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毅看了他们,自己知道的已经给他们全部都讲了。
并且已经成功的熬制出来细盐。
他再站在这里也没有什么意义。
"萧叔,那我先走了,这里就麻烦你们了。”沈毅道。
萧志轩满脸笑容,摇着手,"不麻烦,不麻烦,这好事高兴都来不及,怎么会觉得麻烦,下次还有好事,记得多给萧叔讲。
萧叔最不怕的就是麻烦。”
这种麻烦的好事,多多益善。
沈毅离开海边,就朝着孟家村赶来。
孟初夏站着孟庆丰和李氏面前,对着他们道:
"爹娘,如今这个洋芋产量很不错,我们趁着现在冬天还没到,再收获一批。”
李氏问道:"初夏,这能行吗?”
孟初夏:"娘,行的。”
不行也得行,加上空间的水当成肥料,施肥。
营养绝对的够。
孟庆丰也觉得可以,现在离冬天到来,还有一段时间,刚到冬季,天也不会一下子太冷,按照这次洋芋长的速度,应该够了。
要是不够,最多,就是长的没有这么大。
数量应该不会少。
一想到院子里的洋芋,他也忍不住的激动。
家里从来没有堆过这么多的吃的。
孟庆丰双手一拍,"种,绣娘,我们种,要是种不出来,我们就是花一些功夫,和费一些洋芋而已,你看我们院子的洋芋可不少。
一个洋芋我们可以划成几块,不会浪费多少。
对了,不能光是我们一家种,也得给村长说说,大家跟着继续再种一批。”
孟庆丰站起来,二话不说,就往门外走去。
孟初夏抽了抽眼角,她爹真是她不说他不急,她一说,就风风火火去就想着去找孟村长。
李氏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捂着嘴笑着,仿佛看见了当年的毛头小子。
现在他们也定下来,有田有地,有房有粮,生活过的比以前要好的多。
只要再努力干活,就能找到钱。
他们这里可是一年可不交人头税。三年不用交税的地税,干多少,挣多少都是自家人得。
可不得努力的干活,过上更好的生活嘛。
屋内,
孟初夏看着孟庆丰走了,转过身来,凑到李氏身上。
孟初夏拉着她的手跟着唠叨着:
"娘,你看我们这个茅草屋,是不是有些不结实。
你瞧,那里还漏风呢。
娘,我们是不是要重新修房子。”
孟初夏手指的那缝隙,很大,能看清出外面的那株绿色的杂草。
李氏见了直摇头,叹着气:“当时为了赶时间,这屋子确实粗了点。”
孟初夏心道这不是粗糙了一点,这是粗糙了那么亿点点。
李氏继续道:"这确实是一个麻烦,现在还好,就是冬天会冷。要不等着我们家,把洋芋给种了后。
就把房子好好的整出来。”
李氏想着反正等洋芋种下去后,一时半会也没什么事情,还不如先把房子给整出来。
想要修好房子,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整出来的。
到时候在村里多找些人,这样速度也能快一些。
正好现在她家的洋芋丰收,请村里人帮忙到时候煮多煮几个洋芋再加些菜,买些肉也够了。
到时候家家户户可能也没有事也好请人。
于是李氏点头,"初夏,等我们家这批洋芋种了以后,就找村里的人,来我们家把房子给修了,你也别着急,冬天还有好几个月的,冷不着你的。”
孟初夏嘻嘻的笑道:“娘,我知道你一定不会让我冷着的,就算是我想要被冷着,你也舍不得我冷着。
说不定,你还会,拿着扫帚追着我打。
我也不敢冷着的。
嘻嘻,我白胡子老爷爷还告诉我一个冬天加防冷的办法。
就是修房子的时候,打一个炕,到时候冬天就不冷了。
我一想到那场景,这不是心急吗?想到我们家里把洋芋种了,也就没啥事,把房子先给修好也不错。”
孟初夏几口气说了噂里啪啦的说了一大堆的话。
逗的李想要笑,"你这孩子现在是越来越能说了,以前怎么没有发现你这么会说呢?”
以前没有分家的时候,初夏的话少的可怜。
没想到分了家了,可能没有那压抑的气氛,初夏是越来越开朗,话也多了起来。
不止是她,就连她和当家的两人也是和以前不同。
以前当家的总是稳稳重重,连走路的步伐都是沉重的。
现在整个轻松了,越来越有几分毛小子的憨气。
孟初夏不知道心里所想,只是在心里吐槽了,那时候她还没有来呢。
两人嘻嘻哈哈的过了很久。
孟初夏也没有回自己的屋子,就靠着李氏,躺着在床上小惬着。
孟庆丰带着一脸喜色的回来。
回来的第一句话就是:“行了行了,绣娘,初夏,我跟你们讲。
我去了村长家,说着趁现在还早,还能再种一批洋芋,结果你们猜想怎么样。”
孟初夏看着孟庆丰一脸快问我的模样,很配合的说道:“爹,你快说,后来怎么样了。”
孟庆丰把人抱起,刮着她小巧的鼻子,说道:"原本我还想解释一番的,没有想到我才说了几句,村长就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说明天就和村里面的人再说说。
我回来的路上遇到虎子和孟钱子,给他们两人说了,趁着还早再中一批。”
孟初夏想到这还挺正常的,为什么她爹还这么高兴呢?
她没有想得通,只是瞅着她爹看了两眼。
"爹你怎么高兴干啥呢?”不懂就问,这是流传了千古的好习惯。
孟庆丰就等着她问,立马就说道。
“你们不知道,村长都说沾了我们家的光,遇上了老神仙,才知道,这洋芋能吃。
不然就白白浪费了这么多的粮食。
还有就是感谢老神仙给他们送来这么多的洋芋良种,才让他们丰收了。
而且洋芋的产量还这么大,”孟庆丰一脸自豪看着孟初夏,“谁叫我们闺女这么乖巧,连老神仙都喜欢,告诉我们家闺女,这洋芋能吃,还特地送来这么多的洋芋。”
不然孟家村的这么多人,为什么其他人不告诉,偏偏要告诉他家闺女呢。