田地不管。
等着秋收时节,官差老爷可是不会管他们是不是遭受到了什么,拿出粮食或者钱财,那就糟糕了。
"这么急吗?”
她家粮食还有,刚刚受灾才过去一天不到,就想着去镇上做工,这样是不是有些急了。
李氏点点头,现在自己的闺女比以前聪慧了不少,说也多了起来。
"我们家还好,因为没有地,那我们一家就三个的人头税,六文钱就好
村里不好人家有田地的就需要地税和人头税......”
听李氏解释,她才知道,这个朝代普通百姓人家需要交的税。
地税按照每一亩田地十文钱收税。
人头税按照每个户籍上人头收税,一个人两文钱,只要是活人,不管是上到八十岁老母,下到嘤嘤嘤的小儿都算上。
要是一家七八个人的就得十几文钱,家里有个几亩地地的,怎么也得几十几文钱。
不要小看了这几十几文钱的税收。
在这个大兴朝,发行的大兴币,一文钱能扯一大块布,够做一个成年人穿的衣裳。
一文钱能买小袋子的盐。
一文钱能买上一大袋子十几斤的杂粮。
所以几十文钱对于一般人家都是不容易的挣到的。
所以大多数百姓都喜欢以物易物,不是因为大兴币不好,而是大兴币不好挣。
好在,孟家村比较穷,每家每户家里的地也不多,一年有一个好收成的地也不多。
"娘,我们这里刚受了灾,难道不能减轻税吗?”
孟初夏问了一个很傻的问题。
李氏揉着她脑袋,看见她头发梳着两股辫子自然垂落在两肩膀,平时看到的有些不样。
"这头发梳的有些特别。”李氏凑近看了看。
她摇着头,"娘~”
"好了,好了,你这孩子,越来越急了。”
李氏站好回答刚才她问的问题。
“只有人活着,就要交税,官老爷们可不会管我们是不是受灾了,要是不交税,就会被带走,可就没有那么容易回来了。”
这也是孟庆丰手里还有两文钱,也跟着孟钱孟虎他们一起去镇上找活计做。
而他们一行人除他们三个,还有几个孟家村的人也一起去了镇上,都打着同样的目的。
再三个月就到了交税的时间,要是不快点找点事情做,可是会出人命的。
他们带着希望到了镇上,却发现受灾情况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糟糕。
还没有到大门前,远远的看着密密麻麻人围堵在清风镇门口。
孟钱皱着眉头,对着身旁的孟庆丰说道:"庆丰哥,这人太多了,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进镇上去。”
他们里大门有着几百米的距离,可是围堵的人都已经到了他们所在的地方。
这情况怎么看都不对劲。
孟庆丰也是这样觉得,扫视了一周,看见不远处的树下,有着一个大汉带着一个小孩。
"钱子,我们去那边问问这些人从哪里来的。”
李氏看见自己闺女在发着呆,也不去管她,开始熟练的翻着地。
孟初夏回神过来,甩着头,决定多跟着李氏吹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